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泉
【摘要】在悠久的中華文化歷史長河中,有一顆璀璨的明珠始終熠熠生輝,它就是中華文化的精粹——古詩詞。中華古詩詞,因其濃縮而簡練的語言,豐富而美妙的意境,在中華文化中始終占據著重要的地位,正因為如此,高考中把它作為考查學生綜合素養的一部分,然而因其歷史久遠,加之學生閱歷有限,所以在古詩詞學習中存在一些困難。筆者結合多年的實踐工作,提出了學習高中古詩詞的一些策略,希望能夠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關鍵詞】高中 古詩詞 學習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6-0013-01
在高中語文的學習中,古詩詞部分可謂是難點,也是重點。有的學生一看到古詩詞,便會感覺像在讀天書,毫無頭緒,這就造成了考試中的失分。當然了,學生如果對古詩詞產生興趣,不僅能夠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績,而且對于個人綜合素養的提高也是不無裨益的。下面從幾個方面談一下提高高中語文古詩詞閱讀教學的策略。
一、 變滿堂灌為主動思考,為學生理解古詩詞提供條件
新課改以來,雖然提倡把課堂還給學生們,但是仍然有一部分教師難以適應,采取著滿堂灌的方式授課。尤其對于古詩詞課堂來說,學生們學習古詩詞,是需要深刻領悟其意境的。如果教師在課堂上把詩詞的背景、意境都一一說破,沒給學生以主動思考的空間,那么學生雖然學習了古詩詞,但是頭腦中缺乏對其的思考和領悟,只是停留在教師的硬生生的講解的基礎上,在對古詩詞作者思想感情的領悟上缺乏想象力。嚴格來說,古詩詞的學習應該是以引導為主,讓學生自己去深入到字里行間,主動領悟詩詞的意境和情感。具體來說,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用多媒體教學方式,展現幾幅有關古詩詞的圖片,讓學生自己去感受當時的情景,體悟作者當時的思想感情。同時,在思考過后,教師可以以提問的方式來檢驗學生掌握的情況,這樣循循善秀的引導式教學,會讓學生受益匪淺。
比如老師在講解唐朝著名詩人李白的《夢游天姥吟留別》這首詩時,先為同學們準備幾張體現這首詩內容和意境的圖片,通過多媒體展現出來,讓學生們通過視覺、聽覺等感官器官去感受,然后開始提問,比如作者寫“天姥山”時,先寫外景的兩句是哪兩句?學生們經過思考,舉手回答道:“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蓖耆_。隨后又寫了山的實景,比如哪幾句可以體現出來?學生再回歸課本,經過思考,舉手回答道:“千巖萬轉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巳暝”“云青青兮欲雨,水淡淡兮生煙”等等。經過老師的巧妙引導,學生們對這篇古詩有了深刻的領悟,能夠自己舉手發言,并且回答正確,這就說明了確實對本首詩歌有了大徹大悟的理解。
二、注重講解詩詞背景,為學生理解古詩詞披荊斬棘
每首詩歌都有其創作背景,如果將這種背景呈現出來,讓學生去感受當時的社會實際情況是怎樣的,作者的處境是如何的,可以說是為學生理解古詩詞掃除道路中的障礙。一篇篇的古詩詞,可謂短小精悍,詞句簡練,內容簡短,但是表達的意境確實豐富的,感情卻是復雜的。學生僅從幾行詩中就能領悟作者的思想感想,可謂水中花,鏡中月,可望而不可即。那么這時候就需要教師對作者進行簡單介紹,對作者所處的社會環境進行大概的說明,學生了解了作者所處的社會背景和作者的性格秉性,就可以從字里行間感受作者的情感??梢哉f對每首詩詞的作者,學生都要做到心中有數,才可以讓自己在古詩詞的海洋中縱橫馳騁,任意游弋。
比如老師在講解唐朝另外一個著名詩人杜甫的《兵車行》時,十分有必要對當時的社會背景進行一下簡單的介紹。當時的唐朝兵荒馬亂,人們生活民不聊生,戰爭常年不斷,給國家和人民帶來了極大的災難。從“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一句中可以了解到當時,也就是西漢時期的漢武帝一心想戰勝其他部落,將國家長期處于戰亂中,給老百姓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挑戰,人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生存面臨著極大的危險。此情此景可以想到作者是以古諷今,希望當朝者能夠以歷史為鑒,停止戰爭,還老百姓以國泰民安的幸福日子。經過對這首詩寫作背景的介紹,同學們很容易理解作者寫作這首詩的良苦用心,對于作者的心情也能夠很容易地感同身受。由此可知,在學習一篇古詩詞之前,一定要對寫作背景進行介紹,幫助同學們掃清古詩詞理解道路上的障礙,助他們在古詩詞理解上能夠一帆風順。
三、 巧用設置課前小活動,為學生理解古詩詞出謀劃策
在語文學習中,老師們都提倡多閱讀,因為閱讀可以開闊視野,可以增強理解能力?,F代文如此,古詩詞亦如此。而且在高考中對古詩詞的考查,歷年來都是考查的課外古詩詞。這就更加告訴我們,閱讀課外古詩詞的重要性。多多閱讀課外古詩詞,不僅可以提高學生自身的文學素養,還能夠增加古詩詞閱讀中的知識積累和理解能力,可謂一舉雙得。但是對于高中生來說,時間寶貴,課業繁多,如果說拿出很多的時間去閱讀古詩詞,看起來有些宣兵奪主,不合時宜。那么如何才能夠既能增加課外文言文的閱讀量,又可以盡可能少地花費寶貴的時間呢?答案很簡單,就是充分利用起課前五分鐘。
如何利用課前五分鐘呢?那就是讓班級里的每個學生在課前五分鐘內,都準備一首古詩詞。由老師點名背誦,并解釋古詩的含義和思想內容。隨后該同學以提問的方法,準備兩道關于本詩的問題,隨機點名讓同學回答。這樣既增加了每位同學的古詩詞閱讀量和積累量,又能夠將古詩詞記憶牢固,可謂好辦法。僅僅五分鐘,便能夠產生大作用。所以說這個辦法可以起到提高高中生理解古詩詞的事半功倍的作用。
四、結束語
古詩詞閱讀與理解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又是高考考查的重點難點。所以作為高中教師,我們有責任多管齊下,幫助學生克服古詩詞學習中的難題。助力高中生在古詩詞學習中能夠如魚得水,事半功倍。當然了,方法和技巧并不僅僅上面提到的幾種,相信每個同學都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古詩詞的靈丹妙藥,在學習古詩詞的道路上能夠一馬平川,受益匪淺。
參考文獻:
[1]李枝維.古詩詞的誦讀的探討[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年05期.
[2] 楊定明.吟誦 知意 悟情——論傳統的吟誦方法在古詩詞教學中的運用[J].新聞愛好者,2013年10期.
[3]楊章凌;淺談古詩詞的教學[J].文學教育(上),2013年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