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璇 周淑華
【摘要】隨著高職旅游英語職業教育的不斷深入,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不僅可以豐富課堂而且可以提升學習者的學習自主性和能動性,為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礎。隨著微課在中國教育的普遍應用,我們結合15級中英旅游管理專業的旅游英語課程,開展以微課為輔助手段的課堂教學改革,提升了學習者的自我能動學習能力,同時彌補了傳統課堂的一部分不足之處,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這種教學模式值得借鑒和發揚。
【關鍵詞】微課 旅游英語 應用 實踐
一、 微課教學從何而來
2006年,可汗學院創始人薩爾曼.可汗利用網站向學習者公布網絡視頻,幫助美國學習者的課后學習,每段視頻的長度控制在10分鐘之內,使用一種電子黑板系統從最基礎的內容開始,以由易到難的進階方式互相銜接。之后與los altos 學校合作進行校內學習改革,使得教師從單純的講授者變成課堂的輔助者,進行了以學生人性化自主學習為主的新課堂改革,取得良好反響。2008年,美國圣胡安學院教育研究者戴維.彭羅斯首創了一分鐘微課程,并在教學視頻的基礎上,加入了任務和教學活動,影響廣泛。2011年,廣東佛山的教育專家胡鐵生首次在國內提出“微課”概念,強調微課是以教學視頻為載體,圍繞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進行的示范,各種教學資源的有機結合。胡鐵生提出建設微課資源庫將是當前網絡時代背景下區域教育信息資源建設的新趨勢。2012年起,國內相關專家學者、教師都投入到微課實踐研究的浪潮中,通過全國性的比賽和教學改革,進一步確定了微課的概念、范圍、應用方法及制作技術手段,使得微課成為了一種輔助手段進入了校內外課堂和學生家中,并得以廣泛應用推廣。
二、如何運用微課輔助教學
本人總結了參加第一屆外語微課大賽的經驗,發現圍繞知識點、技能點展開的微課短視頻在課內外的應用效果十分明顯,因為它是以視聽說呈現的多媒體手段,短小精悍、講解到位,學生既能反復學習,也可以直觀和清楚地理解知識點,在課堂上應用比較像雙導師課堂,視頻教學之后,由老師提問,學生總結,最后大家提問,學習總結,這樣反復地學習,遠勝于一言堂的教學。
在課后,學習也可以用來復習總結,反復訓練。就像是教師對學生進行了課外輔導,幫助學生對知識點進行了鞏固。在使用方面也非常方便,我們建立旅游英語精品微課網站,學生可以自主進行學習和下載。
對課前預習的幫助也非常顯著,比如我們下節課要講江西廬山,那么學生可以先通過微課堂了解如何講解山,然后結合廬山的材料,為下次課的任務做好準備,課堂分小組展示,教師可結合問題,重新制作關于廬山的微課,幫助同學們找到典型問題,然后做有效示范,同學們不僅從語言上,還可以從姿態、文化角度等方面進行模仿訓練,達到學習目標。
三、與預期成果之間的差距
通過一年左右的,以微課為輔助手段的教學改革,學生們的學習熱情不斷高漲,甚至有一部同學能幫助老師制作微課,他們說這也是非常好的學習鞏固機會。大部分的同學在知識點和技能方面都有提高,講解江西省內的5A景區都十分熟練,有些同學甚至講解地十分到位,對知識點的掌握也十分全面,這是讓我們十分欣喜的。但是在教學改革的實施中,也遇到了一些難題,比如微課的制作及完善,學生學習的延續性需要督促,以及課程網站建設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我們課題組的教師將在今后的教學改革中不斷完善這些問題,并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進一步評估和篩選微課的制作方法和成品。
以下是一些需要完善的問題:
1.精心進行教學設計。微課的顯著特點就是5-15分鐘左右的短小視頻,時間短任務重對視頻的制作提出了很高要求。這就需要教師團隊根據微課內容和特點,精心進行教學設計,在視頻中結合教學的縱切面和橫切面,并進行層層剖析和分解。需要指出的是,在微課制作過程中,教師不但要確保知識點的準確性,還要確保能在短時間內能完成學習目標。要達到這個目標,需要教學團隊長期的教學實踐和反饋,并進行不斷地總結和分析。
2.準確校對組織語言。微課是反復播放的載體,它的有效性和示范性直接影響學習者的學習效果,所以對內容語言都有較高的要求。語言簡明準確是微課的一個重要標準。但是,在微課視頻中,往往忽視語言的生動性、語言的邏輯性。使得微課堂在理解和傳播方面經不起推敲,針對這個問題,我們需不斷完善,并在制作前反復校對語言,力求準確、生動、無誤。
四、對微課輔助手段的進一步提升
1.繼續發掘有針對性的教學資源。微課解決了不能及時預習、復習、有效學習的問題,同時也提升了學生在旅游英語專業學習中的自我學習能力。微課將各種立體化和多元化的資源有機地融合在一起,生動全面地去展示學習內容,使學習變得生動易學,而且規范和標準化。
2.進一步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接受度。微課以視聽說為展示形式,刺激了學生的視聽感覺器官,動態的視頻和動畫能精確大腦的理解、加深對知識的接受度。不僅如此,微課可以隨時在線學習,充分利用了空閑時間,微課的反復播放特點可使學生學習鞏固,收納新知。
3.促進教學質量升級。微課融合了信息化教育模式的特點,教師在課前進行科學合理地設計,布置安排學習任務。課后可收集學生的反饋意見及學科專業老師的點評等進行完善和更新。這種新的教學方式有助于師生共同開發有效教學資源,加快了優質資源的傳播,通過共享提升了多元化教學資源,與此同時,也給了師生提供了教學共促的交流機會,推進了教與學的高質量結合。
參考文獻:
[1]胡鐵生.“微課”:區域教育信息資源發展的新趨勢[J].電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課題《微課在高職院校行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與實踐——以旅游英語為例》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