胡方正
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汽車產業迅速發展,特別是近幾年,私家車的數量更是飛速增加。拿濰坊市來說,截止2016年12月,小型載客汽車為1603583輛,占載客汽車總量的82.18%,同比增加176003輛,增長12.33%;環比增加18404輛,增長1.16%。在這種新常態的環境下,會有更多的人在逢年過節期間選擇開著自己的私家車回老家和家人團聚。通過調查發現,這一社會現象在交通、占地、人民生活等各方面都帶來了一定的影響。但是社會各界對這一社會現象的關注度和解決方案方面都還是比較欠缺的,所以,我們小組利用寒假時間進行了調研,希望找到該現狀的根源,分析其影響,并提出相關建設性建議,為社會的和諧發展做一些貢獻。
關鍵詞:傳統節日;私家車;城鄉;影響;建議
調查方法和對象
在此次調查中,我們通過問卷調查法、文獻法、訪談等調查方法在山東省范圍內對濰坊、青島、濟南、臨沂、棗莊等八個城市和17個村莊進行了實地抽樣調查,在調查過程中通過訪談了解到人們對該社會現象的看法。問卷采用了實地調研和網絡問卷兩種形式。實地調研問卷是分別針對城市回鄉居民、不回鄉居民和鄉村居民三種身份的居民設計的,在內容上有所側重,這三類問卷分別發放 132、129、276份,有效利用132、129、276份,利用率100%。網絡問卷是于2017年2月1日開始統計,到2月16日共回收185份,通過后期數據整理,有效數據144份。其間,我們還專門訪問了莒南縣澇坡鎮西店頭村等6個村的村干部和濰坊市交警支隊的相關人員,他們就此現象發表了相關看法和建議。
調查結果與分析
(一)對城市的影響分析
1.城市人口回鄉村的原因:
“您為什么在傳統節日回家鄉?”調查結果顯示:有70.45%的居民認為是民族傳統,要回老家和家人團聚;有11.36%的居民是因為節日放假,才有時間回老家;還有18.18%的居民不一定是節日才回家,平時也經常回家。通過訪談了解到,這些平時也經常回老家的居民中,一部分是離工作單位比較近回家方便的,另外是生活條件很好的,時常回老家看望和照顧老人。
2.留居城市居民的生活變化
當問及居民小區停車場、街道上、出行方面的影響時,有29.34%的居民認為車子數量減少,街道上人流車流都少了,道路明顯比平時通暢;有35.93%的居民認為沒有影響,和平時差不多;有34.73%的居民認為這些情況比平時更糟糕。數量上沒有太大差距,但通過地域分析發現,這種差別因地區發展而異。比如青島和濟南,明顯比平時通暢;像臨沂市莒南縣這樣的縣城,情況卻明顯相反。可見,城市經濟越發達,外來務工人口越多,流動性也就越強。由此看來,私家車回鄉帶給城市居民的影響和城市經濟發展情況是密不可分的。
3.其他影響
春節過后,各個城市回鄉過節的工人相繼返程,在2月1日-3日凌晨出現返程高峰,各交通要道出現嚴重堵塞。
綜上所述,城市影響受地區發展因素影響,地區經濟越發達或越落后的地方反差越大,城市經濟發展普通的地方保持穩定狀態。
(二)對鄉村的影響分析
1.汽車的數量、來源
“節日期間,街上每100米大概會停放多少輛車?”1-5輛的占44.44%,6-10輛的占35.19%,10輛以上的占20.37%。當把這個數據和平時對比時,只有2.17%的村民覺得和平時沒有什么區別。當問及來源時,有34.93%的來自村里青年人群,40.41%來自在外工作回鄉的家庭,21.23%是久居村民自己家的車,3.42%來自其他。可見,節日期間村里汽車數量的變化是很大的,越來越多外出務工人員開著私家車回到家鄉,村里人自己的汽車數量也占不小比重,這都說明人民生活水平越來越高,經濟收入也越來越強。
2.對村民生活的影響
(1)鄉村缺乏車輛管理措施,交通環境方面問題嚴重
鄉村針對于外來車輛的安置措施,91.30%的村莊都反應沒有人管這些問題,6.52%的村莊有相關措施,但形同虛設,沒能夠很好的用起來。由此,有92.59%村民反映到汽車的大量涌入,路上停滿了汽車,在稍窄一些的道路上必須小心行走,生怕蹭壞了車。在這方面的糾紛有61.65%村民都表示經歷過。另外,還有87.04%的村民提到對環境也有一定的影響,只是沒有直觀地察覺到。然而只有5.48%的村莊有相應安置措施,并且嚴格執行的,這極少數的村莊都基本完成現代化轉型,經濟水平比較高。所以,經濟收入對鄉村建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2)大量汽車回村,村民幸福指數上升
村里車多了,給44.57%的村民帶來積極影響,提升了幸福感;43.48%的村民覺得無所謂,只有11.96%的村民認為這不是好事。這也影響了村里人的購車意向,調查到有59.72%的村民受此影響希望也有自己的私家車,并有19.44%的村民受深度影響。他們共同反映到:當了一輩子農民,到頭來也能開小轎車了,調查過程中為村民滿滿的幸福感到高興。
3.村民的愿景
對于汽車隨意停放的問題,60.44%的村民人希望能建設專門的停車區,完善安置體系,23.08%的人希望政府部門加強巡查監督,做到合理疏導,還有8.79%的村民提到要提倡選用公共交通工具,只有7.69%的村民認為不用解決。另一方面,又有48.35%的人支持開私家車回鄉,并且可以實現擁有自己的私家車。可以看出,人們為村里汽車變多而感到自豪,并且也想再提升一下自己的生活質量;但是,村里又缺乏相應的安置措施,會擔心車子沒地方放或者亂放帶給他們的麻煩。所以希望盡快建設安置措施,讓生活更美好。
思考與建議
調查發現,私家車回鄉帶給城市居民的影響并不嚴重,影響程度取決于城市經濟發展水平。問題主要存在于鄉村這方面,節日期間鄉村交通問題嚴重,影響了鄉村居民的出行和作業。但是另一方面,大量汽車返還鄉村,直接體現出鄉村的經濟發展水平,鄉村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幸福感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由此,我們小組針對這一社會問題做出總結,在城市方面,要做好節日前和節日后的交通疏導工作,讓汽車有序回鄉。另外,我們倡導更多人選擇公共交通工具回鄉,這樣不僅可以緩解交通壓力,而且更加節能環保。在鄉村方面,希望有關部門根據具體情況建立相應的安置措施,或者加強巡查督導,合理引導使用道路,在不影響村民利益的基礎上停車。
[參考文獻]
[1]伍巧芳 《科研方法與規范》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2年.
(作者單位: 濰坊學院,山東 濰坊 261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