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興紅+張文靜
摘 要: 本文筆者研究了微時代下基于網絡學習空間的生理學碎片化學習模式的研究與應用效果評價。微時代下以微課為核心的碎片化學習模式能有效提升生理學教學效果,加強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值得在我校和兄弟院校進一步研究和推廣應用。
關鍵詞:碎片化學習 微課 生理學 微時代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7)02-0212-01
生理學是醫學生的一門專業基礎必修課,它在醫學課程體系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因此學好生理學對醫學生是非常重要的。傳統教學模式中由于課堂時間有限,教學效果不盡人意。本課題組自2015年以來依托教務處和信息中心聯合搭建的網絡學習空間,以生理學微課程視頻為中心,讓學生采用碎片化學習模式,主要面向高職高專護理專業學生,為學習者構建出個性化、自由的學習環境,以下是本研究的實施過程和效果評價。
一、對象和方法
1.對象
將漯河醫學高等專科學校2015級三年制護理學專業1班、2班學生隨機設為為對照班和實驗班。其中,對照班200人,實驗班201人。
2.方法
2.1建設生理學的微課程 具體步驟如下:(1)選取教學內容;(2)分析學習者的學習態度,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3)明確教學目標,制作10 min左右的微課;(4)制定有創意的教學策略:比如教學過程的案例化、問題化和情景化等。
2.2網絡學習空間的構建 以教務處和信息中心聯合搭建的網絡學習空間平臺為支撐,具體步驟如下:(1)教生實名制注冊網絡學習空間;(2)教師以微課為核心上傳學習資源;(3)建立師生建立互動空間,包括學生互動、師生互動、學生作業、學生答疑等。
2.3碎片化學習教學模式應用 實驗班學生課前:布置學生通過微信群學習微課程;課中:教師指導,闡述視頻中的所留問題的答案;課后:教師總結知識點。對照班學生采用傳統教學法,布置課前預習教材內容但學生不觀看微視頻,其他環節相同。
3.評價方法
實驗班和對照班學生期末考試采用相同考題考核。
4.統計學方法
對兩班學生學習成績的分析采用SPSS 16.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二、結果
1.兩班學生一般情況比較
實驗班201人,年齡18.4±0.6歲;對照班200人,年齡18.5±0.4歲。兩班學生的性別、年齡和入學成績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符合實驗研究要求。
2.兩班學生期末考試成績比較
課程結束后對兩班學生進行考核,結果如表1所示。經統計分析,實驗班學生的期末成績(87.3+13.5)高于對照班(75.2+16.1),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
三、討論
微時代環境下,隨著現代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各種形式的數字化學習應運而生。數字化學習作為一種基于豐富學習資源,形式靈活的現代化學習方式,其有效學習資源的設計與開發始終是該領域實踐和研究的核心[1]。目前,手機和電腦等數碼產品在在校大學生中間非常普及,這為開展微時代環境下的微課教學提供了基本的條件。碎片化學習模式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受到了教育領域的廣泛關注。
本課題在微時代背景下,建設生理學微課程并利用校級網絡學習空間平臺,將碎片化學習模式運用到生理學的教學中,這種教學理念對解決傳統的理論教學中學生學習消化、深刻理解知識時間不足、學習效率低的問題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本研究中實驗班期末理論考試成績(85.3+14.5)明顯高于對照班(72.2+14.1)。此模式是信息技術與教育融合發展的結果,是利用信息技術來實現教育創新的成果,這充分發揮了現代信息技術的獨特優勢,提升了信息化環境下學生自主學習能力[2]。本課題是教學方式與教育模式不斷深入創新的結果,并充分顯現了信息技術對教育變革的促進作用,能有效提高學生學習成績,值得在兄弟院校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魏紹蓉,王曉英,劉志強,等.基于E-learning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研究[J].實驗技術與管理 ,2014,31(12):20-22.
[2]王興紅,許詩. E-Learning環境下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在生理學中的應用與評價[J].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16,30(1):8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