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徐州市第十三中學(221000)
楊亞秋●
論因式分解的教育
江蘇省徐州市第十三中學(221000)
楊亞秋●
在初中教學中,因式分解一直是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因式分解不僅僅在解方程中有大量的運用,而且在其他的知識點也會利用到.因此,因式分解在初中數學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文章通過對因式分解在解題過程中的思路分析,列舉一下因式分解在初中數學中的應用.
初中數學;因式分解;應用教學
初中數學是學生從以往的實數思維轉化為代數思維的重要時期,其中因式分解的數學思想是解答代數問題的重要工具之一.在運用因式分解時可能需要運用到多種不同的解題方法,能夠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同時還能夠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幫助學生提高數學成績.而因式分解所涉及的數學思想有以下幾點.
1.整體思想
用整體思想解分解因式,就是將要分解的多項式的某些項看做一個整體,在解題時能夠將未知作為已知進行解答.
2.類比思想
在解答因式分解中,使用類比思想是最常見的方法,一是因式分解與整式乘法的對比,二是因式分解與乘法分配律的對比,三是因式分解與乘法公式的對比.
3.轉化思想
在遇到不能夠直接分解的多項式時,可以通過轉化法進行分解.例如添項、拆項等變形,解決數學問題.
4.換元思想
在解答分解因式時,運用換元法,將某些項目用其他字母代換,通過換元法將復雜的多項式變成簡單的多項式,將自己不熟悉的多項式換元成自己熟悉的形式,再進行分解,能夠提升解題正確率.
1.解方程
初中數學解方程中經常會運用到因式分解,通過因式分解將高次冪的方程降為低次冪的方程,以便更好地求出答案.
例1 解方程2x4+3x3-6x2-3x+2=0
解 把-6x2拆成-2x2、-4x2兩項,然后用十字相乘法,得


這是一個四次的方程,初中數學沒有學習過如何解答四次的方程.所以如果按照正常的解題方式,是無法解答這道題目的.但是這道題目可以通過因式分解的方式進行降次,使題目變成兩個二次方程,通過解二次方程的方法就可以得到答案了.
2.求特殊值
在某些題目中,在給于一個關于幾個字母的關系式以后,需要求的答案不是其中某一個字母的值,而是求出由幾個字母組成關系式的值.
例2 已知a、b、c、d為非負整數,且ac+bd+ad+bc=1997,則a+b+c+d=____.
解 將已知等式左邊因式分解,得ac+bd+bc+ad=a(c+d)+b(c+d)=(a+b)(c+d),故(a+b)(c+d)=1997,因為a、b、c、d都是非負整數,又因為1977是質數,所以a+b=1977,c+d=1或a+b=1,c+d=1977,所以a+b+c+d=1998.
這道題本身并不難,但是思路較為靈活.需要學生在解題的過程中不是按部就班,而是靈活變通.只要注意到題目的思路方向,就能夠簡單地解決這道問題.
3.分式化簡

在解答這道題目中,我們首先要看清楚分式的內容,找到正確的解題方向.這道題應該通過因式分解方法進行解答,將兩個分式相乘,融合到一起.
4.解方程組
解方程在初中數學中是比較常見的題目,其中有一些方程組本身的式子較為復雜,需要將式子進行分解來解答.
例4 解方程組x2+y2=20,2x2-3xy-2y2=0.第二式分解為;(2x+y)(x-2y)=0,得2x+y=0或x-2y=0,因此y=-2x或y=x/2.分別代入1式得:
x2+4x2=20,得:x=2或-2,此時y=-4或4.
x2+x2/4=20,得:x=4或-4,此時y=2或-2.
因此有四組解(2,-4),(-2,4),(4,2),(-4,-4).
這道題目的答案有四個,如果使用傳統的代入方法,那么方程中會出現比較高的次冪,不利于學生的解答.通過因式分解的方式能夠將這道題目簡單化,從而更快地得到答案.
在初中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因式分解中數學思想的教育,讓因式分解成為學生能夠掌握的一樣工具,能夠在解題的過程中靈活地運用因式分解.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將因式分解結合其他的知識點,一起組建成一個關于因式分解的知識網絡,讓學生不斷地完善與鞏固知識網絡,做到融會貫通,在解題的過程中能夠得心應手.
[1]章新杰.有效開展數學因式分解教學的策略研究[J].語數外學習(數學教育),2013(11):73.
[2]邵祝會.因式分解在初中數學中的重要作用[J].教育界,2011(14):143.
[3]劉志鳳.妙用因式分解巧解繁雜問題[J].中學生數理化(八年級數學),2015(12):6-7.
G632
B
1008-0333(2017)08-003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