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耀燦
(華中師范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9)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代表大會通過的新黨章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實現了黨的指導思想的與時俱進,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了行動指南。這在黨史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歷史地位,對我國各條戰線都具有深遠的指導意義。我們一定要深入學習、真正學懂弄通、努力貫徹落實。習近平在十九大報告中從增強黨的執政本領的高度,要求全黨堅持戰略思維、創新思維、辯證思維、法治思維、底線思維,科學制定和堅決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把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落到實處。應當看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具有鮮明的辯證特色,堅持弘揚科學的方法論,是我們黨不斷取得全方位、開創性歷史成就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主要談談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貫穿的深刻的辯證思維的學習體會。
“變”與“不變”的辯證統一。即我國發展的歷史方位變了與基本國情和國際地位未變的有機統一。習近平指出,“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 “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1]雖然我國已經成為第二大經濟體,但是人口多,人均占有國民生產總值仍較低、處于世界后列。主要矛盾的變化是認清歷史方位的根本依據。盡管主要矛盾、歷史方位變了,但是“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我國是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2]是不變之中發生的變化。只有深刻領悟這一辯證思維、把握這個“變”與“不變”的動態特征,才能既看到我們比過去任何時期更加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又不會重犯超越階段、急于求成的錯誤,才能深刻認清新目標、穩健邁向新征程,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從各方面推進發展的更加平衡和更為充分,從而把我國真正建設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國內”與“國際”的辯證統一。即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有機統一。我們既要扎根中國大地把自己的事情辦好,又要提供中國方案、貢獻中國智慧,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具有深刻的本質、豐富的內涵,其主要內容是“八個明確”“十四條基本方略”和兩步走的戰略安排。在“八個明確”中,既首先強調了“明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任務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分兩步走在本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3],又強調了“明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要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系,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4]。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不僅需要和平的國際環境,而且需要學習借鑒國外的有益文化、科技成果和經驗。中國也帶動了其它國家的發展,歡迎各國搭乘中國發展的“順風車”。習近平倡導的“一帶一路”發展戰略、設立亞投行,與有關國家的發展戰略實現對接,深受各國的歡迎,有力推動了同有關國家的共商、共建、共享,推動了互利合作、互動雙贏。中國夢和各國人民的夢想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習近平指出“中國人民的夢想同各國人民的夢想息息相通,實現中國夢離不開和平的國際環境和穩定的國際秩序。必須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始終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5]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辯證統一于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之中。
“全面”與“精準”的辯證統一。即全面謀劃與精準發力的有機統一。對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既全方位謀劃、全領域部署,又精準發力、狠抓落實,抓住事關大局、根基和焦點、難點問題,精準要求、精準安排、精準推動、精準落實,啃骨頭、淌深水、涉險灘、剛性問責,理論和實踐始終貫穿著唯物辯證法;強調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始終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習近平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是‘五位一體’、戰略布局是‘四個全面’”[6]。“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是要求我們統籌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的建設:“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則是要求我們協調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實施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這些要素相互關聯、相互滲透、相互促進、相輔相成、辯證統一、缺一不可。對于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習近平將之全面概括為“四個偉大”,并揭示了“四個偉大”內在本質和有機聯系,指出“實現偉大夢想,必須進行偉大斗爭”,“實現偉大夢想,必須建設偉大工程”,“實現偉大夢想,必須推進偉大事業”,指出“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緊密聯系、相互貫通、相互作用,其中起決定性作用的是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7]對于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習近平強調“要在學懂上下功夫”“要在弄通上下功夫”“要在做實上下功夫”,強調“清談誤國、實干興邦,一分部署、九分落實”[8]。號召全黨“增強狠抓落實本領,堅持說實話、謀實事、出實招、求實效,把雷厲風行和久久為功有機結合起來,勇于攻堅克難,以釘釘子精神做實做細做好各項工作。”[9]為了在二O二O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能夠勝利收官,他親自深入貧困村寨實地考察,創造性地提出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發起扶貧攻堅的沖刺,狠抓精準扶貧各項工作。在十九報告中強調要“突出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特別是要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的攻堅戰,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得到人民認可、經得起歷史檢驗。”[10]總之,對各項工作都倡導“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干。”[11]體現了深謀遠慮與求真務實辯證統一的科學方法論和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優良作風。
繼承與創新的辯證統一。即不忘初心與繼續奮斗的有機統一,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與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和優良革命傳統的有機統一。是堅持基礎上的發展、繼承基礎上的創新。習近平提出的“創新、協調、開放、綠色、共享”新的發展理念也貫穿了深刻的辯證法,推動了各個領域踐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他在十八大報告中創造性地提出了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24字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彰顯了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繼承和創新性發展。他強調“5000多年連綿不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著中華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12],要“實現中華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13],“深入挖掘和闡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時代價值”[14],以此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豐厚滋養。十九大報告也充分體現了新時代、新目標、新征程與初心不變的有機統一,在深刻闡釋新時代中國共產黨新的奮斗目標的同時,又突出強調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指出“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15]在十九大剛閉幕一周,習近平總書記就帶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赴上海瞻仰中共一大會址、赴浙江嘉興瞻仰南湖紅船,強調這“是我們黨夢想起航的地方”[16],強調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來的路,不能忘記為什么出發,做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強調人民日益增長的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要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再出發,砥礪前行、永遠奮斗。所有這些都充分體現了繼承與創新的有機統一、時代性與階段性的有機統一、現實性與前瞻性的有機統一。
黨委主責與全黨動手的辯證統一。即在意識形態領域強調各級黨委負主體責任與各條戰線通力協作的辯證統一,專門力量與多方協同的辯證統一。習近平強調,意識形態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一刻也不能放松和削弱。一方面,黨和政府主辦的媒體必須姓黨、成為黨和人民的喉舌,各級黨委要嚴格落實主體責任,[17]宣傳思想部門必須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18]另一方面,必須堅持全黨動手,要樹立“大宣傳”的工作理念,動員各條戰線各個部門一起來做,把宣傳思想工作同各個領域的行政管理、行業管理、社會管理緊密結合,從而形成強大合力。[19]對于學校的思想政治工作,習近平強調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一方面,黨團干部、輔導員、班主任和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專門力量,要愛崗敬業、盡職盡責,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教育和傳播,抓好主渠道、主陣地,教好思想政治理論課;另一方面,各門課程的所有教師都要結合自已所教的課程做好課程育人,所有教職工都要在提高育人能力這個核心點上下功夫。[20]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從娃娃抓起,從學校抓起,讓學生們“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廣大教師要運用各類文化形式,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和要求滲透到學校教育教學之中,做到春風化雨,潤物無聲;要用自己的學識、閱歷、經驗點燃學生對真善美的向往,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種子在祖國下一代心中生根發芽、真正培育起來[21];要在落細、落小、落實上下功夫,利用各種時機和場合,形成有利的生活情景和社會氛圍,使核心價值觀的影響像空氣一樣無所不在、無時不有,達到“百姓日用而不知”的程度,使之成為人們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22]
總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21世紀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發展的新境界,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經驗的深刻總結和理論升華。她既是中國共產黨人集體智慧的結晶,又充滿著英明領袖習近平總書記的獨創性貢獻,始終貫穿了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方法論。我們要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當前首要的政治任務,尤其要善于通過學習領悟其中貫穿的唯物辯證法,學會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指導各項工作,不斷奪取全面、立體、豐碩、優質的新成就,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出更大的貢獻。
注釋
[1][2][3][4][5][6][7][9][10][11][15] 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N].光明日報,2017-10-28(1).
[8] 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體學習時強調 切實學懂弄通做實黨的十九大精神 努力在新時代開啟新征程續寫新篇章[N].光明日報,2017-10-29.
[12][18][19][21][22] 中共中央宣傳部.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2016年版)[M].學習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201,194,195,196,196,190,192.
[16] 夢想,從這里啟航——記習近平總書記帶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赴上海瞻仰中共一大會址、赴浙江嘉興瞻仰南湖紅船[N].光明日報,2017-11-1(2).
[20] 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 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 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N].光明日報,2016-1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