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敬
(浙江省寧海縣躍龍中學 浙江寧波 315600)
瑜伽課程在中學開展的必要性與可行性研究
——以寧海縣躍龍中學為例
陳敬
(浙江省寧海縣躍龍中學 浙江寧波 315600)
該文通過對浙江省寧海縣躍龍中學學生進行問卷調查以及部分一線體育教師進行訪談,了解到目前寧海縣躍龍中學課程多樣性不足;學校硬件設施基本滿足瑜伽課程開設條件;教師、學生普遍贊同瑜伽課程的開設;專業瑜伽教師缺乏等現狀。研究認為,中學開展瑜伽課程是必要的且躍龍中學具備開設瑜伽課程的基本條件。
瑜伽 瑜伽課程 中學 可行性
瑜伽是當下風靡中國的健身方式,具有強身健體、養生保健等功效。而瑜伽課程從早期社會健身會館的開設到近幾年各大高校以及部分中學校園的引入,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鍛煉身心的方式和方法。由于體育中考的壓力和學校師資力量、設施器材的局限,躍龍中學的體育課程和素質拓展課程,其內容僅局限于田徑和大球類,較少開展新穎、受學生喜愛、創新的項目,導致出現學生興趣低、參與少、體質下降快等現象。通過統計、對比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報告中體能、柔韌、靈敏度等測試項目的成績,明顯出現了較多數學生不能達到測試標準的現象并且人數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學校急需調整素質拓展課程和體育課程的結構、內容,而瑜伽練習作為當下最時尚的運動方式,有著場地、器材要求低,適合年齡廣、效果好等有利條件,因此瑜伽課程的開設是必然趨勢。此次對浙江省寧海縣躍龍中學開設瑜伽課程的可行性研究,通過實踐調查和理論整合,尋找該校現有的條件和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建議,為開設瑜伽課程提供可行性的理論依據和參考。
1.1 研究對象
以浙江省寧海縣躍龍中學體育組教師、抽取初一、初二、初三各3個班級共392名學生及該校作為研究對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在中國知網(CNKI)進行檢索,查閱相關書籍,作為研究的依據和思路。

圖1 躍龍中學學生對瑜伽課程的興趣
1.2.2 訪談法
對躍龍中學一線體育教師進行訪談,詢問躍龍中學課程及硬件設施、場館、師資隊伍、開設瑜伽課程的態度和看法等問題。
1.2.3 問卷調查法
向學生發放問卷,主要了解學生對瑜伽的了解程度和學習瑜伽的興趣。此次問卷調查共發放392份,,有效問卷320份,回收率100%,有效率95%。
1.2.4 數據統計法
運用Ecxel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2.1 瑜伽體式對中學生生理影響
2.1.1 加強心肺功能
在青少年成長過程中,血壓明顯升高。此外,肺活量也顯著增加。現中學生多采用胸式呼吸,這種呼吸短而淺,每分鐘攝氧量少。在瑜伽練習過程中提倡采用腹式呼吸其優點是可以充分發揮心、肺功能,增大肺活量。此外瑜伽體式中大量的前屈、后仰、扭動等動作,加快了全身血液循環的速度,但同時也增加了身體的耗氧量,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心臟的工作負荷,進而使靜息心率下降。所以,通過瑜伽練習可以很好地改善、加強心肺功能。
2.1.2 糾正不良體形
在瑜伽練習過程中會逐漸提高對身體的柔韌性、平衡力和靈活性的要求,以使肌肉發育得到完善,同時糾正日常因長期錯誤坐姿、睡姿、走姿、書寫所造成的一系列脊柱側彎、腿部變形、骨盆過于前傾等不良體形,促進骨骼生長。
2.2 瑜伽體式對中學生心理影響
2.2.1 緩解焦慮情緒
通過體位練習法能夠有效地緩解焦慮情緒,提升中學生的整體幸福感。研究表明,可以使中學生的心境平和,釋放來自于學業或者其他方面的精神壓力,體位的練習可以讓身體得到放松和舒展。
2.2.2 自我約束
身心靈三者是密不可分的。體式練習幫助中學生學會控制、約束身體。通過身體外層的練習,激發人體內在的自我。在細小的事物上學會自制,逐漸養成良好的習慣,當這些行為準則在靈深處發生作用時,自然而然地會產生自制、克己的心態。
2.2.3 認知能力
瑜伽練習可以提高中學生的認知能力。在練習過程中通過特定的體式可以向大腦輸送更多含氧的血液,提升腦部的認知能力、信息記憶和信息傳輸能力。在中學階段,學生的認知能力有了質的變化,通過瑜伽的練習可以促進概括化觀察力、記憶力、抽象思維能力的高度發展和成熟。
經調查,學校教師大部分無瑜伽學習和教學經驗。瑜伽課程的開展需要一定資歷的瑜伽教師。為保證教學質量和學生安全,體育組教師必須通過系統科學的專業培訓以及課外自身的努力使專業水平和自身水平達到實施瑜伽教學的標準。
4.1 教師對開設瑜伽課程的看法和態度
通過對躍龍中學的一線體育教師訪談,所有教師對于學校開設瑜伽課程均表示贊同,并表示非常愿意參加瑜伽系統培訓。教師認為學生處于生長發育高峰期,需要多樣的運動增強體質以及良好的心理引導。而瑜伽的練習有著因人而異、易調節的特點,可以根據學生不同的身心狀態改變課程節奏和內容,幫助學生加強、完善人體各項系統功能等;其次教師認為由于升學壓力過大,學生長期處于精神緊張和壓抑中,需要通過瑜伽的呼吸、拉伸等不同的方法,實現在體育課程中未達到的效果,幫助學生釋放壓力。
4.2 學生對開設瑜伽課程的看法和態度
由圖1可看出,大多數學生對于開設瑜伽課程表示感興趣,尤其是女生。在青春期,女生開始追求美,關注自己的身材、外貌。瑜伽具有塑形、提升氣質的功效,因此受到大多數女生的青睞。但是社會中存在一種“誤會”,認為瑜伽是女性的專屬運動,導致對瑜伽功效認識及其理解過于片面,使大部分男生對瑜伽練習存在抵制情緒。
5.1 完善素質拓展課程的項目結構
躍龍中學素質拓展課程主要以基礎運動為主,內容多樣性相對較少,常出現學生學習興趣低,運動效果差。而瑜伽作為當今的新興運動,它是追求時尚與現實系統的結合,是一種與情感有關的練習,它可以讓身體各方面機能得到協調與健康,同時專注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狀態,使身心獲得統一的健康狀態。因此,瑜伽課程的開設符合當代學生對鍛煉多層次的需要。
5.2 創新體育傳統教學手段
在調查中,體育教學的準備部分多為傳統的慢跑和幾個簡單游戲,課程的體系和形式仍停留在傳統模式中,缺少了新穎性和趣味性。瑜伽的體式練習可以靈活地運用到體育常規教學內容的各個部分。瑜伽的融入創新了傳統的教學手段,為現在的教學內容給予補充。
在躍龍中學開設瑜伽課程是可行的。學校場地滿足開設瑜伽課程的條件,教師、學生支持開設瑜伽課。同時中學瑜伽課程若被有效推廣,應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加強學校硬件設施,重視宣傳。學校應要注重對瑜伽課程的設置和開展,為校園展開瑜伽練習提供必要的條件。
[1]郭妍妍.高校瑜伽課程俱樂部教學模式初探[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5(4):129-130.
[2]張靖.高中開設瑜伽課程的可行性分析[J].搏擊(體育論壇), 2013(3):81-82.
[3]劉昱.南京市中學開展瑜伽課程教學的可行性研究[J].安徽體育科技,2013(3):87-89.
G806
A
2095-2813(2017)01(a)-0145-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01.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