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方巷鎮中心中學(225118)
楊 群●
運用轉化拓展開創新思維
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方巷鎮中心中學(225118)
楊 群●
二十世紀最偉大的數學教育家波利亞曾經說過,解數學題,轉化是關鍵.就是把那些陌生的、較為困難或復雜抽象的數學問題,通過某種方式轉化為某些熟悉的、已經解決的或容易解決的數學問題.
轉化是解題的靈魂,解題的全過程實質上就是一個不斷轉化的過程.由于思維角度,方法技巧的不同,轉化種類,形式多種多樣,當直接以題設條件到結論的推理,演繹復雜,繁瑣或無法進行時,可對命題的條件或結論的表達式進行等價轉化,或轉化為結論的反面.或將原命題轉化為與之等價的逆否命題,另辟蹊徑,換個角度重新認識,接近本質,使命題趨于簡潔、明朗,起到以簡馭繁作用.
解題即意味著把原問題逐步轉化為可解的目標問題的過程.學習中從數與式、數與形、特殊與一般等的轉化中培養自己把復雜問題簡單化,陌生問題熟悉化,抽象問題具體化,非常規問題常規化的能力.

分析 結論沒有用數學式子表示,很難直接證明.首先將結論用數學式子表示,轉化成我們熟悉的形式.a,b,c中至少有一個等于1,也就是說a-1,b-1,c-1中至少有一個等于零,這樣,問題就容易解決了.

于是(a-1)(b-1)(c-1)=abc-(ab+ac+bc)-1+(a+b+c)=0.
∴a-1,b-1,c-1中至少有一個等于0,即a,b,c中至少有一個等于1.
評注 不少同學會只在已知條件上下功夫,左變右變,還是不知如何證明三者中至少有一個等于1,其原因是不能把要證的結論“翻譯”成數學式子,把陌生問題變為熟悉問題.因此,多練習這種“翻譯”是提高轉化能力的一種有效手段.
例2a、b為實數,滿足a2+b2+ab=1,ab-a2-b2=t,試求t的取值范圍.

動點與定點、動直線與定直線等等,都有動態和靜態的特征,從靜態中探求結論,為動態情形提供證明或計算的目標,促使矛盾轉化,可以簡化解題過程.
例3 一游泳者沿河逆游而上,于A處將攜帶的物品(可漂浮)遺失,在繼續前游30分鐘后發現物品遺失,即記得返回順游,距A處3千米的B處追到物品,問此河水流速多少?

不妨先假設人在靜水里游泳,30分鐘后發現物品遺失,即刻返回追取,物品應在A處,而人回游也需30分鐘,現回共用了1小時.
再考慮運動狀態,由于物品是漂浮的,它順水而下,移動了3 km,這段距離是在人來回共用去1小時內完成的,故河水的流速為3km/小時.答:略.
1.特殊化.由于特殊問題常常比較簡單,并且特殊問題的解法孕育著一般問題的解決.因此,特殊化是一種常用的解題思想方法.
2.一般化.也許有人會感到:特殊問題比一般問題容易解決.但事實卻并非盡然,有時一般問題的解決反會比特殊問題的解決來得簡單、明快、奇妙,這是因為帶有普遍規律的一般問題揭示了問題的本質屬性,而在帶有個別特性的特殊問題中,這種本質屬性常常被個別特征所掩蓋,使人不易發覺,而未能開發利用.
例4 計算3(22+1)(24+1)…(264+1)+1.
分析 此題看起來難于動筆,但只要仔細觀察結構,很快發掘出隱含條件:3=22-1再逐次運用平方差公式即可.
點評 本例通過仔細觀察,挖掘出隱含條件,巧妙運用了平方差公式,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例5 設a、b為不相等的實數,且a2+2a-5=0,b2+2b-5=0,求a2b+ab2的值.
分析 若用常規方法,需先解一元二次方程分別求a、b的值,再代入求代數式的值.但由已知a2+2a-5=0和b2+2b-5=0的結論特征,可發現a、b是方程x2+2x-5=0的兩個不相等的實數根,從而轉化成一元二次方程根與系數的關系,很容易求得a2b+ab2的值.
點評 本題的關鍵是將a,b轉化成x2+2x-5=0的兩個實數根,將末知的問題向已知轉化,達到能用熟悉的知識和方法解決末知問題的目的.
G632
B
1008-0333(2017)08-005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