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先菊
中圖分類號:D261.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7)02-0329-01
2016年5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全面闡述了新形勢下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指明了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指導思想和緊迫任務。習總書記在講話中鮮明地指出,當代中國正經歷著我國歷史上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這是一個需要理論而且一定能夠產生理論的時代,這是一個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夠產生思想的時代”。他殷切期望“一切有理想、有抱負的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都應該立時代之潮頭、通古今之變化、發思想之先聲,積極為黨和人民述學立論、建言獻策”。黨校作為黨的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機構,更應發揮自身優勢,繁榮我國哲學社會科學。
一、哲學社會科學是黨校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從人類歷史發展的進程看,哲學社會科學不僅是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而且是推動歷史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黨校作為培養黨的領導干部和理論骨干的重要陣地,在學習宣傳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等重要哲學社會科學理論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并有著自己的光榮傳統。學習宣傳哲學社會科學理論,適應我國當前經濟社會全面發展,是黨校不可推卸的責任。作為基層黨校,應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1.加強馬克思主義基礎理論教育和研究
黨校要加強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主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和研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是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的精華部分。黨校在這方面的教育和研究有自己的優勢,理應并且能夠作出相應的貢獻。
2.加強學員普遍關心的重大現實問題、熱點難點問題探討和研究
黨校是黨的重要理論學習和宣傳陣地,在教學和科研上都必須結合實踐的需要,把哲學社會科學理論研究引進課堂為學員服務。如:如何早日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國夢”是我們干部面臨的重大現實問題;精準扶貧等熱點難點問題都應與學員一起結合本地實際探討和研究,得出合理結論。
3.加強干部培訓規律的認識和研究
規律是事物發展過程中的本質聯系和必然趨勢。認識和把握規律,按規律辦事,是實現一切工作目標的首要前提。要提高干部教育培訓的質量,必須遵循干部教育培訓規律,因此,黨校必須加強對干部教育培訓規律的認識和研究,才能使教師的實際教學更具有針對性,教學方法更適合學員特點,從而提高學員學習興趣,提升教學工作的實際效果。
二、基層黨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的現狀
哲學社會科學在基層黨校存在以下現狀:
1.思想上:認為基層黨校只有培訓干部的任務,只要在課程設制上開設哲學社會科學方面的課程,讓基層干部了解就行。黨校同時作為黨的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機構,僅注重培訓,研究功能發揮不突出。
2.人才上:目前很多基層黨校缺乏學術帶頭人。隊伍建設是黨校的關鍵,黨校隊伍建設的關鍵是教師隊伍建設。教師絕大多數具有“萬精油”的功能,不專,導致不精。基層黨校教師雖工作在基層,但出去調研的機會很少,缺乏實踐的經驗,從而影響了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及思路的拓展。
3.方法上:與各方協作不夠。基層黨校的教學近兩年外請專家較多,但科研僅限于本校,與其他兄弟學校合作甚少。近些年來,各地黨校已經開始注重這方面的工作,與其他黨校、政府各部門等進行卓有成效的調研合作。
4.制度上:鼓勵引導不足。當前基層黨校的制度設計還不夠完善,不能調動教師進行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的積極性。例如,課題立項缺乏競爭,分派現象較多;獎勵制度分類不科學等。
三、發揮基層黨校繁榮哲學社會科學的對策
1.加強人才的引進和培養
一是堅持“人才強校”戰略。教師隊伍建設是黨校的關鍵,一支實力雄厚的教師隊伍是黨校活力的源泉,是基層黨校繁榮哲學社會科學的決定性力量。所以要爭取當地黨委政府的支持,根據黨校科研學科建設的需求,重點引進教學科研緊缺的人才,改善教師學科和年齡結構,建設一支學科齊全、實力雄厚的教師隊伍,提高黨校科研競爭力和辦學軟實力。二是加大科研骨干的培養力度。目前,基層黨校引進了一些高學歷的人才,但他們離科研骨干還有一定的距離。主要是基層黨校認為其職能只是宣傳黨的政策,所以在思想認識上對人才的培養不夠重視,在培養機制上沒有為人才的成長創造足夠的空間,致使教師自己對科研也是興趣不高。所以基層黨校要在觀念和制度上為人才的成長創造條件,激發現有人才的激情,把他們培養成科研骨干,并且拓寬他們的學術空間和視野,使他們在服務黨委政府決策中發揮更大的作用。三是立足挖掘現有教研人員潛力,創造條件,讓教師走出去調研、把教師送出去培訓、派出去鍛煉,使他們在不斷學習培訓和學術磨煉中成長為科研骨干,打造一支高素質的科研型教師隊伍。
2.升級科研組織形式
一是基層黨校校委會在科研組織上要發揮應有的統籌作用。基層黨校校委會要制定和落實科研規劃,策劃與組織科研活動,及時研究和解決科研工作中的困難和問題,為科研工作的順利展開創造條件。二是激發教師研究現實問題的興趣,引導教師關注和研究黨委政府工作的“重點工程”,加大黨校科研的實用性和對策性,強化黨校為黨委政府決策咨詢服務的職能。三是營造全員科研氛圍。動員全體教師深入基層,調查研究,獲取第一手材料,在全校營造全員科研的濃厚氛圍。四是樹立團隊意識。對于一些重大科研課題,基層黨校校委會必須以科研骨干為中心組建團隊,改變單打獨斗的科研組織形式,凝聚力量聯合攻關,增強科研的整體實力。五是發揮學員作用。學員來自工作實際,掌握第一手信息,有著真實的體會,他們的實際工作經驗和體會對基層黨校的科研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基層黨校的科研成果也能讓學員在其工作的領域發揮帶頭作用。
3.提升科研成果的含金量
一是力爭多出科研精品,爭取申報省部級等重大項目立項并獲獎。二是激勵教研人員在核心刊物、公開刊物發表文章。三是強化科研的資政價值,積極為黨委政府決策服務。四是引導教師與時俱進,時刻關注國內外學術前沿動態。
4.健全機制激發科研潛力
制定各種辦法,為科研課題的立項、經費的配套以及出版資助和成果獎勵等方面從制度上為科研保駕護航,形成一套較為系統的激勵約束機制,鼓勵教研人員多出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