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杰
(鄒平縣黃山街道辦事處 山東 濱州 256299)
農業節水技術應用現狀及推廣措施
□王海杰
(鄒平縣黃山街道辦事處 山東 濱州 256299)
我國作為農業大國,以世界7%的耕地養活了世界20%以上的人口,但受自然環境限制,我國北方地區農業生產普遍面臨水資源短缺問題,節水灌溉技術應用具有廣闊前景和必要性,本文立足于農業節水技術應用現狀及影響因素,對節水灌溉技術推廣應用措施進行了探究。
節水技術;農業生產;推廣措施
水資源短缺是全球農業生產面臨的普遍問題,我國對節水技術研究較早,但在技術層面研究較多,在推廣應用上還面臨不足,沒有形成規模效應,很多先進節水技術因多種因素影響,只局限在試驗田應用。
一是農業灌溉設施不完善。灌溉技術是農業節水主要環節,我國對該技術研究較多,但規模化應用還需依賴大量高質量灌溉配套設施。
二是種植戶缺乏節水技術應用積極性。我國農村種植者年齡偏大、學歷層次偏低,對先進技術認識不足,特別是對我國水資源利用緊缺現狀認識不足,習慣于依靠傳統技術種植,對節水灌溉技術因投入一次性設備較大、技術應用成本相對較高等原因,應用積極性不高。
三是推廣政策體系還不健全。當前,我國縣級以上特別是國家節水技術應用資金大多應用在示范項目和骨干工程上,地方建設節水灌溉工程需要地方政府和農民承擔大量資金,而地方政府財力不足、農戶積蓄有限等,導致配套設施跟不上,國家層面骨干工程和示范項目缺乏完善配套應用體系,難以發揮最大效益。同時,節水技術推廣人員不足,推廣體制機制還不完善,基層節水技術推廣機制還沒有完全構建和理順。
農業節水技術推廣應用受諸多因素影響,包括自然、灌溉條件和社會等因素,一是自然因素,比如我國北方地區降水總量偏少、季節性分布不均勻,很難滿足水資源應用需求,水資源短缺和水價較高會影響農業生產成本,而水價提高后會促使農民提高認識、更樂于應用節水技術。二是灌溉條件因素,當前我國農村大多農田都未建立節水長效機制,對節水技術認識不足,地方也缺乏節水技術發展規劃,雖然農業規模化、機械化作業水平不斷提高,但灌溉方面還更多采用傳統方式,水資源灌溉水平不高。三是社會因素。當前,我國整體節水制度還未完全建立,節水具體措施還不完善,農民整體素質不高,制約了節水技術推廣。
農業水源是節水技術應用基礎,只有全面加強農村地區江河、地表徑流和地表植被等管理,才能為推廣節水技術提供資源基礎。一是合理分配灌溉用水。當前我國水資源使用權為國有,政府負責統一調配灌溉用水資源。所以要發揮這一優勢,統籌推進區域內灌溉用水最優化配置,結合灌溉用水需求和水量儲備情況,合理確定區域灌溉用水水價、謹慎進行水量分配,提升有限灌溉水源的利用率。二是加大灌溉用水浪費處罰力度。當前農業灌溉用水中,采用傳統灌溉技術造成水資源濫用和浪費現象較多,因此,要對濫用水源、浪費水源和爭搶水源現象制定處罰措施,加大行政處罰力度,必要時采取行政罰款、減少未來水資源配置量和縮減灌溉配套工程措施等方法,倒逼農民節約利用水資源、更積極應用節水技術。三是加大灌溉用水監管力度。
節水技術作為一項系統工程,初期設施投入較大,而農民收入水平有限,很難完全一次性進行節水設施建設。因此,地方政府要通過區域灌溉用水水價減免、優惠,以及設施建設補貼等方式,對節水設施初期投入進行補貼,特別要引導農民合作社集體籌資、出資建設,或引導城鎮資本、工商資本下鄉興建節水設施,在灌溉中收取一定費用等方式,為節水技術推廣提供激勵。同時,對農民購買節水設備,也要落實補貼制度,以節水灌溉設備普及和設施完善推廣節水技術。
地方政府要設立專項基金,在合理分析區域灌溉現狀和灌溉工程需求基礎上,及時完善區域節水工程,對老化、損壞灌溉設施及時修復,通過興修雨水收集池等方式,實現雨季截洪和旱季水源蓄積。
要加強基層農技推廣隊伍建設,配套完善節水技術人員,加強節水技術培訓,通過技術人員下鄉指導、面對面幫扶等措施,現場解決灌溉水源浪費等問題,增強農民節水技術應用水平。同時,要以人才隊伍建設為基礎,完善基層節水技術推廣機制。
節水技術在我國旱作地區推廣應用具有明顯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有利于推進我國農業生產持續發展,通過對其影響因素和推廣現狀分析,有針對性的采取措施推廣應用,有利于提升農業生產水平。
1004-7026(2017)17-0076-01
S275
A
10.16675/j.cnki.cn14-1065/f.2017.17.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