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小員
(上海市風華初級中學,上海 200003)
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廖小員
(上海市風華初級中學,上海 200003)
問題是打開學生思維之門的鑰匙,初中物理教學重視問題情境創設,認真研究當前教學存在的問題,采取有效策略,真正發揮問題在教學中的積極作用,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初中物理;問題情境;創新思維;問題;策略
隨著教學思想理念不斷更新,教學方式和模式不斷改革,課堂教學更加重視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培養.創設有效的問題情境能夠激活學生思維,讓學生在學習中得到更多的鍛煉和啟發,引導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讓學生學會思考和創新,以此來培養創新型人才.初中物理教學需要認真研究當前教學存在的問題,充分重視問題情境創設,采取有效的實施策略,真正發揮問題在教學中的積極作用,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1.問題意識不強
新課程改革已經推行了很長的時間,但是受傳統思維和教學模式的慣性影響等因素,很多教師依然是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應試教學思維,對學生進行灌輸式教學.讓學生機械地掌握基本知識,簡單模仿,學生只能記住基本的知識概念,學會模仿常見的試題類型,而不注重學生思維能力訓練,尤其不能對學生進行創新思維能力培養.
2.忽視問題情境創設
不少教師也能夠認識到問題對學生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重要性,重視課堂提問.但是,他們缺乏問題情境意識,很多時候都是為提問而提問,課堂提問不少都是簡單的是非問,而不能將物理知識和應用放在具體的問題情境中來分析和思考,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鍛煉他們的分析能力,強化學生的應用創新能力.
3.物理問題缺乏有效預設
現在很多的初中物理教學為學生創設的問題都缺乏有效的預設,無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就不能讓學生真正獲得更多的鍛煉和提升.
1.聯系現實創設生活化問題情境
物理與生活聯系非常緊密,學習物理必須和生活建立其緊密關系,讓學生能夠從生活中感知物理的應用價值.將物理教學與生活聯系起來,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體驗和社會經驗,將抽象的物理知識與具體的生活應用場景有機結合起來,讓學生更好的思考和探究,培養他們的應用能力.
例如,學習“杠桿”的相關教學內容時,為學生創設這樣的問題情境:你能一個人將一塊與人同樣重的石頭撬起來嗎?你是如何來撬動的,請你來給大家模擬演示一下.學生非常主動,有的用筆畫圖,有的學生直接用鉛筆、橡皮、文具盒等做道具,演示如何來撬動非常重的石頭.這些都是學生的生活經驗,然后再向學生提出一個問題,能否借助一根硬棒將我們生存的地球撬起來呢?如果要撬動這個地球,需要一個多長的硬棒呢?這時學生開始產生了疑慮,學地理時已經知道地球的半徑、質量,怎么來撬動.此時有的學生說,能夠撬動石頭,同樣的道理也能撬動地球,只是不像石頭那么容易,需要滿足一定的條件,那條件是什么呢,如何來設計這個硬棒呢?再引入本課要學習的內容——杠桿,讓學生來結合具體的物理學知識分析和研究杠桿的原理、作用.這樣的問題情境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實現問題、生活經驗和新學知識的融通,以此來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
2.運用實驗演示創設直觀性問題情境
物理是建立在實驗研究基礎的科學,很多的猜想需要實驗來驗證,更多的解決方案要通過一定的實驗和評估.實驗教學本身就是物理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綜合素養的重要途徑,更是新時期素質教育強化的重點.初中物理問題情境創設與實驗演示和操作相結合,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他們的求知欲望,激活學生思維,以此來培養他們創新能力.為學生提出一定的問題,讓學生創造性分析,鼓勵學生改進實驗方案,以此來增強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運用實驗演示來創設問題情境,非常直觀,能夠將學生直接帶進具體的情境中來,讓學生獲得最為強烈的感受,來激發他們的思考熱情,培養他們的觀察、分析和探究能力.
3.以表演創設實踐探究情境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不是教師能夠替代的,需要讓學生在具體的實踐中感知,在親歷親驗中內化,在不斷實踐中強化和提升,這樣才能真正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初中物理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展示和表演舞臺,讓學生登臺表演,自己設計,自主實驗,親自動手,在表演操作中開動腦筋,研究問題,掌握相應的基本能力.
例如,學習阿基米德原理以后,向學生提出這樣一個問題來供學生探究和實踐:有人認為1N的水能夠產生的浮力無論如何都不會超過1N,你怎么看?一起合作探究,七嘴八舌,最后基本上形成一個錯誤的共性認識:“因為物體受的浮力等于它排開的液體重力,水重只有1N,即便將水排空也不過1N,又怎么可能產生的浮力會大于1N?”這個時候,教師給學生提供一定的器材,讓學生來操作實踐:兩個燒杯,大燒杯口徑僅僅比小燒杯大一點點,往一個相對大點的燒杯中放入少量的水,再將相對較小的燒杯中倒入多量的水一同放入稍大的燒杯中,結果盛更多水的相對小的燒杯竟然浮了起來.此時,再讓學生展開討論,他們就會認識到:浮力的大小是由物體在液體中“侵占”的空間來決定的,與液體重力的大小無關.既然v排可以大于v液,那么f浮就可以大于g液,只不過平時我們看到的常常是較小的物體浸在較多的液體中的情況而已.這樣的問題情境創設和引導能夠讓學生真正深入理解,全面分析,培養他們的綜合理解和探究能力.
總之,問題是打開學生思維之門的鑰匙,是誘發學生思考的重要因素,也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重要載體.科學素養是新時期人才的基本素養,是素質教育培養的重點,也是最能體現人才發展潛力的的基本要素.初中物理教學重視問題情境創設,采取有效策略,讓學生能夠真正鍛煉思維,培養創新能力.
[1]李保軍.初中物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學周刊,2016(17).
[2]甘世杰.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J].學周刊,2014(06).
[責任編輯:閆久毅]
G632
A
1008-0333(2017)26-0046-02
2017-07-01
廖小員(1979.9-),男,江西彭澤人,中學一級,從事初中物理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