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海門市能仁中學(226100)
徐紅娟●
江蘇省海門市能仁中學(226100)
石凱峰●
?
優化習題策略、讓減負高效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展翅飛翔
江蘇省海門市能仁中學(226100)
徐紅娟●
江蘇省海門市能仁中學(226100)
石凱峰●
習題練習在當下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是比較少的一種訓練方式,它不僅可以鞏固已學知識,反饋學習情況,更能激發學生的思維,啟發學生對相應知識與技能的應用,從而促使學生的學生能力的提升,促使物理素養的提升.而習題的訓練方式和效果卻讓很多學生為之煩惱,甚至是學生產生厭學的一個主要因素.為此,優化習題策略成為教師必須認真面對的一個問題,也是減負高效的必需.
初中物理;習題;優化;減負高效
在初中物理的教學過程中,我們離不開習題的反饋、鞏固、延伸、評價,但是我們更不能依托習題的反復訓練來提升學生的應試技能,從而達成理想的升學效果.為此,我們需要在習題教學過程中進行深入的優化,以此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減負高效.就初中物理而言,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環節著手.
學生之間的差異是客觀存在,而且這種差異會隨著學生學習的深入而越來越大.在作業的過程中,為了充分激發學生參與作業的興趣,并在參與中的得到相應的鞏固價值、反饋價值,我們要讓每個學生都能在作業中找到自信,找到感覺,并有一定的提升.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作業的分層是必須有效的設計并落實到常態化的教學中.比如,在磁體與磁場的教學過程中,我們布置的作業就要有明顯的分層,分層可以幫助每個學生達成很好的鞏固效果,還可以確保每個層面上的學生都得到最大限度的訓練和提升.
例題1 如圖1所示,兩個一模一樣的鋼棒甲和乙,知道其中一根是磁體,另一個 不是磁體,請問,你有幾種方法來鑒別哪根是磁體,哪個不是磁體?看看誰的方法多?
這道題目中的“你有幾種方法來鑒別”充分達成了隱性分層的效果,首先每個層面的學生都能想出一種或兩種方法,其次,方法越多、難度越多,隨著比一比“誰的方法越多”的推進,充分激發了每個學生的思維深度.
學生所做的物理題目是無限的,而題目的方法和類型卻是有限的,針對這種現象,我們過程中必須精選題目,并把對經典的題目、易錯的題目、進行不斷的變式,就初中物理的習題研究,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進行變式:
1.方法上的變式,通過方法上的變式,達成學生對這種方法的進一步理解.比如我們在采用圖像類問題進行研究問題的,我們就可以多例舉幾道類似的題目,讓學生通過對這一類題目的再分析、再思考、再對比的方式達成學生對這種方法的真正掌握,最起碼達到提升學生的掌握深度的效果.
2.題型上的變式,通過對一類題型進行變式,達成學生對一類知識所涉及的知識與技能進行復習進一步掌握和變通.比如在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學習過程中,我們就對下面的題目進行一定的變式.
原題(2016年南通中考)2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時,小明將蠟燭沿主光軸由距透鏡90cm移至120cm的過程中,發現燭焰在圖2.
位置光屏上的像一直比較清晰.若他再將蠟燭移至距透鏡7cm處,移動光屏,則屏上得到的像一定是
A.放大的像 B.等大的像
C.縮小的像 D.正立的像
這道題目是考察學生對凸透鏡焦距的估測,然后再根據估測的焦距來判斷新的物距背景下成像情況,為此,我們還可以幫助學生鞏固其他方面學生對凸透鏡焦距的判斷能力,可以進行如下變式:(2014·泰州)把蠟燭放在距離凸透鏡50cm處,在透鏡另一側的光屏上觀察到倒立、縮小的清晰像.那么凸透鏡的焦距不可能是( ).
A.5cm B.10cm C.20cm D.30cm
其實變式還有很多種,我們通過變式不僅可以達到鞏固、加深、變通的效果,還可以達成很好的減負高效的效果.讓學生在教師的變式遇到下,感受到學習和作業不是痛苦、繁瑣的,而是有方法和技巧的,也在啟迪學生要懂得自發的變通與對比,即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
學習的價值不僅在于升學、考試、就業,還在于應用于實踐,利用所學的知識與技能解決實際問題,服務于學生的生活、成長.而這些的訓練不僅可以服務于學生的學習,迎合學生的需要,還可以幫助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找到學習的興趣,感受物理學科的魅力,從而真正提升學生參與物理學習的內在學習動力.而且從當下素質教育發展的需要和學生核心素養達成的真正目的可以知道,將知識與技能與實際生活、社會相結合正是迎合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和提升.因此,面對這種現象,我們要在習題的命制和選擇的過程中,要將知識與技能和盡可能多的與生活、社會相結合,真正達成核心素養滲透和提升的效果.比如,在聲現象的學習過程中,我們要盡可能將聲現象和知識相結合.我們可以設置類似的題目:
例題 醫生為心臟病患者診斷時,常用聽診器聽患者的心跳. 使用聽診器是為了( ).
A.增大心臟跳動時的振幅
B.加快心臟跳動時的頻率
C.增強人聽到聲音的響度
D.改善心臟跳動時的音色
類似的題目還有很多,比如在物態變化中,我們可以將每種物態變化都與相應的情境相結合,再比如,電功率的學習過程中,我們可以把電功率的計算和應用都盡可能多的與家庭電路、家用電器相結合,以此促使學生真正應用能力的提升.為此,教師關鍵要做個有心人,一方面要從經典的中考題中進行采集,另一方面要從自己和學生的生活中尋找素材,將素材和物理知識整合,塑造出更多可以幫助學生學以致用的物理好題.
總而言之,在初中物理的教學過程中,習題教學是學校教育的重中之重,優化習題策略,我們可以達成減負高效的教學效果,而教師則需要做個有心人,用心收集大量的題庫,并從中篩選、變式、創設,以此真正服務于學生的興趣增長、服務于學生的素養提升.
G632
B
1008-0333(2017)11-008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