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張婷婷

[摘要] 目的 剖析遠程護理用于2型糖尿病中的效果。方法 選取2型糖尿病106例患者,按照數字抽簽原理分成甲、乙兩組,每組53例。甲組采取遠程護理措施,乙組采取常規隨訪措施。觀察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FPG、HbAlc與自我管理能力評分。結果 甲組并發癥發生率為24.53%,乙組為56.6%;甲組干預后的FPG為(5.46±1.43)mmol/L、HbAlc為(7.79±1.21)%,乙組分別為(6.32±1.91)mmol/L、(10.51±2.96)%。甲組明顯低于乙組;針對自我管理能力評分,甲組明顯高于乙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于2型糖尿病中合理運用遠程護理,可提高血糖控制效果,減少并發癥。
[關鍵詞] 2型糖尿病;并發癥;遠程護理;血糖控制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6)11(b)-0191-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remote nursing care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Methods 2 patients with type 106 diabetes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digital drawing, 53 cases in each group. Take the remote nursing measures, B group adopted routine follow-up measures.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and the scores of FPG, HbAlc and self-management ability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incidence rate of complications was 24.53%, group B was 56.6%; the intervention of FPG(5.46 + 1.43) mmol/L, HbAlc (7.79 + 1.21)%, group B respectively (6.32 + 1.91), mmol/L (10.51 + 2.96)%. Group A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group B; the self management ability scor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group A, group B,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0.05). Conclusion Reasonable use of remote nursing in type 2 diabetes can improve the effect of blood glucose control and reduce the complications.
[Key words]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Complication; Remote nursing; Blood glucose control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型糖尿病病例106例,收治時間:2014年11月—2016年5月。該研究所選病例都符合2型糖尿病診斷標準[1],排除有嚴重糖尿病并發癥的病例。按照數字抽簽原理,將所選病例分成甲、乙兩組,每組53例。甲組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24例,年齡47~89歲,平均年齡(60.42±5.13)歲;病程1~25年,平均病程(8.6±1.7)年。乙組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5例;年齡46~88歲,平均年齡(60.15±5.28)歲;病程1~24年,平均病程(8.5±1.6)年。兩組民族、性別構成等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甲組:采用遠程護理[2]法:該院設有1個PAD(電話版),集普通手機功能于一體,并設有1個管理軟件。護理人員可通過對PAD進行操控的方式,來達到對患者進行遠程干預的目的,其內容主要有:(1)將患者離院當日設置成干預第0天,并將患者信息與聯系方式準確錄入PAD中,可指導患者在PAD上觀看初識教育視頻,同時教給患者血糖自我監測與短信回復的方法,直至完全掌握。(2)以周為單位,將提醒短信發送至患者的手機中,讓患者能自行亦或者是在家人的幫助下測量血糖,將檢測的結果與胰島素注射劑量以短信的形式傳輸至PAD中。(3)根據患者反饋的結果,PAD會自動選出離院后第2、6與10周內FPG檢測值未達標的病例,然后再通過自動生成提醒的方式,讓護士能夠利用PAD對患者實行名醫熱線預約,待預約成功后,PAD會立即生成相應的記錄,并向相關醫師發出提醒,讓醫師能夠及時對該病例進行電話指導。(4)于第2、6與10周周末,組織患者開展1次健康講座,此時PAD會將內容編輯成短信,并傳送至患者手機中,以告知其講座的具體地點與時間。講座結束后,責任護士經PAD對患者進行點名,并記錄患者的出席情況。乙組:采用傳統的電話隨訪模式,即:以4周為單位,對患者進行1次電話隨訪,以及時了解患者的實際情況,并為患者解疑答惑。
1.3 臨床觀察指標
(1)觀察兩組有無糖尿病并發癥,比較患者FPG與HbAlc變化情況。(2)利用SDSCA[3](糖尿病自我管理活動問卷調查表),評定兩組的自我管理能力。此表包含6個子量表,即:運動、足部護理、吸煙情況、飲食、血糖自我監測、遵醫囑用藥。總評分越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越強。
1.4 統計方法
該研究數據用SPSS 20.0 軟件進行綜合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行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并發癥的分析
甲組并發癥發生者共13例,所占百分比為24.53%;乙組并發癥發生者共30例,所占百分比為56.6%。甲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乙組。兩組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血糖指標的分析
干預后,甲組FPG與HbAlc水平分別是(5.46±1.43)mmol/L、(7.79±1.21)%,乙組是(6.32±1.91)mmol/L、(10.51±2.96)%。兩組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3 兩組自我管理能力評分的比較
經評定,甲組自我管理能力總評分為(58.54±4.86)分,乙組為(35.56±6.24)分。兩組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綜上所述,據有關報道稱[4],積極向2型糖尿病者提供針對性較高的延續性護理措施對患者而言至關重要。遠程護理[5]作為現代化的一種家庭延續性護理模式,可通過合理利用PAD與網絡平臺的方式,對患者進行有效的施護,以達到提高患者依從性、增強自我管理能力與改善血糖水平的目的。研究發現[6],和傳統的電話與家庭隨訪模式相比,遠程護理在臨床上更具有應用價值,比如:(1)護理更直接,操作更簡便。(2)護士工作時間更靈活。(3)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該研究結果表明,甲組干預后的自我管理能力與FPG、HbAlc水平明顯優于乙組。兩組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甲組并發癥發生率為24.53%,乙組為56.6%。甲組明顯低于乙組。兩組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總之,2型糖尿病用遠程護理,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升快,并發癥少,血糖改善明顯。
[參考文獻]
[1] 楊嬌,楊明瑩,柯亭羽,等.家庭參與型遠程護理模式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效果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6,32(20):1535-1539.
[2] 李玉璞.構建醫院遠程護理系統[J].中國科技信息,2014(12):101-102.
[3] 賈喆,王艷艷,孫艷,等.遠程網絡護理干預對使用胰島素筆糖尿病患者的影響[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2,18(6):636-639.
[4] 郭兵妹,金海君,劉聰聰,等.遠程自我管理教育對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紅蛋白影響的Meta分析[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6,32(10):796-800.
[5] 徐玲麗,周佩如.2型糖尿病患者出院后遠程管理模式選擇的調查分析[J].中國護理管理,2013,13(5):88-90.
[6] 項松英,吳文俊.應用手機APP對2型糖尿病患者遠程隨訪的實踐[J].護理學報,2016,(1):22-24.
(收稿日期:2016-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