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
摘要:隨著公司形態的多元化發展,出現了新的股東濫用公司獨立人格的情形,傳統的刺破公司面紗理論已經不能滿足現實需要,迫切要求引進反向刺破公司面紗制度。反向刺破公司面紗制度在立法上的空白造成了當前執法無依的困境,所以需要在司法實踐的基礎上,對反向適用進行深入研究,完善我國的公司法人格否認制度。
關鍵詞:反向刺破;正當性;制度構建
一、反向刺破公司面紗的內涵
刺破公司面紗即公司法人人格否認,是指在特定情形中,否認公司與股東的獨立人格以及股東的有限責任,責令股東承擔有限責任以外的責任,以保護公司債權人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反向刺破公司面紗是指,在股東故意濫用公司的獨立人格,向公司轉移財產以逃避自己的債務時,否認公司的獨立地位,使公司對股東的個人債務承擔責任。表面上看,雖然二者的適用結果相反,但實質上都是將股東與公司視為法律上的整體,共同享有利益,共同承擔責任。
二、 引進反向刺破公司面紗的正當性
(一)多元化公司發展的現實需要
隨著公司法人的形態不斷發展變化,母子公司、分公司、子公司的大量出現,公司的結構也在逐步適應瞬息萬變的經濟形態。傳統的資產分割的依據是將公司法人獨立于其投資者股東,但當前投資者與公司之間的界限早已不再涇渭分明。盲目固守公司與股東資產分離顯然背離了公司的時代特性。當母子公司、公司與股東以一個整體開展活動時,它必須以一個整體對外承擔責任。
(二)反向刺破公司面紗的適用在我國沒有直接的法律依據
目前我國《公司法》僅規定了傳統的刺破公司面紗的適用依據,在司法實踐中反向刺破公司面紗則無法可依。《公司法》六十四條對一人公司的人格否認做出了規定,但其重點是舉證責任倒置問題。但該法條因為主體僅限于一人公司,所以其不適用反向刺破公司面紗制度。而對于公司主體無限制的《公司法》第二十條,該法條規定的訴求主體是公司的債權人,而公司人格逆向否認的主體是股東的債權人;二十條規定的承擔責任的主體是濫用公司獨立地位的股東,而公司人格逆向否認的責任主體是被濫用獨立人格的公司。可見新《公司法》第二十條不能直接適用于反向刺破公司面紗的情形。
(三)反向刺破公司面紗制度具有不可替代的獨立性價值。
與股權強制執行,債權人的撤銷權不同,方向刺破公司面紗制度具有不可替代的獨立性價值。
1.與股權強制執行的比較。第一,債權人只能就自己的財產性債權申請股權強制執行,而反向刺破公司面紗的提起還包括債權人的非財產性債權;第二,股權強制執行必須以股東擁有公司股份為前提條件,而公司人格否認則要考慮對公司的實際控制,不局限于公司股份。第三,股權強制執行必須維護公司的整體利益,遵守法定條件和程序,并且可能因各種原因而無疾而終。而公司人格否認則顯得更為直接,更能保護債權人利益。
2.與債權人撤銷權的比較。第一,撤銷權要求債務人的相應行為發生在債權成立后,而公司法人人格否認只要求公司股東存在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向子公司輸送財產、逃避債務的行為即可。第二,債權人的撤銷權應當自知道或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1年內行使,自債務人的行為發生之日起5年內不行使的,權利消滅。而提起公司法人人格否認之訴適用普通訴訟時效。第三,債權人行使撤銷權的法律后果是使債務人的行為歸為無效,第三人所獲財產返還債務人,債權人并不享有優先受償權。而公司法人人格否認的法律后果是直接用公司財產清償股東的債務。
三、反向刺破公司面紗在我國的制度構建
如果不恰當地引用公司人格否認制度,必將造成法人制度的不穩定狀態,給公司治理和司法實踐帶來隱患。所以引進反向刺破公司面紗理論時必須堅持審慎原則,制定嚴格的適用條件。
(一)以成文法的形式引進反向刺破公司面紗制度
大陸法系國家以成為法為主,制定直接的法律依據,才能做到有法可依。因此,最好以成文法的形式引進反向刺破公司面紗制度,明確規定該制度的內容。遵循我國現有的立法模式,在《公司法》中原則性地規定,在司法解釋中詳細規定其適用的條件與情形,在實踐中再賦予法官一定的自由裁量權,根據相關規定,做出公平正確的判決。
(二)反向刺破公司面紗的適用條件
在以原則性方式于法條中規定之后,需要由法官對個案進行權衡、考量決定是否適用此制度,需規定嚴格的適用條件,使法官減少誤差,做出正確的判決。第一,主體條件。主體通常是指原告和被告。原告即股東債權人,其須先通過法律途徑確認自己的債權后才可提起反向適用公司法人人格之訴;被告即股東和公司,應限定為是對公司有實際控制權的股東,才可濫用公司獨立地位。第二,行為要件。主要指股東濫用公司獨立人格,使公司喪失獨立地位,向公司轉移財產,逃避個人債務等。第三,結果要件。是指股東濫用公司獨立人格的行為給股東債權人造成了嚴重的實際損害。如股東不能按時履行全部或大部分債務,或者給債權人帶來的非財產性損害無法彌補。第四,因果關系要件。股東濫用公司獨立人格必須與損害股東債權人利益之間具有因果關系。對因果關系加以限制是為了防止公司法人格反向否認制度被濫用,造成不必要的利益損害。
(三)反向刺破公司面紗的適用情形
我國在構建外部人反向刺破制度時,應當將適用場合限定在有限責任公司中濫用行為頻發的一人公司、母子公司和關聯公司領域。第一,在一人有限公司的適用。一人公司由一個股東出資設立,該股東對公司有絕對的控制權,極其容易出現股東財產與公司財產混同,利用公司牟利的情況。所以在傳統的刺破公司面紗的基礎上引進反向刺破公司面紗就顯得十分必要。并且一人公司結構簡單,不存在其他善意股東的情況,適用反向刺破公司面紗更容易實現。第二,在母子公司的適用。現實中母公司利用子公司逃避債務的情況越來越猖獗,可以適用反向刺破公司面紗的情形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幾種:(1)母公司過度控制子公司。即母公司不間斷、持續性地控制著子公司的經營活動。(2)母子公司出現了人格上的混同。比如母公司和子公司從事經營管理的董事、經理、財務會計等完全或基本相同;使用同樣的辦公地點或營業地點等。(3)母子公司出現了財產上的混同。比如母子公司共用同一個賬本,利潤分配模糊,子公司不享有財產處分權等情況。第三,在關聯公司的適用。否認關聯公司的獨立人格,就是將關聯公司的所有個體都視為整體,對其中一個公司股東的債權人的請求,每個公司都承擔連帶責任。由公司來承擔股東責任,以此來遏制股東利用公司逃避債務,損害債權人和公共利益的行為。
四、結語
反向刺破公司面紗作為公司法人格否認制度一部分,應當承擔起完善法人制度的責任。我們應確立公司法人格否認的反向適用,以完善我國的公司法人格否認制度。如何利用成文法的立法優勢將該制度完美的融入到現行法律框架之下仍然是一項十分艱巨的挑戰,需要進一步深入的理論研究和長期的司法實踐佐證方能逐步得到完善。
[參考文獻]
[1]黃輝著.現代公司法比較研究——國際經驗及對中國的啟示 [M].清華大學出版社, 2011.
[2] 朱慈蘊.公司法人格否認:從紙面之法條躍入適用之實踐 [J].清華法學,2007(2).
[3] 杜麒麟.反向刺破公司面紗制度的類型構建 [J]. 河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2016(1).
[4] 廖凡.美國反向刺破公司面紗的理論與實踐——基于案例的考察 [J] .北大法律評論,2007(2).
[5] 史曉莉.論關聯企業中公司債權人和少數股東巧益的保護 [J].今日湖北,2013(1).
[6] 趙曉陽.論公司法人人格否認的反向適用 [J].法治,2015(4).
(作者單位:華東政法大學,上海 20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