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愛群
摘 要: 高校藝術設計專業的擴招,深刻的反應了市場經濟發展對藝術設計人才的需求。但同時我們也看到了擴招后藝術教育的不足,過分注重效益,改設計專業原本小班額授課變成大班課,硬件設備不全等,直接導致教育和就業質量的下滑。藝術設計專業應跟蹤市場動態,調整課程設置和資源配置,探索實現藝術設計教學質量提升的創新點,并形成有效的藝術設計教學質量評價體系。
關鍵詞:民辦高校;藝術設計;教學質量;評價體系
中圖分類號:G642.4;J5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08-0216-01
一、教學質量提升的創新點
1.就教學思想而言,藝術教育要從創新實踐教學入手。藝術教育離不開前沿的設計理念和設計思想,不能故步自封,要結合本土特色走國際化發展道路,使其有效融合創新。民辦高校受政策約束要比國有高校輕松,應有更快速、適應力更強的思維轉型特點,可以針對市場需求來定制學校課程及對學生的培養方式,使學生有快速融入社會的能力。
2.就課程模式而言,藝術設計學生的學習應以寬松的、導師制的工作室方式為主,工作室具有孵化器的色彩。學生在工作室里不僅能夠接受導師的言傳身教,還能夠接觸到最先進的技術與設備,為藝術創作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持。聘請藝術精英的參與,加上寬泛的學習和訓練就是工作室模式課程的魅力所在。
3.從課程特色來看,一是對批判性思維的看重,二是對與他人互動的看重,其訓練方式逐漸深入遞進,從而加強學生的理論思維并配合創作課程上的“創新”。讓學生學習從其他設計家對你的創作做出的反應中照見自己,了解自己,學會評價性的觀點分析,學會批評與接受批評,如此,就會形成有利于設計家成長的良好互動關系。
4.從課程安排來看,除常規專業課程設置外,必修課和選修課的設置一定要給學生寬松的興趣選擇空間,如除設計類相關課程外,增設美學、流行現代主義,藝術批評史或藝術史上一個特別的主題等。給學生提供各種互動和社會實踐機會,不僅讓學生在史論上得到提升,還要通過對各種媒介的實踐在藝術創作上有新的拓展,也為學生未來的職業提供更寬廣的前景。
5.從課程評價來看,從評價主體和評價對象上可做全新的理念轉變。評價課程要針對課程特點,有創新性、激勵性、而不是壓制性;要簡潔、有重點、而不是千篇一律,繁復晦澀。藝術設計課程的評價從實施的過程到結果都具有自己的獨特性,最重要的一點評價,就是拿作品的質量來說話。
二、教學質量評價的突破點
1.教學管理評價。這是宏觀上的管理,從教學思想到教學流程,從加強學生管理到加強教師管理,從加強教科研管理到加強招生的管理,這是一個系列的流程,是進行藝術教育教學微觀評價設計的重要前提。
2.教師教學評價。一是教師要具有良好的師德和先進的教學理念,始終能引領學生走在設計時代的最前沿;二是藝術設計授課模式強調放松性、創意性和指導實踐性,應拓展工作室模式、調研和企業參觀,延展產-學-研一體化的教學模式;三是教學過程設計應以項目實訓作為引導進行貫穿,將理論融于實踐,加入現代化教學手段;四是教學成果的體現,以學生總體作品質量去衡定一部分教學質量,或是直接以產品的形式體現,并能體現一定的經濟效益。
3.學生學習評價。首先學生是學的主體,應體現出學習的自我規劃性和國際化意識;二是專業技能和創新能力的體現,能將抽象概念思維轉化為可視的圖形作品,這即是創新和技能結合的有效體現;三是創新創業能力的體現,學生能將所學專業知識通過現代網絡等手段,對自己和作品進行營銷,實現創業創收;四是團結協作能力的體現,在協作中相互傾聽、相互促進;五是對自身個性特征的評價和挖掘,學生要適時的審視和評價自己,挖掘自己在專業上擅長的一面進行定位發展。
4.教師自我提升評價。一是教師要時刻有自我素質綜合提升的意識。二是藝術設計專業提倡教師“雙師型”師資資格的評價;三是針對藝術設計教師實踐技能薄弱的情況,高校應積極加強對教師多方位的培訓,以點帶面,帶動教師的教學能力,并且派教師定期到企業工作鍛煉。四是學歷職稱的提升,這是教師繼續學習能力和教學科研能力的體現,也是高校師資層次的重要體現。
5.學生創新創業實踐能力評價。一是利用專業知識,對創新創業的計劃和構思,首先要有意愿,才能催生出積極的構思和發展方向;二是創新創業的實踐操作,有效挖掘自身專業特長,考察商業環境,從商品設計到銷售渠道再到營銷模式,促使學生對社會商業運作模式的體驗;三是創新創業的效果,學生通過網店營銷或手繪設計達到創收??梢哉f,學生通過創業創收體現了自己的價值,體現了專業學習的價值。
民辦高校藝術設計教育要想獲得社會大眾的認同,必須在時代特色下重新審視自己,創辦有特色的藝術類專業教育模式,走國際化、品牌化的道路,切實提高民辦高校藝術設計教學質量,更新理念,形成行之有效,多元化的教學評價體系,才能促進藝術教育教學質量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