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淮安市徐楊中學(223000)
曹迎春●
?
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解題能力的培養
江蘇省淮安市徐楊中學(223000)
曹迎春●
為更好地讓處在新課改教學背景下的初中數學教學適應時代的步伐,教師就要著意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數學家波利亞就曾說過:“掌握數學意味著什么?即意味著擅長解題.”教育家哈爾冥斯也曾經說過:“組成數學的真正部分就是問題和解.”由此可見,解題能力是教師要重視的核心問題.在初中數學中,解題能力就是對數學知識的綜合運用,就是借助數學技巧進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顯然,解題能力是一種綜合能力,培養解題能力是實現數學教學目標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為此,本文就將以如何更好地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為主要內容,進行相應的策略探究.
初中數學;解題能力;策略探究
現階段,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國數學教育也應當跟上時代的腳步,走出課堂,換句話說就是教師要引導學生對數學資料進行涉獵,并重視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為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就要鼓勵學生去做題、去尋找題與題之間的聯系,努力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
數學基礎知識是促使學生得以順利解題的關鍵所在,即學生只有在掌握了基礎知識之后,才能將題目思路理順、找到解題的突破口.首先,引導學生掌握理論知識的內涵與外延,明確概念使用范圍.許多數學理論都是來源于抽象觀點的,可以說,數學理論、概念等在一定程度上,也只適用于一定的范圍和條件,像是根號下a,則只能是大于、等于零.為此,在進行數學公式、概念、定義的講解時,教師不僅要幫助學生弄清理論知識的內涵以及外延,同時還要及時的引導學生從正反兩面去思考和提問,以此來加深其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其次,實現知識點的系統化,促使結構化知識的形成.許多心理學研究表明,結構化的知識是最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使學生提升的有用知識.要想將數學知識系統化,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將要講解的內容放在一個大的結構框架中,并引導學生對教學的內容進行結構化分析,進而使得學生在腦海中得以形成一個整體化的知識結構圖.為了促使學生對數學知識形成良好的結構,教師還要加強數學知識之間的聯系,即通過類比等來揭示知識間的差異性與共同性.而學生自己要做到的系統化主要有三點:第一,單元知識的系統化,即將獨立的單元知識進行歸納,使之系統化;第二,專題知識的系統化,即在復習數學時,要將教材的章節體系打破,將性質、類別相同的知識點放在一起,使之成為一個整體;第三,學科知識的系統化,例如初中數學中有函數、代數、圖形等,而代數中又有分式、整式、方程等.像這樣,將數學知識系統化,不僅可以有效幫助學生對數學有一個整體了解,同時還能有效地讓學生在解題的過程中做到舉一反三.
俗話說的好:“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解題的時候,學生首先要明確的都是問題問的什么、給的條件又是什么.因此,在進行數學解題的時候,審題是十分重要的,那么學生如何才能提高自己的審題能力呢?首先,形成良好的審題習慣.數學題目多是由已知條件、待解決的問題這兩部分組成的,為此,要想養成良好的審題習慣,學生就需要弄清這兩部分.一般來講,題目中給出的未知條件等都是不太明顯的,審題的過程中,往往需要學生將已知和未知條件化簡,如果題目中沒有給出自己所需要的解題條件,學生則需要借助題外的理論定義、概念、公式去解決.其次,規范學生審題過程.規范的審題主要包括明確條件、分析條件中的聯系、確定解題思路這三個步驟.第一,就明確條件而言,就是找出已知條件、發現隱含條件、明確證明的問題,將不易把握的解題目標轉化為簡單的、具體的目標.第二,就分析條件中的聯系來講,就是將條件與問題組合在一起,在順推或是逆推中找出條件的內在聯系,進而促使問題的順利解決.第三,就確定解題思路來說,則需要學生具有足夠的數學基礎知識.此外,要想讓學生更好地進行審題、提升數學解題能力,教師還要積極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理解能力以及語言轉化能力.
學生的解題活動最能調動其解題的積極性、激發其思維的跳躍性,為此,要想使學生在思維以及解題上有所發展,教師還要及時地對學生的解題教學活動進行調控,即在實際初中數學教學中主動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發揮學生的主體價值.具體的措施有:首先,創設教學情境,激發數學思維,培養學生獨立解題的能力.一般來講,解題教學情境的創設一般要注意解題經驗積累、問題情境激發解題動機等.在課堂教學中,如果教師能有針對性的進行教學情境的創設和分析,為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奠定基礎,那么就一定能開展有效的解題活動,提高學生的解題思維.其次,系統、精確地為學生選擇練習題,重點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以及對解題方法的運用.在解題教學培訓中,除了要加強選題的目的性、啟發性、典型性之外,還要留給學生足夠多的獨立解題練習的時間,以此來提高練習的鞏固性、適用性以及發展性.此外,為了吊起學生的解題“胃口”,教師在選擇數學練習題的時候,還要加強對多樣化的重視,但是,卻不能將傳統的“老題”全盤否定,或是只一味地追求“怪題”、“偏題”,因為這樣只會抑制學生正常的解題思路,不利于學生的發展和提升.
總而言之,要想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教師就必須要掌握適時的教學技巧,積極引導學生借助解題策略、方法等提升自己的解題能力,并在整個初中數學教學環節中,注意獲取能夠提升學生解題能力的各種因素,也只有這樣,學生的解題能力才有根底,才會更加扎實.
[1]宋蓓. 初中數學解題策略的研究及應用[D].天津師范大學,2013.
[2]湯景黨. 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解題能力的培養[J]. 數理化解題研究,2016,32:25.
G632
B
1008-0333(2017)11-0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