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堯芳,魯照明,詹 平,毛熙光
(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婦科,四川 瀘州 646000)
留學生婦產科學課堂教學質量分析
劉堯芳,魯照明,詹 平,毛熙光
(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婦科,四川 瀘州 646000)
婦產科由于涉及部位特殊,留學生的課堂教學質量需要采用適合的方式方法才能獲得較好的教學質量,可以從提高教師素質、做好充分課前準備以及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等方面著手。
留學生;婦產科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高等教育模式也走到了世界的前列,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外國留學生來華學習醫學[1]。因為語言、生長環境、生活習俗等的差異,教師帶教時需選擇適合的方法才能讓留學生獲得更多知識。婦產科相對于其他學科有自身的特殊性,不能簡單的借鑒其他學科的教學模式。如何提高留學生婦產科學的學習質量,現有幾點收獲如下。
1.1 良好的英語水平 留學生遠離自己熟悉的生活環境,帶著學習醫學的使命,來到人生地不熟的中國。不論是生活習慣、語言習慣方面,還是學習環境、學習氛圍方面,國家之間均存在差異。面對這一群具有外國特點的學生,對教師的要求較高。留學生熟悉的語言為英語,但因為他們來自于不同的國家和地區,他們的英語部分具有地方特點,同一個單詞由不同的學生說出,其發音可能存在差別,這可能會增加教師與其溝通的難度。語言交流是教師和學生的主要交流方式,要讓學生學到知識,必須有良好的語言交流。因此,婦產科教學老師不但需要具有良好的口語表達能力,還應具有很好的英語聽力能力,課堂上能將婦產科知識正確的傳遞給學生,不能照本宣科,采用合適的表達方式讓學生能聽懂,并吸收知識,否則,教師在課堂上只能“對牛彈琴”,學生不知教師所云,教師也會認為自己的辛苦白費。
1.2 強的責任心 婦產科作為一門涉及女性特殊部位的學科,留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沒有接觸過,其知識的來源主要依靠教師的講解。留學生在課堂上對知識吸收的多少,與教師的責任心有極大的關系。上好一堂課,需要課前精心的準備和課堂上認真的講解。大多數教師均為臨床醫生,繁忙的臨床工作使得他們的休息時間本來就不多,接受教學任務后,就得犧牲自己本來就很少的休息時間用于備課、查閱相關文獻資料等;部分教師可能在通宵值班后,還得考慮自己的教學任務。不論臨床工作如何忙,每位教師均應嚴格把握教學時間,做到提前到達教室,做好上課準備,合理安排教學內容,重點、難點部分需要突出必要時重復講解;課堂上,有責任心的細心講解,使用有效的方法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所有內容均安排在上課時間內講解,做到準時下課;留學生因為國情的差異,不喜歡教師拖堂,如果延遲下課,可能會影響他們對該教師的評價,甚至產生反感情緒,從而對教學質量產生不良影響。由此可見,教師的責任心是留學生學好婦產科的重要影響因素。
俗話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上課前的準備工作對于課堂教學很重要,是上好一堂課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證。針對每次課,必須要確定教學目標是什么,哪些知識點需要學生掌握,哪些內容只需要學生了解;每一部分內容的講解如何組織語言才能讓學生易于理解 ,內容先后順序如何安排,重點難點如何突出,課件如何制作才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等等,這些問題都需要用心考慮和解決。在進行課堂教學前,教師需要投入足夠的精力,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理解水平等,精心備課。備課時應仔細認真地閱讀教材,查閱相關資料,尤其注意查閱英文版婦產科相關內容如《威廉姆斯婦科學》與《威廉姆斯產科學》等,還可以觀看相關知識的英文版教學視頻,認真制作課件。部分教師因為英語熟練程度不足,課件制作完成后,應反復練習、試講,避免課堂上照本宣科,從而為在課堂上流利的講解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
課堂是展示教師教學水平的舞臺,相同的內容,不同的教師,達到的教學效果可能存在差別。教學效果不但取決于教師 ,還取決于留學生,教師和學生之間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依賴于一些有效的教學方法。
3.1 PBL教學 由于生活環境和生活方式的不同,留學生的思維一般比較活躍,喜歡思考,部分老師上課時采用的照本宣科教學方法,難以調動其學習積極性。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是基于問題的學習方式,即互動式教學模式[2],在教學的任何階段均可使用。在教學新章節時,可以首先提出問題,以前置胎盤為例,可以列出問題:什么是前置胎盤,為什么會發生,有什么臨床表現,如何處理等,學生們會帶著解決問題的狀態,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探索解決問題,認真思考和聽課;每解決一個問題,學生都會有收獲,聽課過程中充滿著收獲后的興奮感,學生不易疲勞,利于吸收更多的內容。上課完畢,和學生們一起再將所有問題進行總結,如果時間允許,可以以抽問的方式,讓學生回答剛才解決的問題,這樣,不但可以讓學生學到知識,并且在課堂上即對新內容進行了鞏固,學生的收獲就會很大。在復習內容時,可以把相關章節聯合在一起,提出問題,分析疾病間的共同點、不同點等,讓學生主動思考,可以讓學生課堂回答或者上交答案,這樣不但可以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還能培養留學生的主動思維能力,將相關知識融會貫通,臨床實際應用過程中,會取得很好效果。
3.2 模型教學 來我院學習的留學生年齡均為二十歲左右,來華之前,幾乎未接觸過婦產科,到本院后,因為語言交流的困難,與中國學生的交流少之又少,因此對婦產科的了解幾乎為零。其婦產科相關知識的獲得只能依靠老師、書本和電腦。因為婦產科涉及部位的私密性、檢查儀器的專一性和檢查手法的特殊性,使得部分知識光靠書本教學難以達到全面傳授知識的目的。例如骨盆外測量的講授,多數老師均是在幻燈片上列出骨盆的各個標志點,然后劃線指出測量方法。如果在課堂上,教師帶上骨盆模型和骨盆外測量儀,邊口頭講述測量方法,同時在骨盆模型上模擬操作,課堂下讓學生親自演示,甚至可以以學生做模特,進行測量,這樣,課堂教學氣氛會更加活躍,學生的好奇心會被調動起來,讓學生“邊玩邊學”,以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婦產科教學的不同章節,可帶上不同的模型,如孕婦檢查模型、胎心聽診模型、胎兒分娩機制示教模型等。可能部分老師認為帶著沉重的教學模型奔走在教室之間是個不值得的體力活,但從教學效果來看,教學模型的存在可以讓學生直觀并且直接接觸相關過程,利于掌握和記憶相關知識,并且可以彌補教師因為語言表達方面的不足所影響的教學效果。
3.3 多媒體教學 多媒體教學已被廣泛應用于高等教育中,有報道多媒體教學是一種可明顯提高婦產科學教學質量的教學方法[3]。婦產科部分內容復雜抽象,學生學習理解困難。多媒體教學可以把抽象的文字信息轉化為形象的圖像,可以動態演繹某一過程。譬如講述胎兒分娩機制,按照課本的銜接、下降等內容逐一單調講述,會給學生一種分娩是一個由多個靜態過程組成的感覺。實際上分娩是一個復雜的動態過程,配合相關錄像、動畫、Flash,結合多媒體圖、文、聲并茂的演繹,關鍵點給予暫時停頓講解,使課堂教學由靜態的灌輸變為動態的傳播,讓學生充分了解動態的過程,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也加大有效信息的接收量,提高教學效率。
其實,教學方法多種多樣,譬如還有啟發式教學、對比教學等,這里就不一一列舉,在實際應用中,教學老師應因材施教,力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揮更好、學到更多。
留學生是值得大家重視的教學對象,其學習效果的好壞可能會影響某些國家或地區對該校教學質量的評估。為了提高留學生婦產科學教學質量,應挑選有責任心的優秀教學老師,采用高效的教學方法,以讓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
[1]洪宇,謝梅青,李揚志,等.留學生在婦產科實習的帶教體會[J].西北醫學教育,2013,21(1):145-147.
[2]吳雪清 留學生婦產科實習教學方法的探索[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4,27(5):696-698.
[3]陳繼明,高紅艷,李沁,等.留學生婦產科學課堂教學中應重視的幾個問題[J].衛生職業教育,2013,31(19):66-67.
10.3969/j.issn.1009-4393.2017.04.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