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兵
(江蘇省高郵市湯莊鎮甸垛初級中學 225600)
物理知識非常的抽象,與生活中的很多現實情況具有緊密的聯系,在物理課堂教學的時候要積極開展生活化的教學模式,將抽象的物理原理與生活現象結合在一起,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
在課堂導入的環節,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對于即將學習的知識的探究欲望,在設計課堂導入環節的時候,教師要結合生活實際,創建生活化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認識到物理知識理論與實際生活之間的聯系,認識到物理知識學習的重要性.
例如:在學習壓強知識的時候,教師可以結合生活中的大氣壓強的概念,在課堂導入為學生準備演示實驗,用一塊透明的玻璃片,一個鮮艷的塑料瓶,讓學生思考吸上來飲料的原理是什么,讓學生在課堂開始的時候思考吸管的工作原理,檢驗和思考大氣壓強知識之間的聯系,為學生營造了一個輕松的課堂開頭,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創造輕松、愉悅的教學環境,為接下來的課堂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
在初中教育階段,學生對于初次接觸的物理知識存在畏懼的心態,教師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幫助學生消除畏懼的心理,教師要為學生設計有趣的課堂案例,激發學生探究物理知識的學習熱情,例如:在講解慣性知識的時候,教師可以舉例生活中常見的案例,例如司機踩剎車的時候身體的運動趨勢是怎樣的?大家對于常見的生活現象都有很多的了解,這個時候教師引入慣性的概念,讓學生正確的認識慣性概念,讓學生對于慣性現象有一個全新的認識.例如:在學習分子運動知識的時候,學生對于看不見,莫不著的現象存在認知上的困難,教師可以舉例飯菜的香味是如何通過分子運動的方式讓香味四處傳遞的,學生在面對教師提出的這些生活中常見的現象提高學生對科學知識的思考以及探究的欲望,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物理知識內涵,讓學生更加貼近實際生活,發現物理知識學習中存在的樂趣.
在生活化教學開展的過程中,為了讓學生真正的帶著物理知識走進現實生活中,教師可以在設計課題實驗的時候貼近生活,引導親自探究,親自操作,例如:在學習靜電知識的時候,引導學生親自動手,掌握物理知識,引導學生在課堂上取出一張紙,將紙撕碎小碎屑,然后準備一根塑料筆,用筆在塑料或者是頭皮上蹭兩下,之后將筆放在紙片的上方,之后觀察紙片的變化,讓學生真正參與到物理課堂上,感受物理實驗的魅力,在實驗探究的過程中認識物理規律,體會物理實驗和動手操作的樂趣.又如,在學習杠桿原理的時候,教師帶領學生探究生活中使用杠桿原理的器件,比如蹺蹺板,讓學生觀察和理解杠桿原理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通過物理實驗與實際生活聯系,掌握其中蘊含的物理知識,加深對于物理知識的理解和認識,提高學生在物理課堂上的參與度,提高學生在物理課堂上的參與度,構建完整的物理知識體系.
除此之外,教師將物理作業的布置與實際生活也結合在一起,讓學生在課下學習的時候自主地分配時間給物理學科,觀察日常生活中與物理知識緊密聯系在一起的現象,讓作業形式更加豐富多樣,學生能夠更輕松的應用自己所學的知識解決問題.例如:在學習質量概念的時候,學生可以對生活中常見的物體比如雞蛋、蘋果等物體質量進行稱量,通過作業和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機會,強化物理學習的樂趣,了解物理學習的樂趣,認識物理學科,提高物理學科的學習效率與物理學習的效果,推動學生探究物理知識和原理,讓學生擺脫題海戰術的固定學習模式,開拓學生物理學習的新模式,綜合提高初中生的學習能力,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的習慣,為初中生今后的物理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在初中物理知識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引導學生的學習,為了幫助學生克服物理知識學習中的抽象化的問題,教師可以利用生活化的教學模式豐富課堂教學的內容,進行課堂導入環節的改革、課堂教學的改革、課后作業的布置等等,讓學生對于抽象的物理知識有更強的學習信心,培養和激發初中生的物理學習習慣,提高學生對于物理學科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為今后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1] 劉亮. 探討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學的有效策略[J]. 數理化學習(教育理論版), 2013(2).
[2] 賈卓穎. 初中物理教學中實施生活化教學策略的幾點嘗試[J]. 學周刊, 2014(7):109-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