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洪雷 孫金濤
(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朱臺鎮中學,山東 淄博 255432)
基于學生物理學科核心素養提升的“STS”資源開發與應用研究
謝洪雷 孫金濤
(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朱臺鎮中學,山東 淄博 255432)
物理學是最早建立起來的一門自然科學,它是以縝密的實驗為基礎,以數學為手段的理論思維的嚴格科學.物理課程是科學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提高未來國民的科學素養的重要任務.初中物理教材中插入了許多與教學內容相關的STS內容.
物理學科;核心素養;資源開發;研究
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社會(Society)的簡稱為STS,即“科學技術與社會”的簡寫.STS教育是科學教育改革中興起的一種新的科學教育構想, 其宗旨是培養具有科學素質的公民.強調理解科學、技術和社會三者的關系;重視科學、技術在社會生產、人們生活中的應用;重視科學的價值取向,要求人們在從事任何科學發現、技術發明創造時,都要考慮社會效果,并能為科技發展帶來的不良后果承擔社會責任.
1.挖掘教材中“STS”內容的人文資源,關注“科學態度與責任”素養.通過教材的章首圖和章首語中挖掘科技人文意識.通過教材中的物理概念,物理規律中培養“科學態度與責任”.從物理基礎知識教學中挖掘人文情感.從物理學家的人文理念中培養學生的人格品德.例如:在牛頓第一定律的學習時,挖掘伽利略的故事,滲透科學品質的教育.擁有批判性思維習慣和思考方式是最重要的.伽利略,在青年時不迷信權威,向兩千多年前的希臘著名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挑戰,通過反復試驗,并在比薩城的斜塔通過公開試驗來證明自己的論述是正確的,反映了伽利略認真求實的科學精神.
2.挖掘教材中“STS”內容的實驗資源,關注“科學思維”和“實驗探究”素養.從學科發展的角度適當介紹物理科學領域出現的新成果、新進展.注意聯系技術和生活,滲透教育思想.指導學生運用科學的知識觀和價值觀分析一些社會問題并作出正確的決策.適當吸收物理科學領域的新觀念和新方法,用新觀念指導實驗學習.重視讓學生親身體驗知識形成和發展的過程.
3.在實踐活動中挖掘“STS”資源.通過開展科技社團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加強對學生創造能力、科學探究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讓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問題的解決,把社會與自己的公民責任聯系起來,在學習和實踐中不斷增強好奇心和興趣.開展電子百拼,機器人等社團活動,讓學生感受現代科技的魅力.
4.運用新技術挖掘“STS”資源.通過網絡搜集學科相關的多媒體資源,通過研討學習,制作適合我校物理教學實際的“STS”多媒體資源.通過網絡搜集網絡中的視頻圖片等資源,制作課堂教學用的微課,讓學生欣賞科幻電影的方式,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增強學生關心科技和未來的興趣,引導學生熱愛科學,獻身科學.
通過STS素材的挖掘和應用,使學生關心科學技術的新進展和新思想,了解自然界事物的相互聯系,逐步樹立科學的世界觀. 讓學生樂于參與和科學技術相關的社會活動,在實踐中依靠自己的科學素養提高工作效率,關心科學發展的前沿,關心人類命運,樹立正確的科學觀,有振興中華、將科學服務于人類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1]許萍.“探究學習”在理科教學中的運用[J].學科教育,1996(01).
[2]楊帆,秦曉文.中學物理課堂教學發展學生素質的初步研究[J].教育科學研究,1999(01).
[責任編輯:閆久毅]
G632
A
1008-0333(2017)26-0056-01
2017-07-01
謝洪雷(1979.08-),男,山東淄博,一級教師,本科,從事中學物理教學.孫金濤(1983.09-),男,山東淄博,一級教師,本科,從事中學物理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