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鮮掌
(孟津縣人民醫院內二科心血管內科,河南 洛陽 471100)
心血管內科護理管理中能級對應的應用效果
李鮮掌
(孟津縣人民醫院內二科心血管內科,河南 洛陽 471100)
目的 探討心血管內科護理管理中應用能級對應的效果。方法以本院心血管內科18例護理人員為研究對象,比較分析實施能級對應管理前、后心血管內科護理質量各指標評分情況。結果實施能級對應管理后,基礎服務質量、護理文書書寫質量、健康宣教效果、病房管理、危重癥患者護理及消毒隔離質量等護理質量各指標評分均明顯高于實施能級對應管理前(P<0.05)。結論心血管內科護理管理中應用能級對應可有效提高護理質量,臨床推廣應用價值顯著。
心血管內科;護理管理;能級對應
心血管疾病是臨床常見的一類疾病,嚴重威脅著人們的健康及生命安全,加強心血管疾病內科的護理管理,對于提高護理質量及治療效果,減少醫療事故有著重要的意義[1]。能級對應是近年來倡導的一種新的管理模式,是根據人能力的大小安排工作、崗位等,從而實現人盡其才,才盡其用[2]。本研究以本院心血管內科護理人員為研究對象,探討能級對應在心血管內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
1.1 臨床資料 以孟津縣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18名護理人員為研究對象,其中男2名,女16名,年齡19~43歲,平均(32.5±4.3)歲,主管護師2名,護師5名,護士11名;工作年限:5年以下5名,5~10年11名,10年以上2名;學歷:中專2名,大專10名,本科及以上6名。
1.2 方法 (1)建立能級對應分層管理制度 根據護理人員職稱、學歷、工作能力等綜合情況,將護理人員進行分層,包括高級、低級責任護士及輔助護士,護士長負責對各層級護理人員進行管理;制定能級對應分層管理培訓措施、考核標準,明確不同層次護理人員的職責、權限及待遇;(2)能級對應培訓及考核:定期召開全科動員大會,加強對護理人員能級對應的培訓,促使護理人員明確能級對應實施的目的、方法及重要性,提高護理人員的思想認識;同時定期對護理人員進行考核,通過評估合理調整護理人員所在的層級,以使護理人員的能力與所在的層級相匹配;(3)護理人員職責、權限與待遇:在對患者進行護理管理時,根據患者病情的嚴重程度及護理的難度將患者分給不同層次的護理人員負責管理,危重、疑難病人由高級責任護士護理,病情較輕、護理難度小的患者由低級責任護士負責,輔助護士負責協助責任護士進行工作,護士長根據每日情況對護理人員進行調配,每名責任護士負分管患者從入院到出院的各項護理工作,通過明確職責,促使每名護理人均了解自己的工作內容,樹立護理人員“我的患者”的觀念,從而提高護理質量;根據護理人員層級分配權限,由護士長全權負責護理查房、教學、會診、病歷質控等,護士長不在時,高級責任護士可代行護士長職權,安排、協調各項事宜;每名責任護士均可對負責的患者各項護理項目進行安排,并可指導輔助護士完成相關工作;在待遇方面,以醫院績效工資為基礎,根據護理人員工作難度、時間、質量、患者滿意度等,對護理人員進行綜合量化考核,根據考核結果,制定薪酬分配方案,同時實行梯級崗位薪酬,不同層次的護理人員有不同的崗位薪酬,以此激勵護理人員積極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的護理技術及能力。
1.3 觀察指標 采用醫院自制心內科護理質量評估表,對實施能級對應前后,護理質量進行評價,包括基礎服務質量、護理文書書寫質量、健康宣教效果、病房管理、危重癥患者護理及消毒隔離質量等護理質量等,各項指標評分范圍均為0~100分,分數越高表示該項護理質量越好。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均采用PEMS3.1軟件處理,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與實施能級對應管理前相比較,實施能級對應管理后,心內科基礎服務質量、護理文書書寫質量、健康宣教效果、病房管理、危重癥患者護理及消毒隔離質量等護理質量各指標評分均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實施能級對應管理前后護理質量評分比較(±s)

表1 實施能級對應管理前后護理質量評分比較(±s)
P值<0.05<0.05<0.05<0.05<0.05<0.05項目基礎服務質量護理文書書寫質量健康宣教效果病房管理危重癥患者護理消毒隔離質量實施前80.3±4.6 81.5±3.2 78.5±5.3 84.2±3.3 75.8±4.3 86.4±5.8實施后95.2±3.2 96.7±2.8 92.4±4.5 96.8±2.5 90.6±3.4 97.8±1.4 t值7.628 8.824 7.058 6.447 8.002 5.974
心血管疾病是臨床中常見的疾病類別,且患者多為老年人,病情較為嚴重,用藥復雜,護理工作繁瑣,臨床護理質量往往難以保障。能級管理是近年來倡導的一種新型管理方法,“能級”是物理學中的概念,是指原子中能量不同的電子在圍繞原子核運動時處在不同的相應等級[3]。管理學借鑒了這一概念,發展出能級管理的相關理論,認為在組織或團體中,不同才能的人處在相應的等級,有利于提高組織或團體的整體效能[4]。近年來,隨著現代護理管理研究的發展,能級管理被應用于臨床護理管理中,不少研究及實踐發現,在護理管理中實施能力管理,有利于提高護理質量及護理人員工作積極性[5-6],也有研究發現,實施能級管理還有利于提高患者及護理人員滿意度[7]。從本院本次研究結果來看,實施能級對應管理后心內科基礎服務質量、護理文書書寫質量、健康宣教效果、病房管理、危重癥患者護理及消毒隔離質量等護理質量各指標評分均明顯高于實施能級對應管理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了能級對應管理在心內科護理管理中的良好效果。
綜上所述,心內科護理管理中實施能級對應管理能夠更好地挖掘護理人員潛能,發揮護理人員的特長,提高臨床護理質量,臨床推廣應用價值顯著。
[1]趙亦舒,劉曉丹,趙靜,等.基于優質護理服務背景的護理能級管理研究[J].護理研究,2013,27(17):1665-1666.
[2]張玲玲,趙杰剛,王朝娟,等.能級對應與量化考核相結合的護士績效考核方法初探[J].中國醫學創新,2013,6(22):141-143.
[3]彭利芳,施虹,皋萍,等.護理人員的能級管理在提高護理質量的應用[J].醫學信息,2014,27(5):151.
[4]瞿春華.護士能級管理在手術室護理質量管理中的應用[J].上海護理,2014,14(5):79-81.
[5]孫彥.優質護理服務在能級管理中應用的效果[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4,35(10):2839-2841.
[6]常宗霞,楊桂華,袁瑋,等.能級管理對提高護理人員及患者滿意度的效果研究[J].中華護理教育,2013,10(5):202-204.
[7]李英,陳豆.能級對應在心血管內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4,12(6):133-134.
10.3969/j.issn.1009-4393.2017.0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