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蔓莉 趙蘭花
(延邊大學農學院 吉林 延吉 133002)
東北地區軟棗獼猴桃產業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
□鄭蔓莉 趙蘭花
(延邊大學農學院 吉林 延吉 133002)
軟棗獼猴桃產業作為一個新興產業,發展潛力巨大。本文分析了東北地區軟棗獼猴桃產業發展現況及其發展優勢,指出現階段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了解決的對策及建議。
東北地區;軟棗獼猴桃;產業現況;對策
軟棗獼猴桃,別名軟棗子,屬獼猴桃科、獼猴桃屬落葉藤本植物。軟棗獼猴桃主要分布在我國的東北、華北、華中、西北、西南等地區,俄羅斯的遠東地區、朝鮮半島,日本等國家和地區也有分布,但以我國東北地區的資源最為豐富。軟棗彌猴桃的果實柔軟多汁,酸甜可口,富含維生素C、維生素P,以及20多種氨基酸,特別是維生素C含量是其他水果的幾十倍,具有醫療保健的特殊功效。軟棗獼猴桃受到世界各國的廣泛關注,深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目前,軟棗獼猴桃作為第三代獼猴桃開發利用[1]。
軟棗獼猴桃在我國分布廣泛。我國長白山地區是軟棗獼猴桃的原產地和資源分布最廣泛的區域,早在上世紀60年代中國農業科學院左家特產研究所就開展了軟棗獼猴桃的野生馴化與選種工作并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成功選育出了‘魁綠’(1993)、‘ 豐綠’(1993)和‘佳綠’(2015)三個品種[2,3]。2007年遼寧省桓仁縣林業局又成功選育出了‘桓優1號’品種[4]。近10年來,以我國東三省為中心,軟棗獼猴桃產業飛速發展。延邊大學從2006年開始研究軟棗獼猴桃并致力于軟棗獼猴桃產業化生產,期間主持完成了關于軟棗獼猴桃開發利用方面的校項目、州科技局項目和吉林省教育廳項目各一項,主持完成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并每年堅持資源調查,收集和保存了千余份珍稀資源,在延邊地區八個縣市及吉林地區產業化種植面積達千余畝。2013年丹東市組織召開了軟棗獼猴桃產業發展研討會,并決定在丹東地區發展軟棗獼猴桃產業,從此軟棗獼猴桃栽培面積猛增。2014年春丹東市還成立了軟棗獼猴桃協會,為軟棗獼猴桃產業的有序發展奠定了基礎。據丹東市科技局統計,目前丹東市軟棗獼猴桃栽培面積達1 333hm2,收集品種、品系和資源50多個(系),種苗繁育能力達500萬株/年,百畝以上生產規模的基地10余處,成為繼藍莓之后丹東市又一新興特色產業。此外,沈陽農業大學“農業部軟棗獼猴桃標準產業園建設體系”已通過審定并得到相關專家和領導的認可;遼寧省本溪市、黑龍江省佳木斯市及吉林省集安市也有一定的栽培面積。
我國東北地區,沃野千里,地廣人稀,是全國人均耕地面積最大的地區。從氣候條件上看,東北地區處于溫帶濕潤、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降水和光照充足,孕育出了草莓、藍莓、五味子、黑木耳、人參等馳名國內外的特色產品。優越的自然條件使軟棗獼猴桃在東北有上千年的生長歷史。
東北地區的野生軟棗獼猴桃資源十分豐富,而且由于長年的自然繁衍,形成了豐富的生物多樣性,為品種選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目前我國選育的4個品種均是從野生軟棗獼猴桃資源中篩選出來的。除此之外東北各地發現并保存了很多優良品系,如延農1號、延農2號、龍城2號、LD133等。
東北地區對于軟棗獼猴桃的研究已經有50多年的歷史,積淀了很多寶貴的研究經驗,打下了深厚的研究基礎。中國農科院左家特產所不僅擁有大量的珍貴資源,而且選育出了多個軟棗獼猴桃品種。延邊大學進行了一系列的軟棗獼猴桃開發利用方面的基礎研究,并保存了大量的珍稀資源,有望近期審定品種。在遼東學院的技術支持和指導下,遼寧丹東地區已經建立了7個科技示范基地,形成了全國最大的軟棗獼猴桃生產研究基地。此外,東北地區毗鄰韓國、日本,而且與這些國家交往頻繁,有利于了解國外的最新研究動態及學習國外的先進技術和經驗。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水果也提出了新的需求,不但要有食用價值,還要營養健康。為了迎合現代消費者的這種需求,過去未受到關注的一些小漿果類果樹陸續登場。藍莓、軟棗獼猴桃、藍靛果、樹莓、醋栗、沙棘等因含有各種保健功能成分而受到消費者的廣泛關注。軟棗獼猴桃果實酸甜爽口、風味獨特,而且果實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其含量其他水果的幾十倍。果實中還含各種氨基酸、Vp、類胡蘿卜素及鎂、鐵、鉀、鈉等多種營養成分,具有減肥美容、抗癌、預防心血管疾病等保健作用。軟棗獼猴桃果實不僅可以鮮食,還可以制成果汁、果醬、果酒等產品,深受人們的喜愛,產品供不應求。
軟棗獼猴桃產業是繼藍莓新興的小漿果產業,其栽培歷史較短,栽培品種嚴重短缺。目前在我國東北可露天栽培的品種只有四個(魁綠、豐綠、佳綠和桓優1號),生物多樣性調查和新品種選育是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正因為軟棗獼猴桃開發利用歷史很短,果農對軟棗獼猴桃較陌生,缺乏對軟棗獼猴桃生長發育習性的了解,不懂栽培管理技術,隨意性強,缺乏科學、規范的栽培管理模式。導致軟棗獼猴桃管理粗放,生產效率低,限制著產業的發展。
軟棗獼猴桃果實迅速軟化是美中不足之處。軟棗獼猴桃果實采收后,在室溫下3~5d開始軟化;在低溫下10~15d開始軟化。軟棗獼猴桃對乙烯敏感,1-MCP可有效控制軟棗獼猴桃果實軟化,但延長的保鮮時間有限,也具有一些局限性[5]。因此,貯藏保鮮是一個必須攻克的難題,必須經過長期的研究試驗,探索出適宜的貯藏保鮮方法。果農以及軟棗獼猴桃生產企業就必須采取有效措施來應對。影響貯藏保鮮的因素主要包括品種本身耐貯性及采后生理變化、田間管理和采收技術等,我們應該抓住生產各個環節,保證果實品質的長時間的保持。
軟棗獼猴桃果實酸甜可口,而且富含多種氨基酸和各種礦質元素,經常食用不僅可以幫助人體補充微量元素,更能夠調節機體平衡,促進人體健康。對軟棗獼猴桃進行深加工,不僅能延長產業鏈,增加產品的附加價值,亦能促進產品的多樣性,便于打造品牌。目前因軟棗獼猴桃果實原料不足,還沒有形成規模加工能力,而且銷售方式過于單一,一般通過市場批發零售為主,還未形成多種銷售渠道。
軟棗獼猴桃產業作為一個新興產業,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包括資金支持和政策支持。政府需要制定關于軟棗獼猴桃產業統籌發展的總體規劃,把握發展的大方向,引導其健康發展。通過設立專項基金,加大對產業的資金支持,特別是資金要向“軟棗獼猴桃品種選育、優質苗木培育及栽培管理”等重點科研項目傾斜。其次,要加強軟棗獼猴桃生產基地建設,對重點生產基地進行資金補貼,發揮政策支持的作用。政府為生產軟棗獼猴桃的企業或農戶提供小額貸款、降低貸款利率、稅收優惠等支持政策,減少生產成本,降低種植風險,鼓勵企業或農戶進行生產,以扶持軟棗獼猴桃產業的快速發展。
一方面應把品種選育工作作為當務之急。生產基地通過組織各方面科技力量加快種苗的繁育工作,培育一批有良好資質的種苗繁育企業。另一方面應在軟棗獼猴桃的栽培管理方面加強培訓力度,聘請各大院校的專家學者擔任技術顧問,定期向果農或生產企業普及在園地選擇、土壤改良、病蟲防治、采收運輸等方面的知識。產業、學校、科研機構等相互配合,發揮各自優勢,形成強大的研究、開發、生產一體化的先進系統并在運行過程中體現出綜合優勢,保障果品的質量,提升經濟效益。
要大力扶持已經有一定規模,產品優質,具有發展潛力的龍頭企業,發揮龍頭企業的帶頭作用,以市場為導向,以優越的自然條件為基礎,以科技為依托,加大資金、技術、管理等生產要素的投入,強化培育品種的推廣力度,完善“公司 +基地 +農戶”、“行業協會 +企業 +農戶”等多種形式的組織模式,形成軟棗獼猴桃的產業化發展。
加工業是聯結農業和服務業的重要產業,對果品進行深加工,有利于延伸產業鏈,增加產品的附加價值。軟棗獼猴桃果實不耐貯運,加上鮮果的消費數量有限,即使進行反季節栽培,產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必然要對部分果實進行加工。所以盡早規劃和發展加工業。為了生產優質的加工品,加工企業要改進技術設備,構建創新發展的體系,積極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吸收國外先進的技術成果,努力提高果品加工產業業的整體競爭力和經濟效益。加工企業應以市場為導向,生產健康、綠色、有機的產品,注重產品的多樣化,采取多種方式進行營銷宣傳,打造自身品牌,促進形成東北地區的特色產業。
鼓勵農戶利用軟棗獼猴桃發展庭院經濟,通過農家樂、采摘園的形式,發展休閑農業,使游客不僅能品嘗當地特色水果,還能體驗親手采摘的樂趣。完善餐飲、住宿等方面的服務,豐富旅游產品,延伸產業鏈條,使農業與服務業有機結合。這不僅有利于農戶經濟效益的增長,還有利于發展宣傳地域文化,增加文化效益。軟棗獼猴桃抗寒性強,而且枝、葉、花及果實美觀,是城市綠化的絕佳樹種,可在長廊或涼亭應用。加強質量安全標準的建設與實施。取得國內外有機認證,為軟棗獼猴桃遠銷國外打下堅實基礎。
[1]趙淑蘭.軟棗獼猴桃品種簡介[J].特種經濟動植物,2002,(2):35.
[2]殷展波,崔麗宏,劉玉成,等.“桓優1號”軟棗獼猴桃品種特性觀察[J].河北果樹,2008(2):8,19.
[3]曾照旭,樸一龍,金東淳,冉麗萍,李旭.1-甲基環丙烯處理對軟棗獼猴桃果實軟化的影響.北方園藝,2014,304(1):123-126.
1004-7026(2017)17-0128-02
F326.13
A
10.16675/j.cnki.cn14-1065/f.2017.17.084
鄭蔓莉(1995-),女,河北省唐山市人,延邊大學農學院在讀本科生。
趙蘭花(1963-),女,延邊大學農學院農林經濟系,副教授,主要從事農產品流通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