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通市第一初級中學(226000)
江 偉●
?
自主實驗,培養學生化學科學能力
江蘇省南通市第一初級中學(226000)
江 偉●
傳統的化學教學模式已經不再符合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僅僅為了中考而教學的目標早應當摒棄.教師可以通過自主實驗來培養學生們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和演繹歸納推理能力,從而提升學生的化學素養.
初中化學;學科素養;實驗能力
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在教學中應著重培養學生們適應21世紀科學發展和社會可持續發展及符合時代要求的擁有較高素質的優秀建設者.由此可見,傳統的化學教學模式已經不再符合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僅僅為了中考而教學的目標早應當摒棄.現在的初中化學教育給我們提出了更大的挑戰,我們不僅要教會學生們知識,還應當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們的科學素養,使學生可以得到全面提升.
化學本身就是一門以實驗為主的學科,而實驗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實驗現象的分析與總結,只有從現象入手,才有助于學生們更好的揭示和認識化學反應的本質.在新的教材中也增加了許多和實驗有關的圖片和演示實驗,這就更加說明了實驗的重要性,也對學生們觀察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引導學生們探究 NaOH 溶液與HCl是否發生反應時,我問學生們需要什么試劑時,學生們紛紛回答:指示劑無色酚酞、氫氧化鈉溶液、稀鹽酸.因為氫氧化鈉遇到無色酚酞變為紅色,如果兩者反應,那么在氫氧化鈉溶液中先加入無色酚酞,溶液變成紅色,然后慢慢的向溶液中滴入稀鹽酸,溶液就會由紅色漸漸變成無色.但是,學生們在實驗的過程中,還發現向溶液中滴入稀鹽酸的同時,會產生氣泡,那么氣泡是怎么來的呢?通過學生們的討論,學生們最終得知了氫氧化鈉會和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發生發應,產生碳酸氫鈉,稀鹽酸與碳酸氫鈉反應就會產生二氧化碳,因此會產生氣泡.就這樣,學生們通過觀察,看到了異常的現象,通過討論得知現象發生的本質,使學生們更加熱愛實驗.
良好的觀察能力并不僅僅是對現象有良好的感知,更重要的是可以通過全面的考慮來對實驗現象進行分析和總結的智力過程.良好的觀察能力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們很好的了解實驗的內容,還可以幫助學生們理解實驗的本質,一舉兩得.
陸游有一句詩句說的好,“紙上學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由此可見,動手能力的重要性,在實驗的過程中,我將盡可能的為學生們創造良好的實驗條件和實驗氛圍,盡可能幫助學生們完成課本中全部必做的實驗項目.
在傳統的教學中,實驗通常都是老師在黑板上講,學生們在考試的時候背實驗,這樣只注重學生們理論知識的學習而輕視實踐教學的教學模式,不利于對學生們動手、動腦能力的提升,因此,在教學中多些動手操作的實驗,有利于學生們對化學知識的分析處理能力.
在知識的海洋里,好多知識都是相通的,做一位有心人,對相關的知識進行演繹、歸納、總結,有助于學生們整理自己的思維,使其在解題的過程中思路更加的順暢.因此,在教學中,我就十分注重帶領學生們對相關知識點進行歸納總結,提升學生們的思維能力.
初中生的化學素養還處于漸漸養成的階段,不能很好的對知識歸納總結,因此,在課堂上我往往帶領學生們進行知識的總結.以SO2為例,首先要從它的物理性質,比如無色、無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大……等方面進行總結,緊接著需要總結的SO2的化學性質,比如它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具有漂白性、它既有氧化性又有還原性,但以還原性為主……然后是SO2的實驗室制取的各方面,比如從儀器裝置的選取、材料的選取、收集的方式、驗證的方式……我還會和學生們總結一些題目中出現的問題,比如有時讓猜測物質時,如果是二氧化硫,常常會提到它的用途,如可以做漂白劑、防腐劑、還可以制硫酸等.
通過對相關知識的演繹歸納總結,學生們會得知知識間的相互聯系,在解題的過程中,思維更加的有條理,也不會被易混知識點所“蒙蔽”,導致最后答案出現問題.
化學科學能力包括很多,通過自主實驗即可以培養學生們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和演繹歸納推理能力,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我盡自己最大的可能為學生們創造良好的實驗環境,使學生們從中受益.
[1]辛靜.初中化學教學中重視實驗能力的培養[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2(5).
[2]楊柳.重視探究培養,提高實驗能力[J].基礎教育研究,2014(12).
[3]陳晶晶;姜建文.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初探[J].化學教與學,2013(9).
G632
B
1008-0333(2017)11-009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