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丹茜
一、教師是少數民族高校生的“政治領路人”
主流意識形態主要通過思想政治理論課來傳達給學生,學生的思想觀念以及道德觀念等很大程度也受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影響。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應該加強對少數民族高校生各方面知識的學習。
第一,應該更好地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自身科學素養。教師要堅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將取得最終勝利,堅信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以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重要指導地位。只有教師堅定自己的立場,才能更好地將自己的觀點通過思想政治理論課傳達給廣大的少數民族高校生,使學生也能堅定自己的信念,服從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第二,教師要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一方面,教師要深刻解讀教學內容,用自己特有的教學方式將知識傳達給學生,并且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總結,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學,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課程內容。另一方面,思想政治課屬于純理論課,相對于實驗課來說比較枯燥。教師既要讓課堂更加生動、靈活、有趣,又要讓學生真正掌握知識、靈活運用知識。
二、使少數民族高校生更加認同璀璨的中華文明
一個民族的文化代表了這個國家的民族的精神以及該國家的發展歷程。好的民族文化能加強一個民族的團結,促進整個國家的發展。高校為高校生提供了生活、學習和娛樂的場所,校園的內外環境對學生的發展起著重要作用。所以,學校應該為學生提供較好的學習、生活氛圍,使我國燦爛的中華文明得到更好的發展。首先,學校可以在學校各處,如宿舍、教室、廣場、樓道等地張貼名人名言、少數民族特色作品、詩詞歌賦等,讓學校的外環境充滿文化氣息,使學生自然而然地受到這些先進文化的熏陶。其次,學校應有效地開展豐富的課外活動來宣傳傳統文化。再次,學校可以為學生提供與少數民族文化有關的選修課,比如,開設少數民族風俗文化課、“中華民族分布地理規律研究”等有關選修課供學生學習和選擇,增強學生學習和了解少數民族文化的興趣。最后,學校圖書樓還可以開設少數民族文化閱覽專區,以滿足學生的閱讀需求。
三、加強對少數民族高校生的愛國主義教育
在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時,教師要用包容開放的心態來講解,讓學生用更加廣闊的視野來看待愛國主義,其中包括愛中華人民共和國內的各個民族、愛海內外華人華僑、愛祖國的山水等。
除此之外,在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時,教師應該重點為學生區分我國的民族主義和少數民族政策的區別,讓學生正確地認識民族主義,明白民族主義并不是簡單的少數民族政策。在進行愛國教育時,還要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實踐教育在愛國主義教育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可以通過一些傳統的少數民族節日或者振奮人心的社會實踐來加強教育。此外,還可以帶領學生深入少數民族村寨中體驗民俗文化,通過參觀歷史博物館、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活動來增強學生對祖國的認識,增加學生對中華民族的認同感,使少數民族學生感受到作為中國人的自豪感。
總之,民族主義對廣西少數民族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深遠影響。教師要提高自身素養,切實發揮在少數民族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職能。高校應充分弘揚中華文化,使少數民族高校生更加認同璀璨的中華文明,更加熱愛祖國。名人或者有社會影響力的人可以多發表積極的言論來引導高校生的發展,政府則可以通過建立專門的、有權威的平臺來引導社會的輿論,制止一些圖謀不軌的人的惡意言論,為少數民族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參考文獻:
[1]呂冬英.淺析廣西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與對策[J].傳承,2013(3).
[2]劉孝生.廣西少數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特點探究[J].法制與社會,2008(1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