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翠英
(江蘇農華智慧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江蘇 鹽城 224003)
文化經濟與旅游經濟發展關系分析
□王翠英
(江蘇農華智慧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江蘇 鹽城 224003)
當前市場經濟在蓬勃發展,我國各個經濟領域也有了極大的提升,尤其是隨著人們經濟水平的提升,旅游業進入黃金發展時期,而我國作為一個多民族聚集的國家,各民族都有著獨特的民族文化,如何將這些璀璨的文化更好的展現在人們面前,是當下業內工作人員及學者需要研究的重點。鑒于此,本文從文化經濟與旅游經濟的發展關系入手,對文化旅游經濟帶動區域發展的建議進行分析,以供參考。
文化經濟;旅游經濟;發展關系;區域發展
文化經濟與旅游經濟是密不可分的,假如兩者分開,只探究其一,另一者肯定都是無法更好的延續的。所有人之所以把旅游當做消遣娛樂的方式之一,原因就是為了去感受城市里無法感受到的一切人文和環境。伴隨著市場經濟的路程,大多數人們不再討論著溫飽問題,更重要的是追求精神文化。文化大大影響著人們精神文明,同時也影響著人們審美觀念。一個成年人如果決定去旅游,會從多方面的因素去考慮,比如,資金是否足夠充裕、假期是否足夠空余、旅游景點是否喜歡,現在的人們收入大幅度提升,所以景點是否有特色,對于游客來說非常重要,往往起到決定性因素,大部分的游客已經不局限于物質方面的需求了,更在意的是精神文化層面,所以我們必須要重視文化經濟的建設。單從文化經濟的方向說,文化是無影無形的,是我們精神層面的,良好的文化建設,可以給人們不一樣的體驗。在這樣的景點,和每一個游客交談中,我們都能享受到更多的文化氣息,更能讓各個地方的特色融入進來,豐富大家的閱歷,不僅游客受益匪淺,景點又得到更多的推廣,經濟利益得到提升,傳統文化也繼續傳承。從時間方面來說呢,整個歷史文化的形成是悠久的,是以前時代留給我們的重要財富,但是伴隨著經濟飛速的腳步,人們審美的不斷演變,只有順應著才不會被遺忘。人們是為了體驗不同的生活,感受不同的風景才選擇的旅游,各個地方的文化不同,產物不同,文化資源也各式各樣,這才保證了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
首先,我們的思想必須要創新,對于文化旅游經濟的發展歷程來說,勢必要走出傳統,找到新的突破口,跟隨這時代變遷,考慮整個市場的競爭,考慮到各種旅游資源的特色,明確發展的規劃。響應新政策,利用各種行政方法,滿足對整個市場的調控,發展整個旅游市場,開展更多的旅游產品,進一步激發出當地得天獨厚的旅游特色。其次,一定得強抓設備建設,國家也必須給予扶持地區更大的幫助,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財力,投入到各項設施中,進一步的打造更衛生更優越的環境,以確保更優質的景區功能,這才是區域文化旅游建設的前提和基礎。對于地球旅游規劃和發展,則需要和本地居名有一個良好的溝通和引導,讓其知道旅游文化經濟的重大意義,提升他們的認知和理解,讓他們能自主的全力配合。再次,突出區域文化旅游的更多特色,實現多元化,其發展主要是取決于該區域的自然風光,要合理利用民族的文化氣息,開發出別具一格的產品,加強人文方面的建設,增加文化底蘊,使自然旅游更具魅力。不斷地挖掘民族文化,讓其通過旅游產品作為載體,展示到大家面前,不僅實現了自身特色,業實現了,產品的多元化。最后,在實現的過程中,我們還需要跟發達地區互補,實現跨地區的旅游經濟體系,客源分享,等良好的條件。文化旅游經濟在區域經濟發展中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發展相當迅速,和當地各產業鏈有著密切的關系。所以,地方政府部門更應該大力打造該產業,合理利用民族文化資源,在文化產業這條路上不斷壯大,形成一個穩定的發展格局。結束語
總而言之,當前人們的經濟水平不斷提高,這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了旅游經濟的發展,為了確保其發展勢頭繼續保持,業內人員需要考慮其經濟層面的同時,更加深入的挖掘旅游經濟的發展特點,以保證游客在旅游過程中的文化體驗,從而為之提供更好的服務,同時要明確認識到文化經濟與旅游經濟的共生共滅關系,從而確保旅游經濟發展的同時,文化經濟也能夠得到顯著地提升,最終實現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目的。
[1]鄭偉民,袁外.福建省旅游經濟與生態環境的耦合協調發展分析[J].湖北民族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01):95-100.
[2]王苗,王諾斯.國內外海洋文化與旅游經濟融合發展研究綜述 [J].大連海事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2016(03):7-11.
[3]劉德光,屈小爽.中國旅游經濟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度測算及區域差異分析[J].廣東財經大學學報,2016(04):89-96-105.
1004-7026(2017)21-0014-01
F275.3
A
10.16675/j.cnki.cn14-1065/f.2017.21.008
王翠英(1980-),女,漢,黑龍江齊齊哈爾人,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為英語語言教學,文化與文化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