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 毅 朱亞萍
(江蘇省宜興市實驗中學,江蘇 宜興 214206)
踐行估測深體驗提升能力重方法
秦 毅 朱亞萍
(江蘇省宜興市實驗中學,江蘇 宜興 214206)
估測題是中考物理試題中經常出現的一種題型,這種題目不僅考察學生對常見物理量的認知,還考察學生對相應物理量的分析與理解,比如測量方法的靈活運用,比如類比方法的應用,再比如累積法、化多求少法等等.知識與技能通過估測的方法來檢測學生的能力與素養,將筆紙化考試巧妙的對接當下的素質教育成果,值得我們深入實踐與研究.
估測;能力;體驗;方法
隨著素質教育改革的推進,當下的中考試題不再單純的為了應試而考試,也不在簡單的考查學生對知識與技能的掌握深度和廣度而考試,而是充分結合學生已有的知識與技能考查學生對知識與技能內蘊藏的思想與方法的應用情況,以此反饋學生的能力和素養現狀.比如,當下的估測題就一改以往的傳統,變簡單物理量的估測為生活情境物理量的變相估測.筆者結合實際的教學策略和中考案例談談如何在教學中將估測題的深入體驗,以此帶動學生能力的提升.
學生在初中物理的學習過程中要不斷的積累必備的知識儲備,這種儲備不是單純的知識記憶、素材的背誦,而是基于學生參與每項物理活動過程中的積淀,在日積月累、生活閱歷的基礎上積累相應的儲備,這種儲備將學生基本素養中的基礎,成為學生發展的提升的階石.比如,在長度和時間的測量的學習過程中,老師一般會在導入環節讓學生比一比桌子的長和高誰的長度更長一些,學生一開始是估測(憑借前概念中的物理儲備來猜),然后學生再結合自己身邊的測量工具來對比,最后再采用刻度尺來精確的測量,而這些活動不僅導入了測量意義和注意事項,還讓學生積累的桌子長度、高度、寬度等常見物理量的大小.再比如在托盤天平的使用過程中,我們就可以引導學生用累積法測量一枚硬幣的質量,并通過類比的方法來對比一只普通蘋果的質量等.
類似的積累還有很多很多,教師不能將這些物理量強硬的灌輸給學生,而是要把這些物理量通過體驗、感知、對比、積累等形式慢慢成為學生知識儲備中的固有素材.
在實際的生活與生產中,很多物理量不是單純的呈現在學生的視線中,也不是單純的通過計算而獲取,而是基于某些原理并賦予情景而生成,此時就要求學生對常見的物理公式掌握并靈活應用.學生在解決的過程中需要達成這樣的效果:
1.明確常見測量物理量的原理.一般測量物理量的原理就是這個物理量的計算公式.此時最基本的積累就是公式的掌握,比如常見的壓強、質量、密度、速度、功率等物理量.并對變式了如指掌、拿來即用.
2.靈活變通測量物理量的變式.情景中的物理量不可能直接告知學生,更不可能一目了然的呈現在學生的面前,而是基于學生多個情景背景下的對比、體驗而生成,這就需要學生對公式進行靈活應用.比如,在估測人站立時對地面的壓強時.我們可以采用P=F/S、也可以采用P=ρgh(把人體想象成一個柱體,采用柱體壓強計算公式).
在公式的積累下,學生的可以結合具體的情景做到有的放矢,最終在方法的應用下達成事半功倍的效果.這種應用已經開始脫離應試教育的死記硬背、反復訓練,是素質教育的第一步,也是關鍵一步.
為真正的擺脫應試教育的束縛,將題海戰術變成生活應用,這就需要教師在平時的訓練中,將應試的訓練變成情景的應用,讓知識與技能真正體現其本質價值.
1.估測是一種常態,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不能將所有的訓練寄托于考試前或復習中,而是一種常態的思維和思維習慣.比如,在壓強的學習中,教師一般會告知學生1Pa大約是一張報紙平放在桌面上時對桌面的壓強,到此,我們不能就此結束,而是在這個基礎上追問學生,請問一本物理書平放在桌面上,對桌面的壓強是多少?這問其實就是在啟發學生采用累積法來估測物理書對桌面的壓強,因為一張紙對桌面的壓強是1Pa,那么物理書大約為60張紙,即為 60Pa左右.
2.估測是一種能力,生活中很多時候需要估測來為后續工作的開展提供數據支持,以此開展更深的活動.比如,小明家在搬運家具時,要考慮即不損壞家具又不損壞門窗,此時學生就要估測家具的長寬高、還要估測門的長寬高,在沒有刻度尺或者皮尺的情況下,學生要采用身體尺來估測這些長度,而在實際搬運的過程中,我們常常要讓家具的最長處經過門的最長處,此時就要算出門的對角線.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運用到的能力有兩種,一種是對比估測的能力,即用身體尺來對比.另一種就是采用數學知識中的勾股定理來完成對對角線的計算,將數學和物理巧妙的結合.
將估測變成一種常態,將估測變成一種能力,此時發現,物理不僅僅是物理,而是生活與發展.
為了有效的服務于中考,賦予學生更好更高的發展平臺,我們還是需要將我們的訓練與中考真題對接,讓學生通過這種有效的訓練來實現價值的兌現.并在訓練中充分運用學生已有的思想與素養.比如,下面的一道例題.
例題(2016南通中考第9題)一輛普通家用轎車的長約為教室長度的一半.某家用轎車在平直公路上行駛過程中,用相機每隔0.5s曝光一次得到的照片.拍照過程中,轎車的平均速度最接近于
A.30km/h B.60km/h C.90km/h D.120km/h
本題立意是很明確,就是要把現場實驗與數學知識相結合的估測題,通過現場測量并估測車長,再計算而得.真正引領我們的教學要充分關注物理與學習、生活實際的結合.
當下的教育無法擺脫筆紙化考查制度的束縛,但是我們完全可以通過教育的力量深入挖掘筆紙化教育的價值,并通過常態的教學將它滲透到平時的學習活動中,真正促進學生的能力提升.
[1]謝飛.優化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方式[J]. 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15(08).
[2]馬學軍.淺談初中物理高效課堂的構建方法[J]. 新課程(上),2015(04).
[責任編輯:閆久毅]
G632
A
1008-0333(2017)26-0066-02
2017-07-01
秦毅(1982.1-),男,江蘇無錫宜興人、本科,中學一級,從事初中物理教學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