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軍
(山西大學,山西 太原 030006)
思想政治教育視野下高校學生社團建設探析
趙軍
(山西大學,山西 太原 030006)
思想政治教育為高校學生社團的發展引導正確的政治方向,是高校學生社團永葆生機活力的保證;加強高校學生社團建設則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學緊密結合思想政治教育實踐進行理論研究,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任務順利實現,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規律發揮作用。把高校學生社團建設納入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過程,即思想政治教育決策形成過程、思想政治教育決策執行過程、思想政治教育總結反饋過程,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學生社團發展取得共贏效果。
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學生社團;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過程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到教育教學全過程。加強高校學生社團建設是實現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到教育教學全過程的重要切入點之一,更是推進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創建文明校園、豐富積極向上校園文化生活和開展社會實踐的重要載體。將高校學生社團建設納入思想政治教育視野下,既能促進高校學生社團健康發展,也是一種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滲透到高校學生社團建設中的有效方式。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會或社會群體用一定的思想觀念、政治觀點、道德規范對社會成員施加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影響,使他們形成符合一定社會、一定階級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會實踐活動。”[1]“思想政治教育學是以思想政治教育為研究客體的綜合性應用科學”,[2]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思想政治教育任務、思想政治教育環境、思想政治教育過程和規律、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原則、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藝術、思想政治教育主體和客體、思想政治教育載體、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等內容。高校學生社團是“高校學生依據興趣愛好自愿組成,為實現成員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自主開展活動的群眾性學生組織。”[3]在高校中,思想政治教育和高校學生社團聯系密切,主要表現為:青年大學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對象,而高校學生社團的成員也是青年大學生。抓好高校學生社團建設是實現“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4]的基本要求,同時也是“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廣泛開展文明校園創建,開展形式多樣、健康向上、格調高雅的校園文化活動”[5]必然要求。
(一)思想政治教育對高校學生社團的影響
1.思想政治教育為高校學生社團的發展引導正確的政治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可向高校學生社團傳導主流意識形態、傳播主導意識形式,使其成員的行為符合社會發展的要求,使高校學生社團擁有正確的政治方向。在當前社會轉型時期,人們的價值觀多元化,各種挑戰紛至沓來。只有有了正確的政治方向,社團才能生存,才有了健康發展的根基,才能進一步為廣大社團成員提供積極有益的服務,進一步提升社團成員的綜合素質。
2.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學生社團永葆生機活力的保證。學生社團只有依靠社團成員的覺悟、智慧和力量才能取得成功。社團活動是學生社團的靈魂,而人無疑是活動中最重要的因素,就非常有必要對社團成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義之一就是能激發社團成員積極性,振奮精神,充分調動社團成員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激發社團成員自己的責任感、自豪感和光榮感,為社團成員參加社團活動提供精神動力。還可以通過褒獎符合社團發展的行為或批評背離社團發展行為的方式來實現對社團成員行為的規范,最終促進學生社團的發展。
(二)加強高校學生社團建設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
1.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學緊密結合思想政治教育實踐進行理論研究。在思想政治教育實踐基礎上產生和發展起來的思想政治教育學己經有了三十多年的發展歷史,取得的一條重要經驗就是緊密結合思想政治教育實踐進行理論研究。通過高校學生社團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條重要途徑,緊密結合社團實際情況進行研究,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載體、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等理論的創新研究。
2.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任務順利實現。當前我國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教育廣大人民群眾,“培養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新人”。[6]大學生通過參加一些積極向上的社團活動,思想品德會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升,法制觀念會進一步加強。例如,參加有關學生社團學習全國道德模范和感動中國人物事跡的活動,會使參與者在思想深處有反思,靈魂深處有極大觸動,從而提高參與活動同學的思想道德水平;參加“模擬法庭”活動,同學們自己來做法官、律師,不僅可以使參與活動的同學了解法律知識,更重要的是增強了參與活動同學的法治觀念。
3.有利于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微觀環境的影響力。思想政治教育微觀環境是指受教育者的日常生活實踐范圍,“包括家庭環境、社區環境、學校環境社會組織環境、同輩群體環境”。[7]鑒于學生社團對大學生具有很強的吸引力,而社團活動在大學生中又極受歡迎,因此社團活動可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載體。同時,社團活動還能調節大學生的身心健康和人際關系,必然可以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微觀環境中學校環境和同輩群體環境對大學生的影響,從而促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提高。
4.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更好地被受教育者接受。在我國現階段,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內容是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基礎的多方面內容,具體包括世界觀教育、政治觀教育、人生觀教育、法制觀教育、道德觀教育等內容。傳統的教育方法一般是教育者對受教育者進行理論灌輸,而這種方法在今天信息來源多元化的現代社會中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例如,艱苦奮斗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在過去改變我國落后面貌時曾發揮了巨大的作用,而當前一些大學生由于成長在社會主義改革開放新時期,認為艱苦奮斗只屬于過去,現在已經過時了。顯然,簡單的課堂灌輸并不一定能幫助學生全面理解艱苦奮斗的內涵,而當前一些學生社團的實踐活動如假期“三下鄉”活動、旅游協會的走訪老紅軍、老八路等活動則可以讓同學們真切的從內心認識到艱苦奮斗的必要性。
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是一個過程,即從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務和目標出發,在觀察分析當前情況后,收集與完成任務和實現目標有關的所有信息,制定出決策,進而執行決策,最終總結反饋。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過程包括決策形成過程、決策執行過程和總結反饋過程。”[8]
(一)思想政治教育決策形成過程下的高校學生社團建設
思想政治教育決策可分為戰略性決策、管理性決策和工作性決策。其中戰略性決策由思想政治教育高層管理部門制定,管理性決策由思想政治教育中層部門負責,工作性決策由基層執行部門及其具體工作人員來完成。
1.高校要把學生社團活動作為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載體。高校學生社團是豐富校園文化生活的一支重要力量,這一觀點已經成為社會各界的普遍共識。高校應深化對學生社團的認識,將學生社團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工具,將學生社團活動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載體。
2.將學生社團發展納入學校發展總體規劃,制定出臺具體的學生社團發展規劃,保證高校學生社團發展正確的政治方向。并且要擴大宣傳,使各項決策深入人心。對已經制定好的學生社團中長期發展規劃、年計劃進行大規模宣傳,號召會員學習,形成學生社團發展的旗幟,使與學生社團相關的環境形成最廣泛的認同。
3.完善學生社團隸屬管理,切實加強政治領導。完善現有黨委領導,學院團委和由校團委聘任的老師具體指導,學生社團聯合會日常監管的體制。“可根據實際工作需要,設立學生社團團工委”。[9]一些專業性較強的學生社團劃歸該專業所屬學院團委管理,其它類學生社團應劃歸學生社團團工委統一管理。在有條件的學生社團中建立黨組織、團組織,并通過規范黨內組織生活、黨團知識競賽、主題團日活動等多種方法加強基層黨、團組織的建設。這樣就可形成在學校黨委領導下制定學生社團發展的戰略性決策,團委制定管理性決策,由學生社團指導老師和學生社團中黨團組織具體進行工作性決策的發展格局。
(二)思想政治教育決策執行過程下的高校學生社團建設
目標決策制定后,緊接著就是決策執行。在思想政治教育決策的有效執行過程中,需要配置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資源,并且需要相關的制度規范保證實施。在當前高校學生社團中應重點抓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1.配備專業指導老師。配備專業指導老師是保證高校學生社團活動“健康向上、格調高雅”的重要保證。為此,首先由學校牽頭為各學生社團配備指導老師,要選一批“政治強、愛社團,業務精、善研究、作風正”的老師為學生社團指導工作。“社團指導教師必須是本校在職教職工。”[10]其次要切實提高學生社團指導老師的待遇。“對學生社團指導教師進行工作量認定或給予適當的工作補貼。”[11]從而極大地調動指導老師的工作積極性。
2.加強高校學生社團骨干隊伍建設。一是把好學生社團骨干選拔關,確保學生社團骨干綜合素質。學生社團干部選拔是學生社團干部隊伍建設的基礎,要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自薦”和組織“推薦”相結合的方法。要“使那些思想過硬、作風正派、素質全面、有社會工作能力的學生擔任學生社團負責人。”[12]“學生社團負責人應通過會員大會民主選舉產生。”[13]二是認真培養,著力提高學生干部隊伍的工作能力。首先要加強學生干部隊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學生社團學生干部隊伍建設和“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相結合,不斷提高學生社團干部隊伍的先進性;其次要提高學生社團干部綜合素質,堅持抓學習,抓業務培訓,使學生社團干部素質得到全面提升。再次要在各方面評優中對學生社團干部予以適當照顧,條件成熟時將其制度化,真正做到把優秀的同學凝聚在學生社團周圍;最后是要定期舉辦學生社團干部工作情況匯報會、負責人述職報告會,促進他們相互學習。
3.積極支持高校學生社團開展各類有意義的活動。一是要為高校學生社團提供必要的物質保障。如提供辦公場地和活動場地。二是提供高校學生社團必要的活動經費。一方面靠學校直接撥專項資金,可在學生社團團工委成立學生社團活動專項資金管理中心,統一管理。另一方面是“積極支持和引導監督學生社團通過吸納社會贊助和提供有償服務的方式募集活動資金。”[14]但“高校團委應做好社團經費來源、經費使用情況的監督指導工作,加強對學生社團接受校外資金的合法合規性審查和管理。”[15]
4.完善高校學生社團管理辦法。建立健全《學生社團資格準入制度》《學生社團評級認定條理》《學生社團升降級制度》《學生社團評優實施具體辦法》《學生社團指導教師管理條例》《學生社團財務公開制度》等相關條例。在修改制定相關條例時:首先,要針對當前突出問題進行調查研究;其次,一定發動各學生社團及其會員參與制定,集體決策,確保決策科學性、民主性。最后,要落實和評估該條例的實際執行情況,堅持原則性和靈活性相統一。
(三)思想政治教育總結反饋過程下的高校學生社團建設
“總結反饋過程的任務是對決策的執行情況作出評價,找出成績和差距、經驗和教訓,為今后的決策提供客觀依據”。[16]高校學生社團中應重點抓好以下兩方面工作:
1.強化對各學生社團日常活動的監管。一是堅持大活動學校審批,小活動學院團委審批,指導老師具體指導的工作流程。二是在學生社團聯合會內部成立學生社團監察部,對學生社團日常活動進行檢查。三是要求每個學生社團寫好自己的活動總結,總結需言之有物,不可泛泛而談,強化學生社團成員和學生社團的自我教育功能。
2.定期召開總結大會。一是由學校牽頭定期召開指導教師工作會議,每年至少一次,由各學生社團指導教師交流工作經驗,反映工作中存在的實際問題,集中解決。二是由學生社團聯合會牽頭定期召開學生社團工作會議,至少每兩周一次,交流經驗,反映在監察活動時出現的問題,尤其是與思想政治教育目標要求不相符的問題。
高校學生社團符合青年成長時期的需求,作為“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組織動員方式”,[17]“高校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18]定會大有作為,但目前其發展還存在不少現實問題。我們應把學生社團工作擺到影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要因素的位置,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研究,加強學生社團工作實踐探索,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和學生社團工作實際的聯系,探索學生社團“三結合”即結合學生社團特色、結合高校特色、結合地方特色的發展道路。
[1][2][6][7][8][16]陳萬柏,張耀燦.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M].北京:高等教學出版社,2007:4,1,74,105,283,286.
[3][9][10][11][13][15][18]李立紅.團中央教育部全國學聯聯合印發《高校學生社團管理暫行辦法》出臺[N].中國青年報,2016-01-13.
[4][5]張 爍.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09.
[12][14][17]共青團中央,教育部.關于加強和改進大學生社團工作的意見[Z].2005-01-13.
責任編輯:徐 芳
D645.5
A
1674-1676(2017)02-0050-04
趙 軍(1989- ),男,山西武鄉人,山西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勞動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