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加波
(江蘇省鹽城市騰飛路初級中學 224000)
所謂的數學核心素養,是指以數學學科為中心和出發點,建立在其基本數學知識和技能上的一種對學生終生具有積極影響的能力和素養,比如說,學生歸納推理能力的培養,空間思維和空間觀念的強化,學生創新精神的培育,數學符號意識的形成和完善,數學分析能力的提升等等,這些都可以歸屬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范疇.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育,是教師數學教學的重中之重.教師不應該只讓學生的學習成為數學成績提高的一種方法,教師還應該考慮學生終身發展的需要,注重對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育.
數學符號意識的形成和發展,是學生不可或缺的一種基本意識形態.學生掌握了基本的數學符號,能夠加快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速度,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對于初中數學符號的教學,為了讓學生具有良好的數學符號意識,教師可以采取一定的教學方法,加強學生對于數學符號的識記,在提高學生記憶力的基礎上,著重形成和發展學生潛在的數學符號意識,為學生數學學習保駕護航.
比如說,在初中數學教學的課堂中,教師可以將初中重要的和常見的數學符號進行一定的匯總和歸納,鼓勵學生多加識記,或者是讓學生在不斷的實際解題中,加深對數學符號的認識和理解,從而形成一種強烈的數學符號思維和意識,這對于學生數學成績的進步和數學能力的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例如,符號⊥:這是幾何數學符號中的垂直的代表.符號∥:這是幾何數學符號中平行的標志.符號≌:這是在幾何數學中,證明圖形全等時的重要符號表達.關于代數符號,這里也主要舉幾個常見的數學符號,如≥(大于等于)、≤(小于等于)、≠(不等于)、≈(約等于)、∞(無窮大)等等,這些數學符號在代數的教學中,占據得天獨厚的地位,促進了學生數學知識的學習和吸收.
鼓勵學生多加識記,培養學生學生良好的數學符號意識,這是在初中數學的課堂教學中,為了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教師可以采取的基本方法和策略.數學符號意識的培養,屬于學生數學核心素養培育的一大范疇,對于學生數學的學習,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應該得到廣大教師的關注和重視.
學生空間思維能力的形成和發展,空間觀念的完善,是學生數學核心素養培育的一部分.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空間思維和觀念的培養.引導學生實現自我的空間觀念意識,學生空間思維的提高,對于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例如,對于初中圓與直線的位置關系學習,教師就可以從這里入手,培養學生的空間思維.在初中的數學課程教學中,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共有三種,第一種是相離,也就是直線在圓之外,沒有任何的交點;第二種就是相交,直線與圓有兩個位置交點;第三種是相切,直線與圓只有一個位置交點.對于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教學,以培養學生空間思維為主要方向和目標,教師可以充分使用當代多媒體,或是自行動手,尋找或是制作關于直線與圓位置關系的動態圖形教學,可以實現從外到內或是由內而外的動態圖形教學.將圓固定在相應的位置,然后借助多媒體的控制鼠標,移動直線,將直線移到不同的位置,以此來實現動態圖形的直線與圓位置關系教學.
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是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一大組成內容.理論聯系實際,一切從實際中出發,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現真理,這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必須進行的步驟.通過對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生參與數學課堂的積極性,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能夠提高自身的數學核心素養.
比如說,對于初中統計學的相關知識,尤其是學生剛開始進入統計學的學習時,會有許多年的嶄新概念等著學生去學習和理解,如果教師照本宣科,直接根據書本將數學知識強加給學生,那么,對于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育,具有一定的消極作用.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教師可以通過對學生實踐能力的提升開始.如教師可以提出抽樣調查和全面抽查的兩個數學概念,鼓勵學生設計一整套的調查方案,可以選擇抽樣調查或是全面調查,然后指出調查過程中的一些基本問題,并根據調查的過程,指明總體、個體、樣本和樣本容量等等,教師可以現在課程實踐開始前,給學生一定的提示和指導:學生可以以中學女生的平均身高作為調查對象,進行抽樣調查,選擇一個年級的五十個女生作為一個樣本,這五十個女生當中的每一個女生都是一個簡單的個體,總體是一個年級所有的女生,在這里的樣本容量也50.根據這樣的調查分析和基本思路,學生就能夠找到基本的調查過程,對五十位女生的身高進行一定的測試,然后算出平均數,最后根據這個樣本去估計整體的平均數,這是抽樣調查的一般方法.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設計一些簡單易行的調查方案,自己進行一定的實踐,并在不斷的實踐中,加強對統計知識的學習和理解.統計學本身就是一門需要學生動手能力的知識學科體系,學生在不斷動手的過程中,積極思考,設計一些方案,對于學生創新精神的培育,具有積極的影響.
教師要鼓勵學生走出課堂,走出傳統的調查實例,積極發揮自身的想象力和創新精神,在實踐中加強學習,強化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在動手的過程中,學生勢必會進行獨立地思考,在思考中,學生會想方設法做出一定的創新,這是實現對學生創新精神培育的第一步,應該引起教師的關注和重視.
[1]楊德軍,余發碧,王禹蘇,郭玉婷,李靜.核心素養的落實:他方經驗與本土推進[J]. 中小學管理,2016(10).
[2]姜宇,辛濤,劉霞,林崇德.基于核心素養的教育改革實踐途徑與策略[J]. 中國教育學刊,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