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華
(遼寧省人民醫院神經外二科,遼寧 沈陽 110016)
舌咽神經痛枕下乙狀竇后入路顯微鏡下舌咽神經離斷術治療的護理研究
劉國華
(遼寧省人民醫院神經外二科,遼寧 沈陽 110016)
目的 探析乙狀竇后入路顯微鏡下舌咽神經離斷術治療舌咽神經痛的臨床護理方法。方法選擇原發性舌咽神經痛患者30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其中給予對照組常規護理,而觀察組則運用針對性護理,對比兩組療效。結果兩組治療前的UWQOL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護理后,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的UWQOL評分改善明顯,且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低,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臨床上給予舌咽神經痛患者針對性圍手術期護理,能夠對感染進行有效控制,使患者治療信心增強,提高臨床療效。
神經離斷術;舌咽神經痛;護理
原發性舌咽神經痛是發病率較低的一種疾病,左側為主要發病部位[1]。臨床上,乙狀竇后入路顯微鏡下舌咽神經離斷術是比較有效的一種方法,但是術前患者容易產生緊張焦慮情緒,所以護理至關重要。因此,本文對乙狀竇后入路顯微鏡下舌咽神經離斷術治療舌咽神經痛的臨床護理方法進行了探討,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擇原發性舌咽神經痛患者30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15例。對照組男5例,女10例,年齡36~79歲,平均(56.7±12.4)歲,病程6個月~16年,平均(7.7±3.4)年,其中1例合并糖尿病,2例合并冠心病,5例合并高血壓;觀察組男6例為,女9例,年齡38~80歲,平均(56.8±12.5)歲,病程7個月~16.5年,平均(7.8±3.5)年,其中1例合并糖尿病,1例合并冠心病,4例合并高血壓。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采用常規護理,患者入院后,對患者進行簡單的健康教育,鼓勵、安慰和同情患者,在護理的過程中,集中操作,盡量避免光、聲音等因素對患者產生刺激,由于一些患者無法進食,應該給予靜脈營養,并運用松弛療法或者分散注意力的方法,使患者的緊張焦慮感得到緩解。
1.2.2 觀察組 運用針對性護理:(1)心理護理。術前,護理人員應該加強與患者之間的交流,耐心傾聽患者內心的真實想法,鼓勵、安慰和同情患者,給患者介紹治療的步驟和方法,尤其是手術的成功經驗,使患者的恐懼和焦慮心理消除,使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增強,積極配合護理和治療;(2)體位護理。術后,患者回到病房后,護理人員使患者去枕平臥位,并將患者的頭部偏向對側,避免發生嘔吐時出現誤吸或者咳嗆,及時將呼吸道分泌物清除,避免發生墜積性肺炎或者窒息。同時,護理人員還應該給予患者心電監護和低流量吸氧;(3)病情觀察。術后24 h內,護理人員應該對患者的呼吸、瞳孔以及意識變化進行密切關注,查看患者有無顱神經受損表現如聽力障礙、吞咽障礙以及進食困難等。術后第2天,指導患者保持臥位,第3天,指導患者保持半臥位,將床頭抬高約15°~30°左右,下午將尿管拔除,并協助患者進行床上和床下運動;(4)并發癥護理。顱內血腫是比較常見的一種術后并發癥,一旦發現顱內血腫,應該立刻告知醫生,及時采取有效處理措施。同時,還應該預防口唇皰疹和腦神經損傷,對患者進行口腔護理,患者進食后,運用溫鹽水漱口,使口腔保持清潔;由于一些患者的眼瞼閉合不全,應該嚴格按照醫囑要求,給予抗生素滴眼液滴眼,避免發生感染;顱內感染和腦脊液漏也是術后發生率較高的并發癥,手術的過程中,由于骨蠟封閉或者硬膜縫合不嚴密,使腦脊液從鼻腔及耳內流出,在這種情況下,應該指導患者保持絕對臥床,將床頭抬高約15°~30°左右,對鼻腔堵塞物進行清潔,使鼻腔保持通暢,避免感染,并且合理安排患者飲食,使患者的大便保持通暢,對于便秘的患者,應該給予開塞露通便,避免增高顱內壓;(5)出院指導。出院前,護理人員應該加強患者的健康教育,叮囑患者術后30 d,盡量避免跑步、打球等刺激性較強的運動,避免外界刺激,做好自身保暖工作,預防感冒。同時,還應該叮囑患者盡量減少外界刺激,合理安排休息時間,保證充足的睡眠,避免過度勞累,并且定期到醫院復查。
1.3 觀察指標 運用華盛頓大學生活質量量表(UWQOL)評價兩組治療前后的生活質量,100分為總分,患者的生活質量與得分呈正比關系[2]。
1.4 統計學方法 運用SPSS19.5軟件分析計量資料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護理前后UWQOL評分對比 護理前,觀察組和對照組的UWQOL評分分別為(63.4±9.3)、(64.1±9.6)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護理后,觀察組和對照組的UWQOL評分分別為(94.5±4.2)、(80.5±6.1)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并發癥發生率對比 觀察組1例咽部異物感,1例舌根及咽喉部麻木,發生率為13.33%;而對照組2例咽部異物感,1例舌根及咽喉部麻木,2例味覺減退,1例咳嗆,發生率為40.00%,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乙狀竇后入路顯微鏡下舌咽神經離斷術是臨床上治療舌咽神經痛比較常用的一種方法,能夠使患者的臨床癥狀得到明顯改善,緩解患者的疼痛感,并且復發率低,更容易被患者所接受[3-4]。由于在手術的過程中,容易對迷走神經造成損傷,限制聲帶活動,導致聲音嘶啞,術后對患者的聲音變化進行密切關注,及時運用營養神經藥物,并指導患者多注意休息,保持休聲狀態,從而改善患者的聲音嘶啞狀態,促進患者語言功能的恢復[5-6]。同時,由于一些患者存在明顯的咽干不適癥狀,合理安排患者飲食,指導患者多飲用水,鼓勵患者多進行運動和鍛煉,保持良好的情緒,并且飯后及時漱口,將殘留在口腔中的食物清除,能夠避免發生口腔感染。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的并發癥發生率為13.33%,明顯低于對照組的40.00%,并且UWQOL評分高,效果顯著。由此可見,臨床上給予舌咽神經痛患者針對性圍手術期護理,能夠對感染進行有效控制,使患者治療信心增強,提高臨床療效。
[1]鄭普,陳援朝,呂福林,等.圍套式微血管減壓術治療顱神經疾病 1174例[J].中華外科雜志,2002,40(10):800.
[2]宋莉,陳曉霞,劉慧,等.例原發性舌咽神經痛患者臨床特點[J].中國疼痛醫學雜志,2009,15(6):327.
[3]趙衛國.顱神經根疾病微血管減壓手術治療策略和并發癥預防[J].中華神經外科疾病研究雜志,2009,8(6):481-483.
[4]段國升,朱誠.神經外科手術學[M].北京:2版.人民軍醫出版社,2007:608-609.
[5]劉猛,劉玉光,吳承遠.原發性舌咽神經痛的治療進展[J].中國疼痛醫學雜志,2003,9(1):35-37.
[6]Kondo A.Follow-up rerults of using microvacular decompression for treatment of glossopharyngeal neuralgia[J].J Neumaurg,2012,88(3):221-225.
10.3969/j.issn.1009-4393.2017.02.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