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新平
(江西省樟樹市清江中學 331200)
解題教學是初中數學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對于初中生的影響很大.讀題是解答數學題的一個基礎條件,也是評價學生學習能力的重要標準.解題教學相對于教師來講則是一種不可或缺的手段,能夠提高教學水平,讀題教學則是降低學生解題失誤的一種方式,在實踐中具有明顯的效果.
初中學生的讀題習慣在小學階段沒有形成,加之初中數學的難度加大,融合了更多的數學知識,對于初中生來講也是一個難題.表現比較明顯的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初中學生的閱讀能力相對比較差.通常情況下,初中生和教師經常會將解題方法放在首位,閱讀題目的時候注意力不夠.這種情況經常造成錯誤理解題目意思,選擇的解題方法也可能會發生錯誤.
第二,初中生的數學基礎知識不夠扎實.一部分初中生在小學階段學習數學的時候,數學基礎沒有打好,對于一些簡單但是常用的數學概念和公式理解程度不夠,或者存在記憶性的錯誤.那么針對題目中的數學知識點可能會理解錯誤,導致最終無法解答題目.
第三,不具備敏捷的思維.一些學生閱讀題目的時候,忽視了挖掘題目信息這一點,盡管能夠非常快速解答簡單的題目,但是一旦題目的難度增加,便不會從題目中找出隱藏的已知條件.如此一來便為解答問題形成了障礙.
1.培養學生正確的讀題習慣
初中生的讀題習慣養成是教師開展解題教學工作的前提,養成讀題習慣,對于解答復雜題目具有很好的意義.比如在日常的教學當中,教師要有意識引導學生從讀題開始逐漸進入到解題過程當中.通過長期性的堅持可以增強學生的讀題意識,進而創造解題的條件.教師在這一過程中,可以做的是根據初中生的具體情況設置相應的數學專題,整理出學生沒有正確讀題而導致解題失敗的題目.讓學生仔細研究這些題目,并根據自己解答題目的習慣找出其中的問題,以避免再一次犯同樣的錯誤.
例如初中數學中融合了一元二次方程知識點的題目,學生最容易審題失誤.比如這樣一道應用題,一個服裝商店現有一種襯衫出售,一般一天均可以售出20件,每一件的盈利都可以達到30元.商店為了提高銷售量,減少庫存,將這種襯衫的價格降低,每一件的價格都降低了1元,這樣能夠在平常一天的時間內賣出22件.這一道題目的問題是,當商店襯衫的盈利每天達到了1000元,那么問每一件襯衫需要降價多少才可以?學生看到這樣一道題目的時候,往往會因為題目中所包含的信息而無法找到解決的方法.因此常常會在“襯衫的降價”這一信息上失誤,進而導致列出的一元二次方程式錯誤.教師就需要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從題目給出的信息中找出對于解答問題有幫助的已知條件.通過這種相對簡單的題目增強學生閱讀題目的能力,并且還可以提高學生的信心.
2.發掘題目包含的關鍵信息
初中教師要給學生創造閱讀題目的機會,通過大量的訓練,讓學生掌握經常性的失誤.教師要將這種教學方式建立在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之上,并且要嚴格遵守引導學生正確讀題的原則,并且需要強調讀題的順序.只有通過這樣抽絲剝繭的方式,才能夠真正掌握學習數學的方法,提高數學能力.
例如這樣的一道題目,現有2臺收割小麥的大型機器和5臺收割小麥的小型機器,這兩種機器共同工作三個小時,能夠將3公頃的小麥全部收割完畢.如果是4臺大型機器和1臺小型機器則可以在4小時收割8公頃小麥.這是除了問題之外的全部信息,在問題中還包括了一部分有效的信息,即如果有3臺大型機器和3臺小型機器,請問1個小時能夠收割多少小麥?解答這一道題目需要從剛開始就理解清楚題目的意思,然后結合問題中給出的信息列出二元一次方程,通過這一知識點的相關內容解答題目.學生練習這樣的題目的時候,最重要的是判斷信息的價值.
3.提高學生動手思考能力
初中數學中的很多知識點融入到了具體的題目中的時候,要想解答出問題,需要學生畫圖,這就要求學生具備動手思考能力.而畫圖必須要按照題目包含的信息進行,才可以保證形成的圖形正確反映題目意思.教師要糾正學生只在頭腦思考題目的習慣,要在平時教學中引導學生將抽象的信息轉變成直觀的圖象,這樣才可以找出題目中給出的隱藏條件,進而結合已知條件,形成正確的方程不等式,達到解題的目的.動手能力的培養是初中數學解題教學中的讀題能力培養的一部分,需要教師重視.
初中階段是初中學生學習的關鍵階段,尤其是數學需要打好基礎,并培養獨立細心的學習習慣,才會有利于初中生將來的學習和發展.目前,教師比較注重解題教學,對讀題教學的重視程度不夠,需要在教學中引起注意,同時提高讀題教學的水平.
[1]馬艷云. 不同讀題方式對數學問題解決影響的研究[J]. 中國特殊教育,2016(05):91-96.
[2]吳國飛. 數學學習從“讀題”開始[J]. 教育實踐與研究(A),2016(09):48-53.
[3]辛玲. 在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讀題能力[A]. 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1卷)[C],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