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燕
摘 要:群眾文化是我國社會主義文化發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社會發展建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社會不斷發展進步下的重要產物。文章結合群眾文化內涵,具體分析群眾文化的社會功能和文化價值,通過加深人們對群眾文化社會功能和文化價值的認識旨在更好的發揮群眾文化對社會發展建設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群眾文化;社會功能;文化價值
中圖分類號:G2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09-0280-01
群眾文化存在于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對推動我國社會大發展、大繁榮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也能夠進一步推動我國社會發展建設。但是現階段相關人員對群眾文化開展理論研究不夠完善,表現在缺乏對群眾文化實際工作和基礎理論的研究,無法充分發揮出群眾文化對促進社會進步的意義作用。為此,需要有關人員結合群眾文化發展內容,進一步挖掘群眾文化的社會功能和文化價值,并他透過群眾文化的社會功能和文化價值進一步認識到群眾文化發展建設的重要性。
一、群眾文化內涵
1.文化形態。群眾文化的內容和人們的實際生活存在密切的關聯。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為了進一步滿足和娛樂自己的精神需要,開始積極主動的參與到一些活動中。其中,參加最為廣泛的是群眾文化。群眾文化成為現階段最為主要的文化形態。
2.文化建設。群眾文化是一種特殊的文化形式,也是我國特色文化發展建設的重要內容,在某種程度上代表了我國民族特色文化。群眾文化的開展以我國群眾文化藝術中心為核心,并同時和文化事業建設、文化管理等內容實現了融合。
二、群眾文化的社會功能
1.娛樂交流功能。群眾文化中最為基本的社會功能是娛樂和交流。群體性的娛樂活動能夠滿足人們本能的需要,群眾文化在某種形式上就是一種群體娛樂活動,具有簡單、藝術要求低、適用人群范圍廣的特點。在群眾文化的開展中人們都是主動參與的,是出于一種本能的喜歡,因而通過群眾文化的參與能夠滿足人們的娛樂交流需要,給人們的身心帶來快樂和滿足。
群眾文化已經發展成為現代人生活的重要內容,在豐富文化生活的 同時也給人們帶來了相應的文化權益,提升了現代人的幸福感。在社會化大生產和社會分工日益細化的今天,人和人之間的關系日漸冷漠。群眾文化的開展能夠為人情溝通創造一個輕松的平臺,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人情冷漠的社會問題。
2.儀式、團結功能。人類社會生活需要各種各樣的儀式,充滿儀式感的生活會給人的生活帶來別樣化的感受。群眾性的文化儀式活動體現在人們生活中的各個領域,比如宗教儀式、民間世俗、社會群體政治性儀式等。在我國人們的生老病死和各種禮儀風俗等都和儀式充滿了關聯,也同時和群眾文化的開展進行了有效的結合。儀式和群眾文化的結合一方面能夠彌補儀式活動的單調性,另一方面能夠通過群眾活動提升儀式的正式感和儀式性。
3.社會群體的認同功能。認同包含一種統一的身份、象征等,一種自我意識概念,也屬于社會歷史發展范疇。從社會歷史發展角度上看,認同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第一,社會層面上。認同是個體自我認同、群體認同、民族認同、國家認同等。第二,從社會的部門上看。認同體現在經濟認同、政治文化認同和社會認同等。在社會的深化發展下,出現了各種認同觀念,容易出現民族同質化的現象。群眾文化具有群體認同的功能,能夠讓給民族發展保持鮮明特色的同時加強對統一文化的認同,為社會主義文化的發展繁榮奠定基礎。
三、群眾文化的文化價值
1.群眾文化的引導文化價值。群眾文化是一種引導型文化,這種引導不僅體現在是我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的重要形式,而是也是我國社會發展的中心價值體系。群眾文化的出現和發展一方面是人們生活的重要載體,另一方面也能夠發揮其對文化的引導作用,實現多種文化和多種價值觀的共同發展。為此,需要有關人員采用有效的文化方式將群眾文化融入到社會主義中心價值體系中,豐富和完善群眾文化發展內涵。
2.群眾文化和文化產業。文化事業發展和文化產業共同組成了我國的文化,在公益性的文化事業發展中,大多得到了國家的供給和支持。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很多文化在社會上的發展是以利潤的獲取為根本發展目的,文化產業的發展需要借助文化市場。文化市場的完善依托人民群眾和支持和各種藝術文化的感染。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完善,人們的物質水平和精神文化水平都得到了提升,與此同時人們的的文化欣賞水平和文化產業發函也伴隨藝術文化的深入得到了增加。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下,群眾文化發展一方面能夠實現對我國非物質文化的保護,另一方面能夠彰顯出自己的社會文化內涵。群眾文化是領導型文化的重要體現,為領導文化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平臺支持,拓展了文化產業發展的市場平臺,經過長時間的發展有效改善了人們的實際生活。為此,需要相關人員進一步分析和研究群眾文化的發展內涵,從而提升群眾文化對社會發展的影響力和帶動作用,實現我國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
參考文獻:
[1]孔旭婷.淺析群眾文化的社會功能和文化價值[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