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友龍
摘 要:俄羅斯國際關系理論的主要流派是現實主義和自由主義,此外還包括大西洋主義、歐亞主義、新馬克思主義等本土學派,各學派的核心觀點存在根本差別,之間存在諸多爭論。
關鍵詞:俄羅斯;國際關系理論;現實主義;自由主義
目前學術界對于俄羅斯國際關系理論的主要流派有著多種分類,比較常見的一種是分為自由主義、現實主義、歐亞主義以及新馬克思主義,另一種是分為自由主義、現實主義、新馬克思主義和后現代主義。但如同西方國際關系理論的主要流派是現實主義與自由主義一樣,俄羅斯主流的國際關系理論也基本沿襲這種模式。
俄羅斯國際關系學各流派中占主導地位的是現實主義學派,主要以俄羅斯科學院、莫斯科國際關系學院和世界經濟與國際關系研究所的一些學者為代表,該流派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0世紀70年代,自蘇聯時期起開始有大規模的發展。其主要觀點延續現實主義的核心,看重實際利益,以維護國家安全為主要目標。為此對內要實施改革,發展經濟,對外要有選擇地發展外交關系,外交親密度從高到低應以近鄰一前蘇聯國家一東歐、中東、遠東一西方這一順序為主。俄羅斯現實主義者研究的問題主要涉及世界結構、俄羅斯戰略和外交政策等問題,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歷史體系方法、地緣政治與地緣經濟方法、政治哲學與社會學方法、政治心理學以及政治經濟學的方法等。
與現實主義學派相比,俄羅斯國際關系理論中的自由主義則提倡運用國際制度來提高國際體系的穩定性,在特殊的歷史時期著重強調采取西方政治經濟體制來改造俄羅斯社會。自由主義學派內部分支較多,主要有現代化流派、制度主義流派和國家民主派,三者存在很大的分歧與區別?,F代主義者推崇西方文明價值觀,對蘇聯的解體評價積極,鼓勵俄羅斯融入西方。制度主義者對當前的國際制度持批判態度,但仍認為俄羅斯應該成為國際組織的成員來參與全球治理,對蘇聯的解體持消極態度,因此要加快與獨聯體以及前蘇聯國家的一體化進程。國家民主派則強調俄羅斯發展道路的獨特性以及在世界政治中本土文化的重要性。
長期以來,俄羅斯的現實主義與自由主義流派的學者間存在很多爭論,對于一些重大話題始終難以達成統一的認識與看法。首先,關于獨聯體一體化與歐洲安全問題,自由主義者強調獨聯體是否一體化對于俄羅斯并不是問題關鍵所在,更重要的應該是完成國內民主與市場的改革。俄羅斯在歐洲的主要安全利益應以加強多邊機制、避免出現權力政治回歸為主,而北約為歐洲安全提供了必要的保障,北約東擴是防御性的而非進攻性的,不應視為重大威脅?,F實主義者則強烈反對北約東擴,這也符合目前俄羅斯主流觀點,認為北約東擴對俄羅斯的國土安全造成了重大威脅,為防止北約的繼續擴大應優先發展與獨聯體國家的關系。其次,關于國際秩序問題,現實主義者認為國際秩序作為當前國際關系的一種體系具有較大的穩定性,國際體系的結構是通過權力分配來定義的,這種結構與現存的制度性規范和機制決定了國際秩序的原則、特點及內容?,F實主義者主要研究的是已經建立起來的體系,而自由主義者則把重點放在提高或調整國際秩序的方法上,而關于國際秩序中的行為體,現實主義者僅強調國家,而自由主義者則將其擴大為多元的。最后,關于國家利益與主權問題,自由主義者認為全球化的發展逐漸削弱了國家利益,為了保護個人的權利與自由,俄羅斯應該減弱主權,積極參與國際合作,特別是加強與國際組織的合作,而現實主義者則完全否定這種觀點。自由主義者認為俄羅斯應該認清目前的國際形勢,放棄大國幻想,積極向西方靠攏,否則就會處于國際舞臺的邊緣,但是現實主義者認為僅僅同西方合作對俄羅斯來說弊大于利。
除了經典的現實主義和自由主義學派外,還存在一些具備俄羅斯本土特色的流派,即大西洋派,歐亞派和新馬克思主義派。大西洋派認為,俄羅斯的外交對象應主要以西方為主,俄羅斯不能孤立于國際合作的多邊進程之外,俄羅斯對外戰略的核心任務是建立與西方國家的伙伴關系并融入西方的經濟、政治與軍事機制。歐亞派的核心在于強調俄羅斯的特殊性,認為俄羅斯文明從來都不屬于歐洲文明,俄羅斯應尋找不同于東西方的第三條道路。歐亞派將對外政策的重點放在歐亞大陸,強調獨聯體國家經濟、政治與安全的重要性。新馬克思主義流派強調國家利益的穩定性,認為國家利益是獨立于政治體制與主導意識形態之外的,將國家利益視為國家基本需要的體現。
[參考文獻]
[1][俄]А.П.齊甘科夫,П.А.齊甘科夫:《當代俄羅斯國際關系學》[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2]劉軍,強曉云:《俄羅斯國際關系學的理論流派與發展趨向》[J],載《世界經濟與政治》,2005年第11期。
[3]П.А.齊甘科夫:《俄羅斯國際關系學:現狀與前景》[J],載《世界經濟與政治》,2006年第5期。
(作者單位:中共中央黨校研究生院,北京 10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