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會利
(河南省第二慈善醫院醫院感染管理科,河南 焦作 454100)
強化感染管理對護理工作的臨床意義
牛會利
(河南省第二慈善醫院醫院感染管理科,河南 焦作 454100)
目的 探討強化醫護管理對于院內被感染的預防工作的實施所起效果。方法抽取未實施強化醫護管理工作的80例患者作為對照組,進行強化醫護管理操作的80例患者作為實驗研究對象,對兩組患者在臨床上表現展開對比分析研究,將兩組患者的感染狀態展開比較并進行統計學方面的分析。結果較對照組相比,實施強化醫護管理的實驗組患者的院內感染情況顯著降低,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護理管理是醫院控制院內感染發生的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而強化醫護管理則進一步規范了護理過程的項目,提升了醫護人員的責任心。可以發現對護理工作具體環節的有效控防控是醫院內被感染預防的有效手段,可以控制醫護人員的職業暴露現象的發生。
醫院感染;預防;護理;強化
在醫院就診過程中,患者常常因為多種因素而出現醫院感染,通過加強對患者的醫護工作,可以有效減少醫院感染的發生。本研究針對加強患者醫護管理操作,對于防備醫院感染的發生進行了分析,現結果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對照組:選取2014年4月之前來河南省第二慈善醫院就診的未實施強化醫護管理的80例患者。實驗組:選取2014年4月~2014年12月來本院就診的實施強化醫護管理的80例患者。對這兩組患者的臨床診治資料進行了對比分析。對照組患者女51例,男29例;年齡0~54歲,平均(32.5±4.7)歲。實驗組患者中,女49例,男31例;年齡0~57歲,平均(31.4±6.2)歲。兩組患者在年齡和性別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本次試驗中,醫院感染患者的確認標準參照實驗的測定結果和醫院感染防控科的具體記錄,感染患者的自身情況進行統一匯集并且在表格內準確的記錄。強化醫護管理工作的具體步驟如下:(1)建立管控辦公室,由醫護辦公室領導和多位經驗豐富的護士長階層式的管理模式和三級醫護質量管控系統[1-2]。(2)面向院內工作人員開展感染預防控制理論知識的培訓。(3)制定完整、規范和科學的無菌操作條例,對操作人員進行規范化的監督[3]。(4)注重條例細節部分的執行管理,務必使相關管理條例落實到位。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的感染發生情況進行比較,診斷的時候采取的標準參照衛計委于2001年頒布的《醫院感染分類診斷標準》具體條例。
1.4 統計學方法 運用SPSS19.0軟件對數據展開統計學方面的統計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與沒有進行強化護理的患者相比,進行強化護理的患者中,胃腸道、泌尿系統、皮膚、呼吸道、軟組織和手術切口出現被感染的情況明顯變少,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10.000,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感染情況比較
臨床研究顯示,醫院感染的患者中約有30.0%~50.0%與醫護的相關管理不正確、具體操作錯誤有著密切的關系。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醫護人員消毒動作不到位。在日常對于患者處理操作時缺乏足夠的預防控制意識,經常會發生隔離防護不夠完全、器具消毒不徹底和使用欠缺規范等問題[4],易造成醫院感染的發生。(2)未嚴格執行管理條例,缺少監督把關,造成護理實施時出現很多失誤和紕漏,進而導致醫院感染率的不斷增高。(3)對特殊的、不明原因的感染和容易被感染的患者未充分進行保護,使醫院感染擴大。
本研究總結分析了造成醫院感染的可能誘導因素,并針對這些因素提出了多方面強化醫護管理的策略:首先,修訂和完善管理制度條例,使用分級、分工的管理方式,將責任落實到個人;其次,增加規范化、先進化和科學化崗位制度管理步驟;最后,醫院上下統一預防感染的目標和決心,積極組織醫院相關人員參加感染的預防和控制的理論知識培訓,提高個人醫護技能水平,進而提升醫院整體的醫院感染預防的能力[5]。本次研究數據顯示,在實施強化護理相關管理工作后同等患者在醫院感染的概率顯著下降,下降幅度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護理管理是控制患者在醫院感染的一個特別關鍵的因素;而強化醫護相關工作,規范了護理操作的各個步驟,增加了醫護人員的責任心。
[1]王惠.骨科無菌手術切口感染相關因素研究及手術室護理對策[J].中國校醫,2013,27(9):688-690.
[2]潘正榮.消毒供應室醫療器械的清洗與質量檢測分析[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3,6(4):119-120.
[3]錢小芳,劉桂華,徐愛梅,等.硬式內鏡集中消毒供應中心處置后存在的問題與控制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3,23 (22):5494-5496.
[4]張曉香,陶彥清,馮濤,等.血液病患者醫院感染危險因素分析與對策[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1,23(23):4536-4538.
[5]徐凌艷,宋愛華,高艷,等.醫院感染現患率調查及分析[J].當代醫學,2016,22(16):5-7.
10.3969/j.issn.1009-4393.2017.02.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