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芳
(中共山西省直機關黨校,山西 太原 030021)
芻議大數據時代下政府行政創新
徐芳
(中共山西省直機關黨校,山西 太原 030021)
隨著大數據技術的不斷更新和完善,大數據戰略為政府的行政管理創新工作帶來了機遇和挑戰。分析大數據時代下政府行政管理創新工作的意義和功能,并對政府行政管理創新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總結,在此基礎上提出策略性應對方法。以期大數據戰略能夠在政府行政管理創新工作中展現自身的特點和優勢,推進政府行政管理創新工作良性發展。
大數據;政府;行政;創新;實踐
二十一世紀以來,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升級,人類進入到全新的數據時代。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對各行各業的變革都產生了深刻影響,同時也為政府行政管理工作創新帶來新的契機。
從當前政府行政管理工作實踐來看,大數據對政府決策、治理等各個環節都產生了非常顯著的影響,同時也對政府行政工作模式、方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這不僅有助于更好地協調政府各部門之間的工作,還能進一步改善政府與公眾之間的關系,使政府行政工作更加豐富化、完整化、效率化,進一步提升政府的公眾形象,體現政府為人民服務的能力。
(一)優化了政府行政決策模式
政府治理工作與政府決策相輔相成,政府的每一項決策都會對行政治理產生一定影響。長期以來,我國政府部門的決策路線講究“以點到面”,逐步地深入拓展。傳統的決策模式在實踐過程中能夠不斷總結經驗,進行策略調整,但在一定程度上導致部分領導干部和公職人員在行政決策時產生了“以點蓋面”的錯誤思想和判斷,造成不良后果甚至無法挽回的損失。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為政府行政決策拓寬了思路、拓展了方法,政府行政決策模式正在向用“數據”決策的全新模式轉變,使政府行政決策更趨優化、有效。
(二)完善了政府行政治理模式
在大數據時代,政府行政工作正在從傳統的以管理為主的模式向治理模式轉變。這意味著,政府行政工作不再將重點放在對事件分析基礎上的策略應對,而是通過宏觀、全面的大數據分析和總結來開展工作。從而能夠真正地從科學的數據出發,通過數據去反映、說明問題,并由相關部門收集和分析,進行系統網絡化管理,進一步精準地把握事件的內在因素以及判斷事物的發展動向,從而提出有效的預防措施。顯然推廣和應用以大數據為基礎的政府治理模式,不僅能夠在政府治理中發揮積極作用,而且還能從源頭上遏制和阻斷不良事件的發展,使政府治理工作在大數據時代體現出真正的優勢,使政府的治理模式從治療型向預防型模式轉變、更新。
(三)提升了政府行政工作效率
政府行政工作的開展和實踐,最終目的是實現服務型政府這一愿景和目標。大數據時代,為政府行政工作開展的多元方式搭建了平臺,進一步提升了政府行政職能的有效性,提高了為民服務效率,為服務型政府升級增加了助力。多元信息和數據的資源共享,使政府工作的每一環節都能通過直觀數據體現出來,使政府部門間的疏離局面得到有效融洽,促進部門間的緊密協調配合,確保在應對各類事件時能夠快速有效地行動,實現對民眾的優質服務。同時,政府在行政工作中,可以根據群眾的關注熱點、服務需求等內容進行全面的數據挖掘,從而通過樣本數據分析來判斷群眾公共需求,構建針對性、有效性、精準化的政府服務體系,不斷解決當前政府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截至2016年,我國省市大數據戰略已逐步由初步摸索期發展到關鍵轉型期。北京、上海等地方政府牽頭開展的大數據戰略已取得顯著成效,借助大數據的開發和利用,大大提升了城市的綜合競爭力。當前,大數據戰略已輻射到其它省市地區政府行政管理中來,并取得一定成效。從當前發展現狀看,不同地區利用大數據優勢所進行的政府行政創新工作效果存在差異。主要反映在四個方面:
(一)大數據的公開缺乏法律保障
從現有的法律法規看,針對數據公開的法律條例尚不明晰或有待完善。這暴露出我國法律對數據公開的監督力度不夠,數據公開缺乏法律依據。政府行政工作開展需要合法性,為保障民眾對與自身利益相關事物有合法知情權,就要求政府在行政實踐中,要依法向社會和群眾公開相關數據,以確保政府工作的透明度,體現群眾的參與權。因此,數據公開必須有法律規范和保障。事實上,我國針對數據公開的法律保障非常薄弱,在自身內容完善方面進度緩慢,與發達國家的大數據法律、法規建設存在明顯差距,這導致我國的數據公開在政府行政實踐中難以得到法律保障。
另一個顯著問題是,雖然當前我國政府行政管理工作倡導數據公開,各級政府均積極響應并制定了政府信息公開方案,但實際運行中卻發生了微妙變化,出現了“大事隱藏、小事公開;過程隱藏、結果公開”等避重就輕的行為,尤其是發生政府形象受損或觸及個人利益事件時往往選擇集體閉聲,并以涉及國家機密為由不便公開或者拒絕信息公開。這些都導致了公眾對于政府信息公開存在質疑和不信任。
(二)大數據資源共享缺乏體制保障
政府部門在行政管理中獲得大量的數據資源,但真正派上用場卻很難,數據資源利用頻率低,利用效率差。政府行政工作具有合作性、多元性等特點,這就要求各行政部門在大數據背景下要進行資源共享,實現高效率合作。實際上,由于缺乏完善的體制保障,政府部門之間的數據資源很難實現完全共享。由于沒有統一的標準,使得不同業務、主體、領域等數據系統存在著不同的呈現方式,在應用上也困難重重。加之,不同的政府部門都擁有自己獨立的數據系統,數據的統計、計算方式也不盡相同,即使在特殊情況下,不同部門的數據共享也需要履行一系列程序,這種分割狀態很難使政府部門在短時間內實現數據資源共享。
(三)大數據研究缺乏領導重視
政府工作開展除了要借助行政職權外,還應該積極地拓展多元的方式、方法,實現服務型政府的功能和價值。大數據為政府行政工作創新提供了豐富資源和先進技術,為政府行政工作開拓了視野。但是,大數據在政府行政工作的應用性研究還不深,實用性能力較為薄弱。當前,對于數據研究視點主要集中在存儲性、結構化、完整性等方面,而對于數據的可利用價值、應用策略等實際性問題關注較少。造成這一問題的原因主要是政府部門對大數據研究缺乏重視,尤其是政府領導者對大數據的意識依然較為薄弱,部分工作人員對大數據知識了解甚少,更談不上大數據思維和大數據應用。政府部門作為行政工作的組織者和實踐者,其對大數據的認識和理念非常的關鍵。尤其在大數據時代,政府行政工作開展將更加的多樣化,為公共服務提供了更多的便利,這就要求政府行政工作決策者對數據的挖掘和整合更加重視,使決策更加的精準、實時。
隨著政府行政創新工作的不斷發展,大數據戰略更加不容忽視。各級政府領導者要進一步加強對大數據運用的認識,轉變大數據運用理念,不僅要在法律上予以保障,而且要在機制上加以完善,要不斷的挖掘大數據的專業人才,使政府行政創新工作盡早借力大數據平臺,實現創新發展。
(一)加強法律對大數據構建規則體系的保障
政府行政工作的有效開展離不開群眾的大力支持和廣泛參與。為使更多社會群體主動參與到政府工作中來,政府人員應當積極、主動地公開必要的數據和信息,并保證信息的陽光與透明。這不僅是大數據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政府公眾形象,提高政府辦事效率的有效途徑。因此,政府需要加強對大數據的法律保障,積極構建大數據規則體系。鑒于目前我國尚未形成與大數據相關的具體法律法規,這就要求地方政府不斷完善相關地方性法規,充分發揮法律對大數據的保障作用。同時,政府還應該逐步制定和完善大數據的采集、使用、管理和銷毀等方面的規定,構建大數據的規則體系。
(二)整合大數據機構加強政府數據建設
當前,大數據正在以其獨特的方式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引導著各行各業在生產、經營模式方面不斷變革和創新。然而,在當前政府組織架構中卻沒有一個常設性的、專業性的機構對大數據進行全方位的統籌和管理。筆者認為,可以在政府部門嘗試設立“大數據局”來統籌相關工作。“大數據局”主要職責應該集中在頂層設計和數據管理等方面,一方面積極推進地方大數據工作開展,通過大數據應用實現產業鏈的集群發展;一方面加強對大數據的管理,從建設目標、考核標準、經費使用等環節實現規范化、系統化。
(三)改變政府工作人員的大數據思維
政府要借助大數據戰略實現行政工作創新,政府人員就必須敢于改變固有的思維方式,打破傳統的思想觀念,特別是強化領導干部的大數據思想,培養大數據戰略眼光尤為重要。為此,可以借助黨校、行政干部學院等組織機構來對各級政府領導和公職人員進行培訓,或通過專家演講、專業人員實操講解等方式進行思維灌輸。同時,還可以將與大數據有關的理念、知識等納入公務員的常規培訓和日常考核中,營造一種大數據時代的工作環境和文化氛圍,進而形成用數據來治理的策略模式,進一步推動政府更快捷、更優質地為公眾服務,提高政府的辦事效率和服務水平。
總的來說,大數據技術為我國政府行政管理創新創造了條件,同時也帶來了機遇和挑戰。隨著大數據技術的發展與完善,其必將對政府行政管理的理念思維、職能方式、行政體制等方面帶來更多有益的變革,使政府工作更加便民、優質、高效。
[1]李 鷹.大數據與政府數據管理[J].管理觀察,2014(29).
[2]趙彥云,周 芳.試論大數據時代中國政府統計改革發展新模式[J].教學與研究,2014(1).
[3]陳之常.應用大數據推進政府治理能力現代化——以北京市東城區為例[J].中國行政管理,2015(2).
[4]馬 奔,毛慶鐸.大數據在應急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行政管理,2015(3).
[5]郭建錦,郭建平.大數據背景下的國家治理能力建設研究[J].中國行政管理,2015(6).
[6]唐皇鳳,陶建武.大數據時代的中國國家治理能力建設[J].探索與爭鳴,2014(10).
[7]竇正斌,董文偉.大數據時代政府治理的挑戰、機遇與創新路徑[J].領導科學,2016(29).
[8]曾小鋒.大數據時代政府治理面臨的雙重境遇與突破路徑[J].領導科學,2016(8):18-20.
[9]章 偉,曾 峻.大數據時代的國家治理形態創新及其趨向分析[J].上海行政學院學報,2015,16(2):28-35.
[10]李 莉,薛 琛.大數據時代對我國電子政府的挑戰及完善路徑[J].山東社會科學,2016(S1):89-90.
責任編輯:郭麗娟
D63
A
1674-1676(2017)02-0047-03
2015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歷史唯物主義社會形態理論視域下的當代社會發展研究”(15BKS047)。
徐 芳(1975-),女,江蘇沛縣人,中共山西省直機關黨校講師,碩士,研究方向為公共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