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晶波



[摘要] 目的 總結糖尿病合并腎?。―N)患者的臨床護理體會,為相關患者提供更好的臨床護理服務,改善患者生存、生活質量。方法 實驗研究對象是該院于2014年8月—2015年8月期間收治治療的糖尿病合并腎病患者,總計60例。按照臨床護理干預方案的不同,將患者分為采取綜合護理干預的實驗組以及采取常規護理干預的參照組,組間患者基本資料對比,P>0.05,對比兩組患者實驗后臨床護理滿意度、并發癥、腎功能改善、血糖改善情況以及焦慮、抑郁改善情況。 結果 組間觀察指標對比,實驗組均優于參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綜合護理干預的實施能夠更好的改善糖尿病合并腎病患者的健康生活質量,降低并發癥,改善患者焦慮、抑郁情緒,具有推廣應用價值。
[關鍵詞] 糖尿病腎??;綜合護理;常規護理;焦慮、抑郁;并發癥
[中圖分類號] R587.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6)11(b)-0149-02
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患者最為常見的并發癥類型之一,臨床發病率呈逐年遞增發展,并且已經成為了終末期腎臟病的第二位原因,一旦發展成為終末期腎病其臨床治療工作就會變得更為復雜,所以延緩糖尿病腎病發展尤為重要[1-2]。關于糖尿病腎病的病因以及發病機制尚不清楚,但是有研究指出糖尿病腎病的發生有一定遺傳因素、部分危險因素[3]。關于糖尿病腎病的治療,主要是飲食調整、控制血糖、控制血壓等針對性治療[4]。該文就該院收治治療的60例糖尿病腎病患者作為實驗研究對象,按照護理干預方案不同分為兩組,選擇最優護理干預方案,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此次實驗研究對象是該院于2014年8月—2015年8月期間收治治療的糖尿病合并腎病患者,總計60例。患者及家屬均知曉該次實驗研究目的,自愿參與實驗。60例患者中包含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28例;患者年齡在25~72歲之間,年齡均值49.0歲;患者病程在2~18年之間,年齡均值10.0年。按照臨床護理干預方案不同,將60例糖尿病腎病患者分為實驗組和參照組兩組,兩組人數均等,年齡、性別、病程等基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護理方法
參照組:該組30例糖尿病腎病患者均行常規臨床護理干預,包括患者住院治療期間的身體監測、用藥護理以及住院環境護理等。實驗組:該組30例糖尿病腎病患者均行綜合護理干預。第一,飲食護理干預。護理人員告知患者及家屬飲食治療的重要性以及對于疾病緩解、控制的影響。綜合患者現階段的血糖、尿糖、體質量等情況,為患者計算總熱量每天的攝入情況。另外,按照醫師制定的食譜控制患者的飲食。一般碳水化合物的攝入占供給量一半,部分主食以粗糧代替,少食含糖高的食物。腎功能減退人員,蛋白質攝入量0.5 kg/d。對于已經出現了水腫、高血壓的患者,要限制鹽分、水分的攝入量,另外,為患者多補充維生素,禁止患者吸煙、飲酒。第二,用藥護理干預[5]。DN患者口服降糖藥物(藥物對腎臟影響小、作用時間短),一般選擇磺脲類藥、糖苷酶抑制劑等。對于降糖藥物效果一般的患者,可以替換為胰島素。護理人員對患者空腹狀態下、餐后2 h進行血糖監測。指導患者、家屬測血糖、胰島素注射方法。患者腎功能受損,所以胰島素降解、排泄能力較差,容易出現低血糖情況,所以胰島素注射劑量要遵循從低至高的劑量標準。第三,水腫、褥瘡護理干預。DN患者由于長期低蛋白血癥問題,所以水腫發生幾率較高,另外血管病變問題的發生,所以造成了患者明顯的精神營養不良,出現皮膚破損、褥瘡的情況。所以,要注意對患者進行對癥處理,水腫輕的患者護理人員鼓勵其下床活動,情況較為嚴重患者要在臥床休息期間抬高患肢,對于已經發生褥瘡的患者,護理人員及家屬幫助患者更換體位,并對患者進行按摩、紅外線照射局部。第四,心理護理干預。DN患者病程長,患者短期治療總體效果不明顯,另外還有較高的醫療費用,所以患者在治療中出現了明顯的消極情緒,還有些患者不愿意參與臨床治療,也有患者由于治療效果不佳出現了抑郁甚至自殺的情況。而患者長期消極情緒的出現,將直接影響臨床治療工作的開展。要求護理人員與患者多多溝通,了解患者的心理負擔問題,對患者進行語言暗示鼓勵或者擊掌等動作鼓勵,讓患者增加對護理人員的信任,幫助患者建立治療的信心意識。第五,高血壓護理干預。多數糖尿病患者均會發生高血壓問題,這也是糖尿病腎病發生的主要原因。有報道顯示,降低體循環血壓控制很好的控制腎功能下降速度并改善生存率[6]。當前,糖尿病腎病患者首選的降壓藥物是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護理人員要對患者進行用法、用量叮囑,告知患者不可擅自進行藥物劑量、用法調整,對于用藥期間的不良反應及時匯報,實現良好的臨床治療效果??刂聘哐獕旱淖o理需要注意幾個方面:降壓不能過快;改變體位時動作緩慢;出現頭暈、惡心的低血壓現象,需要立即平臥;遵醫囑服藥。最后,出院指導護理干預。告知患者出院后,要堅持服藥,養成良好的生活、飲食、運動習慣。告知患者及家屬掌握糖尿病防治基本知識,降糖藥物使用中需要注意的相關事項,對于血糖監測或者身體指標異常情況及時就醫治療。
1.3 觀察指標
護理干預后觀察并記錄兩組糖尿病合并腎病患者的并發癥、腎功能改善、血糖控制、護理滿意度以及焦慮、抑郁情況。
1.4 統計方法
臨床使用統計學軟件SPSS19.0對60例糖尿病腎病患者實驗后的相關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患者并發癥發生幾率、腎功能改善情況、血糖控制情況、護理滿意度以(%)形式展開,進行χ2檢驗;實驗前后焦慮、抑郁評分等觀察指標行形式展開,進行t檢驗。P<0.05表示組間觀察指標對比結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組間并發癥、腎功能改善情況對比
兩組糖尿病腎病患者治療護理干預后的并發癥、腎功能改善情況見表1,綜合表中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實驗組并發癥發生幾率低于參照組,P<0.05,實驗組腎功能改善情況優于參照組,P<0.05。
2.2 組間血糖改善情況對比
兩組糖尿病腎病患者血糖改善情況見表2,對表中數據進行分析,實驗組優于參照組,P<0.05。
2.3 組間護理滿意度對比
對兩組糖尿病腎病患者進行護理滿意度對比,詳細數據結果見表3,對表中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實驗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參照組,P<0.05。
2.4 組間實驗前后焦慮、抑郁評分對比
對兩組糖尿病腎病患者進行實驗前后焦慮、抑郁評分對比,詳細數據結果見表4,實驗組優于參照組,P<0.05。
3 討論
我國糖尿病腎病患者逐年增多,死亡率也隨之增加,患者常年需要進行藥物治療,但是短時間內治療效果不佳,所以很多患者都無法堅持治療,另外患者長期治療會出現明顯的情緒波動,影響治療效果的實現,而有效的護理干預則能提高總體治療效果,延緩糖尿病腎病的發展[7]。
結合該文實驗研究內容來看,我們以護理干預方案不同,將60例糖尿病腎病患者分組,最終采取綜合護理干預的實驗組患者的各項治療護理干預后的臨床指標均優于參照組,P<0.05。所以由此來看,從心理護理、飲食護理、藥物護理、并發癥護理等方面實施的綜合護理干預能夠更好的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腎功能、焦慮、抑郁評分情況,提高護理滿意度,具有推廣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趙秀范.探討糖尿病合并腎病患者的綜合護理干預效果[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3(34):208-209.
[2] 于水泳.糖尿病合并腎病血液透析患者的臨床護理干預[J].中國保健營養,2016,26(4):274.
[3] 李靜.護理干預對老年糖尿病合并腎病尿毒癥的影響效果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5(6):178.
[4] 王曼.護理干預在糖尿病合并腎病尿毒癥老年患者的臨床中的應用效果[J].醫學信息,2015(41):220.
[5] 李賢民.護理干預60例老年糖尿病合并腎病尿毒癥的體會[J].貴陽中醫學院學報,2013,35(5):244-245.
[6] 陳瓊.50例Ⅱ型糖尿病并發腎病患者的臨床特征及護理干預措施[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2013(9):410-411.
[7] 付華莉.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介入治療后預防造影劑腎病的護理干預[J].醫學信息,2013(27):378.
(收稿日期:2016-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