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 軍
(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第二中學 225200)
學習內驅力簡單說就是一種驅動自身學習的力量,具體可以理解為中學生為獲得經濟財富的需要不斷積累知識、形成能力、理解客觀世界、學會交際交往,提升自身價值等.物理學習內驅力就是有效推動中學生物理學習的力量,這種力量對于中學生而言不能達到持久,需要物理教師通過多種手段為中學生傾注學習力量,達到物理學習的持續發展,學習效率達到更好,下面淺談激發中學生學習物理的內驅力新策略如下:
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每節課的新課導入是教學的關鍵環節,直接影響物理教學的效率和質量.初中物理很多知識內容和生活息息相關,物理教師要聯系生活,設計有趣、生動的新課導入,使學生快速集中學習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新課的熱情,積極地觀察實驗現象,主動的分析歸納物理知識,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教師在講到“大氣壓強”這一內容時,可以用一個生活小實驗進行導入. 教師在課前準備一個礦泉水瓶,并在瓶中裝滿水、蓋緊蓋子,然后提出問題“如果我在這個瓶子上扎一個孔,會有水流出來嗎?”根據自己以往的經歷,很多學生都回答“會有水流出來”這時候教師可以找一個學生親自上臺用工具在水瓶上扎孔,所有的學生都會發現并沒有水流出來.很多學生對此都很好奇,為什么會這樣,這時教師要抓緊機會提出第二個問題:“要怎樣做瓶子里的水才會自然流出呢?”通過這個小實驗,教師設計問題引領學生逐步發現分析,孩子們的注意力始終集中在師生活動中,學生能做到主動的思考探究問題的原因,深入研究物理知識的奧秘.這種新課導入充滿趣味性,學生們興趣十足,熱情高漲,自然而然的主動參與教師設計的教學活動,大大提高學習的效率.
教育教學專家驗證得知創設適合的情境,能有效促進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進而積極參與教師組織的教學活動.中學物理教師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情境元素,靈活創設有利于學生物理學習的特定情境,使孩子們積極參與物理現象的觀察、模擬實驗,進而滿足孩子們的好奇心,以致實現高效高質的教學.例如,在講解“重力”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創設簡單的問題情境.“假設生活中沒有重力,將是怎樣一種景象?”學生對教師提出的這種假設情境充滿好奇心,每個學生都會想象生活中沒有重力會怎樣呢?學生會對這個問題產生濃厚的興趣,而興趣會驅使學生主動的去思考和探究,以期尋找問題的答案;同時也會促使學生將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學生們會說“沒有重力我能舉起一輛汽車、教室的桌椅”、“還有同學們會飄在半空”等等.學生們的主動性被教師設定的問題情境調動起來,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示我國航天員在天宮二號空間站工作和生活的情境,并結合教材中的內容為學生講解,學生們很快學會了重力的概念,并對重力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真是學習質量事半功倍.只有真正做到創設物理學習情境,才能使學生結合生活實際,運用物理專業知識,深入思考問題,在質疑解疑的過程中,提高中學生物理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激發探究知識的內驅力,有效提升學習質量.
只要有疑問才會不斷思考.學習知識更是如此,中學生學習物理的過程中,常常會遇到不同層次的問題,出現問題學生自然就會探究解決問題的辦法,直到找到答案為止.由此可見,問題是引領學生學習的不竭動力,能有效誘發學生自主思考,循序漸進的引領學生深入學習.因此物理教師要通過有效提問,設置疑問激發學生自主探究的興趣,使學生在思考中自主探究、在探究中自主發現、在發現中自主創新.
例如,在講授“物體的浮沉條件”這一內容時,在剛開始上課的時候,教師可以提出問題“將木塊和鐵塊同時放到水里,為什么木塊浮在水面,而鐵塊沉在水底?”很多學生都回答說:“木塊輕、鐵塊重”.教師接著提出第二個問題“將同樣重為10牛的木塊和鐵塊放進水里,還是木塊上浮、鐵塊下沉,為什么?”課堂教學至此環節,學生們的探究興趣被完全調動起來,孩子們紛紛自主研究,體驗兩種不同材質的物體的浮沉究竟需要什么條件,在這種自主探究的學習氛圍中,每個學生都積極地參與實驗探究,學習內驅力在彰顯.
在物理教學中,提升學習主體的內驅力不僅需要興趣的激發,更需要實驗的引領.中學生都是十四五歲的青少年,性格活潑好動,好奇心強,他們喜歡動手實踐,恰恰物理知識大多都是通過實驗驗證得出的,因此,物理教師要利用多種實驗方式,創造更多的機會讓學生們親自體驗,促進他們學習物理的積極性,激發物理學習的持久力量.學生們在實驗中學會觀察實驗現象、學會辨別分析、學會實踐操作、學會自主學習、自主解決問題.這些綜合能力加快學生對物理知識的學習,提升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例如,在講授“歐姆定律”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進行實驗教學. 在講解相關的理論知識并示范電學實驗之后,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讓學生動手實踐,感受同一電路中,電流與電壓、電阻之間的關系,這不僅能夠激發學生動手操作的興趣,同時對學生理解歐姆定律的相關知識也很有幫助. 又如,在教學“阻力”時,先讓學生自行準備玩具小車、毛巾、棉布以及光滑的木板,接著讓小車自動從斜坡上分別滑到毛巾、棉布以及光滑木板上,感受在三種條件下,小車滑行的速度和距離,這樣學生對阻力會有直觀的感受和理解.
總而言之,中學生學習物理的內驅力不僅僅需要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只要物理教師能依據新課程改革教育理論,更新教育教學方式方法,創新教育思路,用物理獨特的學科魅力賦予學生學習的持久力量,學生就會走進物理、喜歡物理、研究物理,自覺培養自身的物理學習能力,自主思考、自主合作、自主發現、自主創新,希望中學物理在學生自主學習基礎上綻放奪目的光彩.
[1]夏建平.農村初中物理教學中激發學習動機的實踐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09(4).
[2]史小紅.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自我效能感的實驗研究[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