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思銳
(吉林市肛腸醫院檢驗科,吉林 吉林 132001)
乙肝患者病毒學檢驗的臨床分析
呂思銳
(吉林市肛腸醫院檢驗科,吉林 吉林 132001)
目的 通過對乙肝患者進行病毒學檢驗,從而提高乙肝病毒的診斷率。方法選取2014年7月~2015年5月吉林市肛腸醫院進行乙肝病毒患者的血液標本322例進行乙肝病毒的兩對半檢驗,判斷患者是否存在乙肝感染以及疾病的傳染性等臨床資料進行分析,其結果與HBV-DNA檢查結果進行對比。結果在進行了化驗的322例兩對半標本當中,判斷存在乙肝感染的標本例數有218例,正常沒有病毒感染的例數為104例,同時判斷為大三陽的患者89例,小三陽的患者129例。乙肝患者均存在HBsAg陽性,在正常人群當中HBsAg陽性的患者僅33例,有HBsAb陽性的患者有67例均是正常人群。HBV-DNA定量檢測<50 U/mL的例數有233例,乙肝兩對半結果與HBV-DNA檢查基本一致。結論對患者進行乙肝病毒檢驗,不僅能夠較準確的判斷出患者有無存在乙肝病毒感染,而且還能夠對乙肝病毒的傳染性進行準確判斷,從而做出有效的治療措施。
乙肝;病毒學檢驗;臨床分析;五項指標
乙肝是指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傳染病[1]。通過血液與體液傳播,具有慢性攜帶狀態。乙型病毒性肝炎在中國流行廣泛,人群感染率普遍偏高,這與我國的飲食習慣有重大關系。本病的潛伏期較長,且臨床表現呈現多樣性,且大部分的患者均為典型的臨床表現癥狀,因此一般在檢查之后發現。本研究對乙肝檢查的患者的血液標本進行分析總結,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4年7月~2015年5月吉林市肛腸醫院檢驗科的322例血液標本進行乙肝病毒的病毒學檢驗,患者男210例,女112例;患者年齡16~68歲,平均年齡(35.0±3.5)歲。伴隨有食欲不振、上腹部不適的患者有76例,肝區疼痛的患者23例,常感身體乏力精神不振的患者56例,肝掌的患者6例,蜘蛛痣患者3例,158例患者無任何不適表現,只是常規體檢需要進行乙肝檢查。以上患者均無已經發現的乙肝病史,排除藥物性肝炎、膽石癥、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肝外梗阻性黃疸當肝功能異常的疾病和已經確診為乙肝或進行了治療的患者。
1.2 檢查方法 對所有的患者均進行乙肝病毒兩對半檢驗和HBV-DNA檢查,并將兩種檢查結果進行對比分析,對于判斷有乙肝病毒感染的患者同時還進行肝功能檢查,判斷患者的肝臟受損情況。對于存在廣泛肝細胞壞死的患者,則還需要進行AFP檢查。
1.3 乙型肝炎的診斷依據 乙肝兩對半定量檢查正常值為[2](1)HBsAg<0.5 ng/mL(2)HBsAb≤10 MIU/mL(3)HBeAg≦0.5PEI U/mL(4)HBeAb定量≦0.2PEI U/mL(5)HBcAb≦0.9PEI U/mL。如果患者存在(1)HBsAg陽性;(2)HBeAg陽性;(3)抗-HBcIgM陽性,高滴度(≥1∶1000);(4)HBV-DNA陽性,則可以確診乙肝感染。
在進行了化驗的322例標本當中,判斷存在乙肝感染的標本例數有218例,正常沒有病毒感染的例數為104例,同時判斷為大三陽的患者89例,小三陽的患者129例,進行了HBV-DNA檢測,其中陽性的病例為218例。通過對比正常和感染的患者發現,所有判斷有乙肝感染的患者均存在HBsAg陽性,在沒有感染的正常人群當中HBsAg陽性的患者僅33例,而有HBsAb陽性的患者有67例均是正常人群。HBeAg陽性的患者89例,HBeAb陽性患者129例,HBcAb陽性例數為243例,其中正常人群當中有25例。HBV-DNA定量檢測<50 U/mL的患者233例,乙肝兩對半結果與HBV-DNA檢查基本一致。
乙肝病毒學指標包括乙肝病毒“兩對半”,乙肝病毒DNA等檢查,是判斷是否存在乙肝感染最直接、特異的指標[3]。同時它不僅能夠了解有無病毒感染,還能夠有效的判斷出病毒的復制及傳染性等。
乙肝兩對半是使用頻率最多也是最常用的一種判斷乙肝的方式,它不僅操作簡單易行,而且醫療成本較低,在任何基層醫院都可以進行。在上述的檢查當中,判斷患者有無乙肝的最主要的標準就是有無存在HBsAg陽性,患者的表面抗原陽性說明患者有被乙肝病毒感染,至少是乙肝病毒攜帶者。乙肝核心抗體是一個標志性抗體只要患者曾經感染過HBV,這個標志就會存在,單獨核心抗體陽性,只能說感染過HBV沒有特別的臨床癥狀,要和表面抗原、E抗原在一起分析才有臨床意義。乙肝E抗原(HBeAg)是乙肝病毒的核心部分,故一般認為乙肝E抗原陽性是具有傳染性的標志[4-7]。如果E抗原陽性,加上表面抗原陽性,核心抗體陽性,實際上就是通常說的大三陽,這種情況說明病毒在活躍的復制,血液中的乙肝病毒載量高,傳染性比較大。
在上文的結果當中,大三陽的患者表現為E抗原陽性,加上表面抗原陽性,核心抗體陽性,同時HBV-DNA陽性,而小三陽的患者是乙肝表面抗原、E抗體、核心抗體均為陽性,但是其HBV-DNA與正常患者一樣表現為陰性,說明HBV-DNA是HBV感染最直接、特異性強和靈敏性高的指標,HBV-DNA陽性,提示HBV復制和有傳染性。HBV-DNA越高表示病毒復制越厲害,傳染性強。
綜上所述,乙肝病毒檢驗不僅能夠較準確的判斷出患者是否存在乙肝病毒感染,而且還能夠對乙肝病毒的傳染性進行準確判斷,為更好的治愈和預防疾病的惡化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1]王春霞.不同人群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學標志分析[J].甘肅科技,2009,8(2):112-119.
[2]李明,趙莉.乙肝患者病毒學檢驗的臨床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2,11(2):33-38.
[3]龔玉華,胡云,張利莉,等.檢測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大蛋白的臨床意義[J].中華實驗和臨床病毒學雜志,2009,8(4):78-86.
[4]王艷華,蘇愛香.286例乙型肝炎患者臨床資料分析[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09,7(3):19-24.
[5]陳偉,張曉峰,劉群英,等.血清乙肝病毒cccDNA檢測的臨床分析[J].南京醫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10(4):115-119.
[6]李甲芬,張靜,馬希祥.156份血標本乙肝五項指標定量與定性檢測結果分析[J].山東醫藥,2010,51(6):45-50.
[7]溫小云,方先松,邱芳等.乙肝病毒標記物陽性表型血清標本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臨床檢驗分析的應用價值探討[J].當代醫學,2016,22(3):63-64.
10.3969/j.issn.1009-4393.2017.02.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