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靜
(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實驗學校,江蘇 徐州 221000)
初中化學教學中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策略
郭 靜
(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實驗學校,江蘇 徐州 221000)
新課改的深入,教師們逐漸認識到傳統教學的缺陷,多數教師實施了自主、體驗、探究的學習新模式,尤其是“先學后教”、“自主探究”是目前主要的研究課題.文章重點論述初中化學教學中自主能力培養的幾點體會.
初中化學;自主學習;能力培養;主要策略
筆者從如何上好第一節化學課,而激發學習興趣;怎樣改變觀念和理念,踐行“以生為本”;怎樣創新課堂,激發主動性等幾個方面,談談初中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幾個主要策略.
初中生到了九年級才接觸化學,對化學也感到好奇和新奇,教師應在第一節課,用實驗深深吸引注意力,激發濃厚的學習興趣.
1.了解化學在生活中的作用,強化學習意識
初中化學的開篇是《化學使世界變得更加絢麗多彩》.教師借助于多媒體呈現化學在生活中諸多方面的運用,如利用化學知識生產農藥和化肥,以提高糧食的產量;呈現生活中利用化學知識合成益生菌和病毒、開發新能源以及新材料、綜合治理環境、保護環境等,學生了解化學在生活中的廣泛用途,激發學好化學主動性,為自主學習習慣的養成埋下了伏筆.
2.借助發展史,激發學生興趣
教師通過“化學”這個詞的由來,以及英語單詞的演變形式——chemistry源于冶金術(alchemy),讓學生明白化學這個學科的由來和發展源于生活——冶金,理解化學的生活性.教師再呈現古代人們的煉金設備,再給學生介紹古代化學主要作用是冶金、火藥和造紙,到近代化學的原子—分子說,再到現代化學的物質結構理論等.
3.利用實驗,激發興趣
在化學的第一課,教師呈現給學生幾樣實驗室常見的化學實驗材料,漏斗、試液、鐵架臺等等會立刻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再點燃一個鎂條,耀眼的白光立刻吸引掀起欲學的波瀾,像親手試一試的心情難以自抑,從而激發探究的欲望.
轉變傳統教學,把課堂還給學生,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讓學生主動探討知識、從而實現會學、想學、樂學的轉變和飛躍.
對于水的組成的知識的構建,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觀察和思考“電解水實驗”,從實驗的裝置、實驗的條件、實驗生成的氣體以及如何檢驗等,然后根據實驗現象得出實驗結果而推斷水由哪幾種元素組成,再自己根據教材中的電解水實驗而畫出電解水實驗簡圖.
讓優秀生幫助學困生,在幫助的過程中,體會當小老師的樂趣,也在當小老師的過程中,促使更加深入探討.
如《元素》的教學,教師給出給學生兩個表格:

質子數中子數碳原子A66碳原子B67碳原子C68
提出討論問題:從表格中,你發現什么規律?
再出給表格并設計發現性、總結性的問題:你能給元素下個定義嗎?

質子數種子數氧原子A88氧原子B89氧原子C810
并進一步提出:區分氧元素和碳元素的關鍵是什么?通過電解水的實驗,教師提出問題:化學變化的前后,分子變化了嗎?原子變化了嗎?元素是否變化了?再給出化學現象:蠟燭點燃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由此,可以退出蠟燭由哪些元素組成?……
這些問題,不是每一個學生通過思考都可以自主找到答案的,而“小老師”可以助學困生一臂之力.
創新教學方法,除了開展自主學習、爭當“小老師”而互學外,為學生設計自主學習的情境,如問題、活動等;運用多元評價,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參與到化學實驗的設計、操作中,全面提高能力.
[1]鄭志榮.極自主學習,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淺談提高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J].新課程:教師,2012(10).
[責任編輯:李璟]
G632
A
1008-0333(2017)26-0094-01
2017-07-01
郭靜(1989.1.5-),女, 徐州市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實驗學校,本科,中學二級,從事初中化學課堂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