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啟斌
摘 要: 農村體育教學由于場地、設施的簡陋、短缺,造成體育課堂教學中隨意性大,學生對單一的練習缺少興趣,不能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務。為了有效的進行課堂教學,完成教學任務,教師在教學中必須根據學生心理特點,采用多變的教法和多樣的練習形式,以激發學生的興趣。
關鍵詞:小學體育 興趣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7)02-0161-01
一、運用競爭機制進行課堂教學
在隊列教學中,由于以往的教學方法比較單調,學生興趣不大。因此,教師應有目的地運用競爭機制進行隊列教學,努力提高課堂實效。如,在學習隊列中的稍息、立正、向左(右)看齊、向左(右)轉時,教師可采用計分比賽法,引起學生競爭。這種比賽方法規定以組為單位,如有一人做錯動作則扣一分。幾次操練后進行評議,扣分最多的一組名次列后。這樣一來,枯燥單調的隊列教學顯得有趣味了,教學效果也好多了。又如教50米快速跑,如果總是四人一組進行簡單的快速跑練習,學生就會感到厭倦。因此教師應變換練習形式,可采用15米、20米、30米、50米不同距離由近到遠的快速跑;直線的、彎道的、兩人一組的不等距離的追逐跑、計時跑、接力跑等。對于跑的練習,活動時間稍微一長,學生會對練習內容失去興趣,感到枯燥無味,但如果在跑的終點放一面腰鼓,要求學生跑到終點后馬上擊鼓,這樣一來,低落的情緒很快變得熱烈興奮了。折返跑練習時,可在折返點放置一個凳子,凳子上放兩樣物品,學生折返時必須把兩樣物品調換,物品不能掉到地上,這樣分組比賽,學生情緒高漲、氣氛活躍,能積極投入到練習中來。
二、運用趣味教學讓學生動起來
1.皮球、沙包大戰
如上投擲課,教師應改變一組練習,三組觀摩的單一教學,而是在此基礎上采用集體講解,重點輔導,以多種練習形式相結合的教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以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一組練,三組看會浪費練習時間,學生的興趣不能充分調動,影響教學目標的實現。讓全體學生都動起來,才能充分利用課堂四十分鐘,使每一名學生牢固掌握基本動作和基本技術。諸如對墻投擲小皮球、沙包的分組練習,以及使用壘球、沙包結合達標測驗進行教學檢查等。在小足球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對技術練習不夠重視,一味分伙亂踢,這時教師應有目的,有意識地向學生介紹著名球星的成長過程,介紹我國足球的發展史,從這些介紹中強調技術的重要性,從而激發學生的練習欲望,自覺地投入到訓練當中。
2.優美的肢體語言
手勢的運用,能幫助學生理解動作,提高動作質量。隊列和隊形的教學中,例如立正、稍息、集合等,剛入學的學生沒有形成習慣,教師可以邊提示邊配合手勢指揮學生做動作。低年級學生對左右方向不能即時判斷,教師可用手勢幫助理解口令。如教師發出向左—轉預令時,向學生左側揮手予以提示。橫隊集合時,教師左手握拳,曲肘上舉在左肩前,表示排頭所站位置;右臂側平舉,表示其他同學依次排列。手勢的合理運用,使學生很快理解口令,更好的完成動作。
3.快樂的游戲活動
提高體育課堂教學質量,激發學生興趣,語言形象化也十分重要。例如,一年級技巧項目中的象形。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可根據學生的感性認識,啟發性向學生提出問題:同學們在哪里看到過大象,大象是怎么走路的?今天我們就要學大象走路,老師這樣創設情境,學生就會認真模仿,為使學生牢記要領,還可以師生互動,創編順口溜:大象走路慢吞吞,左右擺動向前行,我們來學大象走,兩臂兩腿要伸直。教前、后、左、右滾動時,可用方木塊和圓球在地上作滾動對比實驗。學生從實驗中很快就會明白,圓球比方木塊滾得好。教師這時可趁機啟發學生,人滾動時應該怎樣做?為便于理解和掌握技術,還可編寫兒歌,身體團成圓,抱緊不放開,前后左右滾,像個大皮球。教師語言形象化,更能激發學生興趣,學生學習起來就容易理解和掌握技巧了。
三、運用激勵性評價增強學生信心
適時的激勵性評價也是增強學生自信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手段。體育教學過程是一個身體與思維活動相結合的動態過程,這個過程既是身體鍛煉過程,也是心理鍛煉過程。鍛煉效果因人而異,如某種活動性游戲,盡管學生都在參與,但想法可能不同。有的喜愛,因而積極完成,有的不喜愛,因而消極被動;有的因感到困難而膽怯,有的因感到容易而無所謂;有歡迎的,有反感的;有向往的,有退縮的……面對種種思想動態,教師可以采用激勵性評價來鼓勵學生,促使他們從思想上、感情上戰勝自我,迎接挑戰。在難度不是很大的集體活動中,教師可用激勵性語言,針對個別膽小的學生,教師可以與他水平相當的學生能夠完成練習為例來進行鼓勵。如我相信你同他一樣棒!他行,你也行。評價中有了鼓勵性與激勵性,學生在練習中克服困難,增強了信心,課堂教學質量會大大提高。
四、運用示范教學法
由于體育教學是教師向學生教動作技術,發展學生身體的過程,所以示范法是體育教學的重要方法之一。教師的正確示范不僅能使學生直觀的建立正確的動作概念,而且也能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運用示范法要注意以下幾點:
1.有明確的目的
教師每一次示范必須有明確的目的。在備課時,要根據課的任務、教材特點、學生情況來安排什么時間示范、示范多少次、重點示范什么。為了達到示范的目的,要向學生明確地講清楚看什么、怎樣看、使學生邊看邊想。必要時,還可以用正誤對比的方法進行示范,加深學生對動作的理解,防止和糾正錯誤動作。
2.示范要正確,力爭每次示范成功
教師必須認真地做好每一次示范時,每次示范力爭做到正確、熟練、輕快、優美。由于學生對新事物感興趣,在教師第一次示范時,他們的注意力特別集中,留下的印象也最深刻,所以教師應特別注意做好第一次示范。
3.注意示范的位置和方向
示范的位置和方向如何,會影響示范的效果。示范位置的選擇要根據學生的隊形(為了使學生看得清楚,調動隊形也是必要的,但應盡量減少調動)、動作結構的特點和安全要求而定。一般示范者要站在學生的正面,與學生視線垂直,使全部學生都能看清楚。
4.示范與講解相結合,與學生練習相結合
示范與講解相結合,能使學生的直觀(看到的)和思維(通過示范和講解使學生思考動作的技術要求)結合起來,收到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