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 靜
(江蘇省南通市易家橋中學,江蘇 南通 226006)
基于新課程背景下初中數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卞 靜
(江蘇省南通市易家橋中學,江蘇 南通 226006)
隨著新課程對于教學的影響不斷加深,教學方式得到了進步.可以體現在教學內容、教學方向以及教學模式等方面.因此為了進一步推動初中數學的發展,本篇文章將對新課程背景下的初中數學中的問題進行分析和探究,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
新課改;教學對策;數學觀念
如今的教學目的越來越傾向讓學生自主學習,更加注重學生的創新能力和訓練學生的思維邏輯方式.新課改的應用,信息技術和教學的結合,都是目前常用的教學新模式,讓學生和老師之間互動的頻率增加,不再是“填鴨式”學習,最終達到學生能夠獨立思考自主學習,教師真正成為教學中的“引導者”,并且能夠運用信息技術,將教學和先進的技術相結合,拓寬學生眼界,讓他們與社會實際接軌的教學目的.
傳統的教育模式下,表現為教師授課,學生聽課的單一形式.這就暴露了傳統的教育模式中老師很難了解學生上課的實時狀態,加之課堂時間的限制,這種單一的教學模式,很容易讓學生在重復枯燥的課堂走神.
那么如今的學生實際是如何接收知識信息呢?將通過課后利用網絡,例如聽廣播,看新聞,讀書等方式進行.學生之間的學習交流也將通過網絡進行,例如博客,聊天軟件等方式.簡而言之,現今的課堂急需擴大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能夠自主地規劃學習安排,更多地讓學生去思考,而老師在其中擔當的是引導作用.為此衍生出了新課程,新課程將能夠有效替代“填鴨式”教學,是一種自主、混合的教學新內容和新模式.
(1)教學方式簡潔.新課程采取了一種混合式學習方式,即課堂和信息技術相結合.現代信息技術融入教學,教師能夠使短暫的課堂時間開展得更加充實.
(2)教學內容清晰明確.新課程使用的教學教材和內容往往都是具有針對性的,這樣能夠提高學生的集中度.
(3)學習結構的重造.傳統學習方式常常會讓學生感到孤立無援,遇到問題也不能夠得到及時的解決,學生漸漸會因此失去學習的動機和自信感.新課程解決這一問題便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重新進行了構建.
1.數學課程內容不合理.數學課程的內容是現今學校數學教學的首要需要解決的問題,因為數學課程的內容關系著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接受程度,也就是說,決定了最終的數學教學質量.
2.數學教學方式過于單一.學校教學形式單一,對學生智力發展培養不全面.沒有充分考慮到學生對數學興趣點是教學無法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的主要原因.重復單一的教學模式,漸漸地讓學生感到疲倦,學生的學習興趣也隨之下降.
3.教學方式沒有適應新課程教學的改變.
針對目前新課改下存在的初中數學教學問題,本文將提出一些可實施的建議.具體的措施如下:
1.開展多類型的教學活動,將教學活動賦予有趣味性和調動性,最大程度刺激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讓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的課堂效果.
2.教學任務進行中,減少教師對學生的干擾,教師應該擔任好引導者的角色.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學生積極進行交流和互動活動.這樣做不僅有利于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力,以及訓練學生的思維邏輯,還能保證學生在任務型教學中的主體地位.
3.在教學活動的執行過程中,可以將學生分成小組,通過小組合作,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參與到其中,小組內部學生將通過每個人能力的差異和優勢學會自己進行任務分配,不僅保證了每一個學生都能夠真正的分配到教學任務,還能鍛煉他們的合作能力.
4.任務型教學所包含的教學知識很多,因此任務的類型可以多變,即通過多種主題的任務,讓學生了解大量、實時的信息,拓寬學生的眼界和知識儲量.
5.通過教學的情境布置中培養學生的人際交往、思考、決策和應變能力,全面性教學和人才培養.
通過對新課程背景下數學教學的分析,感受到這門課程教學的進步,同時也發現了問題的所在,根據優化措施,希望數學教學能夠在新課程的大背景下得到更好的發展.
[1]馬復,凌曉牧.新版課程標準解析與教學指導[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14.
[責任編輯:李克柏]
G632
A
1008-0333(2017)29-0005-01
2017-07-01
卞靜(1982.5-),女,江蘇南通人,教育碩士,中學二級教師,從事數學初中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