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玖琴 王德召
(銅仁學院貴州銅仁554300)
新形勢下加強高校黨員黨性教育問題的思考
□黃玖琴 王德召
(銅仁學院貴州銅仁554300)
新形勢下要求我們加強黨的建設,而黨性教育問題是黨建問題中重要組成部分。筆者主要討論了新形勢下加強高校黨員黨性教育的問題。主要從新形勢下加強高校黨員黨性教育的必要性、新形勢下高校黨員黨性教育的針對性和新形勢下高校黨員黨性教育的內容三個方面對黨員黨性教育問題進行了思考。
新形勢;高校黨員;黨性教育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推進,經濟社會發展都面臨新的發展形勢。首先是經濟新常態引領社會發展。經濟新常態下,發展的模式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不在單純的追求經濟發展的規模和速度,而是科學發展,更加關注經濟社會發展的質量。發展方式也從過去的粗放型發展到集約化發展階段,更加注重生態文明建設,拒絕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其次是改革深入推進。改革已經進入深水區,我們要以壯士斷腕的決心和勇氣,繼續推進體制改革,改變束縛經濟社會發展的機制。通過改革的深入推進,破解發展難題,為經濟社會發展掃清障礙。鄧小平說過,改革也是一場革命,我們必須有堅定的決心和勇氣,才能推動體制機制的改革,才能促進經濟社會的健康發展。再次黨的建設也面臨新形勢。當前我國的黨員數量較之以前有大幅度的提高,黨員來源于社會各種職業,黨的建設的復雜性也是以前無法比擬的。黨員數量的龐大、黨員來源的復雜性都給新時期黨建工作帶來了極大的挑戰。
新形勢下我們應加強黨的建設,主要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一是充分認識新時期黨建工作的重要性。各級黨組織都應高度認識黨建工作的復雜性和必要性,認真開展好黨建工作,在工作開展中應結合新形勢的發展,制定切實可行的政策措施。二是扎實做好黨員教育工作。黨員教育工作的核心是黨性教育問題,如何開展好黨性教育問題,是擺在黨務工作者面前的重要問題。高校是國家培養高層次人才的基地,承擔著為國家提供經濟社會發展所需高水平人力資源的重任。我黨歷來又比較重視高校人才培養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而加強高校黨員黨性教育也屬于高校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新形勢下加強高校黨員黨性教育問題是十分必要的,通過黨員黨性教育,能夠提升高校黨員的思想認識,也能促進高校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
新形勢下要求高校黨員黨性教育要具有針對性,不同的對象應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針對教師黨員,應首先分析教師黨員的特點。高校教師作為高層次人才,他們擁有淵博的知識素養,也具有教書育人的能力,對教師黨員開展黨性教育應結合教師黨員的特點來進行。多數教師黨員是具有較高的政治覺悟的,能夠在教育教學中旗幟鮮明講政治,在課堂上向學生傳播正能量,宣傳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政策,批評各種謠傳及負面信息,并且能夠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公開公正的看待各種社會現象。這種教師黨員是具有良好黨性素養的,他們能夠給大學生帶來正能量,傳播真善美,抨擊假惡丑,也能培養大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但也有少部分教師黨員喪失了黨員的基本素養,在教育教學中大肆宣揚社會發展的負面,帶著有色眼鏡看待這個世界,在課堂上非但不能正確的引導大學生公正的看待社會現象,還以自己的武斷認識影響大學生對社會事件的判斷能力。這些個別的教師黨員缺乏黨性修養,在高校教育教學中傳播負能量,宣揚社會的陰暗面,以他們自身的負面情緒給大學生帶來不良的思想影響。因此,在新形勢下,針對高校黨員的黨性教育應分析黨員的具體情況,開展針對性的教育。對于政治覺悟較高的教師黨員,黨組織應提出表彰,并樹立部分先進典型人物,供大家學習,同時在評優評先及職稱晉升方面應優先考慮。而對于政治覺悟不高,黨性修養較差的教師黨員,應針對性的開展黨性教育,通過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方式,使他們認識到自身的錯誤傾向,并運用事實說話,讓他們心悅誠服的接受批評,幫助他們轉變思想觀念,從而提升他們的黨性修養。
針對大學生黨員,也應在黨性教育中具有針對性。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摸底排查大學生黨員的思想狀況,繼而做出針對性的黨性教育方案。在調查中發現,多數大學生是具有一定的黨的理論知識,也對講政治有一定的了解。他們具有一定的政治判斷能力,主動接受來自各方的正面信息,而自覺的抵制各種社會負面信息,對于社會現象也有一定的判別能力。他們也不易受到別人的鼓動,具有一定的分辨是非的能力。這些大學生黨員一般接受過系統的黨的理論知識的教育,在入黨教育以及黨員日常活動教育中也比較用心,因此,他們具有一定的政治敏銳性。而也有部分學生黨員政治素養不高,他們缺乏黨的理論知識的指導,平時也不用心參加黨組織的活動,容易受到外來思想的影響,也比較容易受到他人的鼓動。針對后一種大學生黨員,應對他們開展黨的理論知識教育和黨性修養教育,通過黨性教育使他們具有一定的政治覺悟。同時,通過學習優秀黨員的模范事跡增強自己對黨的感情,激勵自己的行動。1加強大學生黨員的培養教育,是高校黨建的重要理論與實踐課題,也是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應有之義。2
新形勢下黨員黨性教育的內容也應該有所更新,高校黨員黨性教育的內容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黨史教育是每位黨員都需要接受的入門教育,重點需要了解黨史發展的重點歷史事件和時間節點。中共一大和黨的成立的歷史是每位黨員必須熟知的內容,黨的早期創始人為黨的成立付出了艱辛的努力,我們應該牢記這段歷史。1927年8月1日作為我們的建軍節,從這一天開始,我們黨有了自己獨立領導的人民軍隊。1937年到1945年,國共兩黨第二次合作,團結一致,共赴國難,最終擊敗了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1949年10月1日,經過三年的解放戰爭,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國人民從此站立起來了,也結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走上了新民主主義社會發展道路,后來經過三大改造,于1956年進入社會主義社會。1978年改革開放使中國走上了經濟社會發展的快車道,經過30多年的發展,使中國躋身世界經濟大國行列。這些黨史上的重要歷史事件和歷史節點是黨員教育的重要內容。
理論教育是黨員黨性教育的關鍵,理論是指引行動的明燈。我黨的主要理論包括馬克思主義以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屬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大理論成果,也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兩次歷史性飛躍的理論成果。其中毛澤東思想是對近代中國革命和建設經驗的歷史總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中國建設和發展的實踐經驗上升到理論,他們都是中國共產黨人集體智慧的結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和習近平治國理政重要思想。在加強對高校黨員黨性教育的過程中,應深入學習以上理論知識,以理論來指導現實。理論的學習要避免流于形式,應通過開展學習教育實踐活動,進行深入的理論學習與研討,比如通過“兩學一做”專題教育實踐活動的開展,推動黨的理論知識進頭腦,專題研討活動的開展可以通過相互的交流學習,碰撞出知識的火花,從而有利于黨的理論知識在高校黨員中傳播。
黨章是每位黨員都需要學習和掌握的基本知識,因此,黨章的內容也是黨員黨性教育的主要內容之一。提高黨員的思想政治素質,必須把黨章教育作為一項經常性的教育。3黨章,是一個政黨為保證全黨在政治上,思想上的一致和組織上,行動上的統一所制定的章程。一個黨的黨章的主要內容應該包括該黨的性質、指導思想、綱領任務、組織結構、組織制度,黨員的條件、權利、義務和紀律等項。黨章是政黨的宗旨和行為規范。中國共產黨現行黨章于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部分修改,于2012年11月14日通過。現行黨章的核心內容包括:一是規定了中國共產黨的性質,最終目標。二是黨的行動指南——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三是概括和總結了社會發展規律、中國的發展經驗及其基本要求。在高校黨員黨性教育過程中,應將黨章教育作為重要內容來進行學習,在“兩學一做”教育實踐活動中,要把學習黨章作為重點任務來抓。在黨章學習教育活動中應讓黨員在扎實學習黨章知識的同時,深刻理解黨章的內涵,做到活學活用。建立健全以黨章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為核心的制度體系,不斷提高黨內生活和黨的建設的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水平。4
形勢與政策教育是黨員黨性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在高校黨員教育中尤其應加強形勢與政策教育。高校黨員作為高級知識分子,具有理解與把握形勢與政策的能力,對他們開展形勢與政策教育也能起到更好的效果。形勢與政策包括最新的形勢和黨和國家最新方針政策,其中新形勢包括國際形勢與國內形勢,這是不斷變化的過程,因此在學習教育中,應隨時關注最新的發展形勢。而政策的變動是有一定周期性的,作為黨員也應隨時關注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的變動,時刻與中央保持一致。高校的形勢與政策教育主要通過形勢與政策課的開設來進行,通過每學期形勢與政策課程的開設,使大學生及時了解國際國內形勢和國家方針政策的新變化。而對教師的形勢與政策教育主要是通過每周的理論和業務學習時間來進行,也可以通過支部活動的形勢對黨員開展形勢與政策教育。
注釋:
1.邊社輝.大學生入黨動機及其教育引導對策[J].思想教育研究,2009(8).
2.戴衛義,張萬茂.新常態下大學生黨員培養教育探析[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6(4).
3.高青、呂萬翔.新形勢下加強高校黨員教育的實踐與思考[J].高教研究,1997(3).
4.廖智君.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高校黨員教育工作的思路[J].教育教學論壇,2014(14).
1004-7026(2017)20-0035-02
D267.6
A
10.16675/j.cnki.cn14-1065/f.2017.20.025
2016年銅仁學院黨建課題:新常態下大學生入黨動機影響因素實證研究(編號:DJ201631),2016年銅仁學院黨建課題: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高校黨員黨性教育研究(編號:DJ201624),DJ201624);2017年貴州省委黨建課題“新形勢下地方高校黨員黨性教育問題研究”(17ZX086)。
黃玖琴(1984-),貴州銅仁人,銅仁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王德召(1981-),河南方城人,銅仁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