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敬輝
(調兵山市鐵法煤業集團總醫院兒科,遼寧 鐵嶺 112700)
小兒重癥EV71感染早期臨床特征和胸部X線表現臨床分析
郝敬輝
(調兵山市鐵法煤業集團總醫院兒科,遼寧 鐵嶺 112700)
目的 探討小兒重癥EV71感染早期臨床特征及胸部X線表現。方法選取48例小兒重癥EV71感染患者,將其作為本次研究對象,回顧患兒的臨床特征,并分析胸部X線表現,探討治療效果。結果通過實驗研究表明,患兒較為普遍的臨床癥狀有:持續發熱、皮疹、嗜睡等。胸部X線表現有:位于患兒雙肺下頁,存在結節、片狀影。對患兒展開治療之后,其中有2例患兒死亡,其余患兒治愈。結論針對重癥EV71感染患兒來說,根據患兒臨床表現,并結合胸部X線表現,施以聯合診斷,然后采取具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可以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降低患兒死亡率。
EV71;重癥感染;早期臨床特征;胸部X線表現
手足口病在臨床中是極為常見的病癥,這種疾病引發的因素主要是EV71,且該疾病的傳播途徑較廣。臨床中該疾病的發病人群集中在學齡前兒童,通常情況下患兒都會自動痊愈,但是也有少數患兒引發腦膜炎等病癥,這在某種程度上將會威脅到患兒的身體健康[1]。因而本文中詳細分析該疾病的臨床特征,同時對其胸部X線表現進行判斷,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4年3月~2016年2月調兵山市鐵法煤業集團總醫院48例小兒重癥EV71感染患者,將其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26例,女22例,年齡4個月~6歲,平均(3.1±0.2)歲,所有患兒均經過臨床診斷獲取到比較明確的診斷結果。
1.2 臨床表現
1.2.1 早期臨床特點 根據臨床經驗總結可知,重癥EV71感染患兒臨床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持續高熱、精神萎靡、嘔吐、易驚等,除此之外,患兒血常規計數指標發生明顯變化,或是增高,或是降低,而且患兒還表現出血糖輕度升高癥狀,肢體循環不暢導致肢體無力。
1.2.2 胸部X線檢查 本研究對象均以胸部X線檢查,選用設備0.7U163CS-36移動式X線機,患兒需仰臥制動前后位。患兒在進行檢查時,拍片條件為:焦片距為1.2m,3.2-4.5 mAS,70-85 kV。對于患兒非檢查部位,必須予以嚴密覆蓋,拍片次數2~6次。
1.3 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數據均用SPSS19.0統計軟件處理,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病變部位 48例患兒中,病變部位在雙肺病例人數為34例(70.8%),包含雙肺彌漫27例,雙下肺7例;單肺14例(29.1%),右肺彌漫6例,右肺上葉8例,相較于單肺病變,雙肺病變率相對較高(P<0.05)。
2.2 胸部X線表現 從臨床研究結果分析,胸部X線表現具有相應的規律性,具體表現如下:第一,肺間質型30例,肺門影增大且模糊,肺紋理增粗,并且呈現出紊亂現象。這種癥狀出現在患兒發病早期,在恢復期也經常出現,患兒并沒有表現出極為明顯的呼吸疾病,可以通過肺部聽診進行診斷,或是施以實驗室檢查,兩種診斷大致正常。第二,肺實質型10例,胸部X線呈現出片狀陰影,這其中有6例患兒屬于單側肺葉,或是單側肺段,4例患兒呈現出雙肺彌漫分布,而病變部位在肺門位置,形狀為蝶形,且向肺野延伸,比較普遍表現時密度均勻,且邊界模糊。第三,混合型8例,其中4例肺不張,4例伴有胸腔積液。從本質上分析,其屬于病程進展期,患兒呈現出較為嚴重的呼吸道癥狀,同時還存在發熱狀況,并且表現出極為明顯的肺水腫體征,通過實驗組檢查可知,白細胞數量有所增加,而血氧飽和度則有所減少。
2.3 病變動態變化 通過動態觀察可以得出如下。結論,48例患兒中,有38例患兒表現出明顯的癥狀,即肺紋理增粗,同時出現程度不等的肺水腫,在對患兒進行胸片X線拍攝之后的2~48 h,患兒癥狀發生改變,出現持續高熱現象伴有呼吸困難,并且存在意識障礙。經治療34例患兒恢復健康,4例患兒死亡;胸部X線動態監測,有10例患兒的臨床變化與上述情況正好相反,患兒臨床癥狀逐步減輕,發熱逐步消退,最終治愈出院。
從現狀分析來看,小兒重癥EV71感染現象極為嚴重,臨床中對于該疾病應當給予足夠的重視,做到早診斷早治療,以期獲得相對較好的臨床治療效果。從醫學角度分析,EV71病毒具有更強的傳播力,如不及時治療將會使患兒病情加重,引發腦干炎癥、神經性休克等,這些并發癥的發生對患兒的身體健康造成巨大威脅,甚至引發患兒死亡,臨床危害較大,因而對重癥EV71感染患兒實施早期診斷治療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時還需對比患兒的胸線X線表現,分析患兒感染病毒的原因,以便采取緊急治療方案,提升臨床治療效果。
通過研究結果分析可知,重癥EV71患兒極為常見的臨床癥狀有:持續發熱、嘔吐以及易驚等,醫生可以依據患兒的具體患病情況進行對癥下藥。從胸部X線表現來看,患兒主要表現出兩種情況:其一是肺炎,其二是神經性肺水腫,這與患兒病情發展有著直接關聯,依據研究結果可以看出,患兒病變部位集中在雙肺葉,發病率明顯高于單肺葉。患兒在發病初期,或是恢復期,基本上是以肺間質性改變,較為常見的臨床表現為:肺紋理增粗、紊亂,以網狀、線樣為主,在病程進展期,患兒的臨床癥狀則呈現出不一樣的病變,最終發展的結果為充血性肺不張[2]。
手足口病是臨床中比較普遍的病癥,這給患兒及其家屬帶來一定的困擾,必須對患兒給予有效的治療策略,這其中以胸部X線檢查最為關鍵,通過檢查可以確定患兒的具體病情,為臨床治療給予參考理論,避免患兒病情惡化引發更嚴重的后果[3-4]。本研究為疾病的治療給予充足的理論參考,并且通過研究獲取到具有客觀價值的研究成果,并且本研究成果與胡玉立[5]所著一書中闡述的觀點基本一致,這足以說明本次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臨床應用價值,在今后的臨床診斷中可以積極擴大影響力,促使手足口病的治療提供極為有利的臨床依據,值得推廣應用。
綜上所述,小兒重癥FV71感染患者的患病比例正在逐年上升,本文中基于疾病發生發展現狀,具體分析了該疾病的臨床特征,闡述了該疾病的胸部X線表現,通過此項檢查確定患兒患病的具體癥狀,并就此展開治療,從最大限度遏制患兒病情擴散,提升臨床治療效果,確保疾病擴散速度受到遏制,加快患者治愈出院。
[1]陳明東,呂頑,莫鴻忠.小兒重癥手足口病32例的胸部X線表現分析[J].廣西醫學,2013,5(35):664-665.
[2]梁建國,李樹云,孫曉明,等.小兒急性危重性手足口病的臨床治療體會[J].中國保健營養,2014,24(7):3914-3915.
[3]農玉芳,林天云,陳柱榮,等.小兒手足口病80例心肌酶譜臨床分析[J].廣西醫科大學學報,2013,30(2):304-305.
[4]王英姿.小兒重癥手足口病的護理[J].按摩與康復醫學, 2012,3(12):236-236.
[5]胡玉立.危重癥手足口病的臨床特點及治療[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4,14(27):1852-1854.
10.3969/j.issn.1009-4393.2017.02.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