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陽
坐落于美國首都華盛頓特區的高立德大學是擁有150年歷史的世界第一所、也是唯一一所全心服務于聾人和聽障人士的高等教育學府,經歷了百余年的發展,目前已擁有40多個本科專業和多個碩士及博士研究生項目。北京聯合大學特殊教育學院僅有短短14年的歷史,卻是我國第一所也是北京市唯一一所殘健融合、綜合性的特殊教育學院,為聾人和聽障人士提供5個本、專科專業和1個碩士項目。為了讓我國的聾人和聽障人士能夠在現有條件下享受更高水平的高等教育,比較兩校在本科課程體系上的異同不失為一個重要途徑。
一、美國高立德大學本科課程體系
高立德大學的本科課程主要由以下五部分組成:通識課程(General Studies)、專業預備課程(Pre-Major Courses)、專業和相關課程(Major and Related Courses)、專業限選課程(Major Concentration Elective Courses)、自選課程(Free Elective Courses)。
各專業對每部分課程完成學分的數量要求略有不同,但一般情況下,與專業課直接相關的課程(專業預備課、專業和相關課程及專業選修課)都要求完成總計60個學分(或以上),即全部學分要求的50%(或以上)。以藝術與媒體設計專業為例,上述5部分課程要求完成的學分數依次為37~40分、6分、45分、9分及20~23分。下面就以該校藝術與媒體設計專業為例,對以上各部分課程及要求加以說明。
1.通識課程 (40個學分)
2007年,高立德大學特別設計了一套通識教育課程,要求所有本科生必須完成學習任務。高立德大學為聾人和聽障人士設計的這套通識課程主要由三部分組成:新生基礎課(Freshman Foundation courses),4門,12個學分;綜合課(Integrated Courses),6門,24個學分;畢業設計(Capstone Experi- ence),1門,4個學分。
4門新生基礎課分別為第一年研討課(First Year Seminar,GSR 101)、精讀與寫作(Critical Reading and Writi-ng,GSR 102)、美國手語和聾人研究(American Sign Language and Deaf Studies,GSR 103)、定量推理課(Quanti- tative Reasoning course,GSR 104)。其中第一年研討課是一門銜接性課程,是為了幫助新生適應大學學習而開設的。通過研討,新生們要能夠回答以下問題:我是誰?我是怎么上的大學?大學究竟是個什么地方?我的人生目標是什么?如何才能實現我的人生目標?而定量推理課的開設則是為了讓學生(特別是文科生)獲得在科技社會背景下做出理智判斷所需的數學、邏輯知識和解決問題的技能,內容涵蓋數感(number sense)、統計、概率、幾何、線性代數和指數模型、制圖和數據分析。這不是一門傳統的、抽象的數學課,它把數學和推理作為有價值的工具用于理解人類所生活的世界。
綜合課是圍繞一個涉及多個學科領域的課題展開探究的多學科或跨學科課程。授課教師(可能由來自不同系的教師或由一名教師和某個行業的專家組成的授課團隊)將帶領學生從五個方面開展多學科或跨學科性的探索:綜合性學習導論(Introduction to Integrated Learning)、多元文化視角比較(Comparing Multicultural Perspectiv-es)、不同學科的方法(Methods of Multiple Disciplines)、一定背景下的科學和定量推理(Scientific & Quantitative Reasoning in Context)、道德評價和行為(Ethical Evaluations and Actions)。每個學期或學年,教師都會自愿設計符合要求的綜合課程供學生選擇,學生要完成總計6門課程的學習以達到學校對本科生的要求。
完成全部本科課程后,學生們(可能來自不同的專業)將組成團隊,在教師帶領下,和社會團體合作,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真實的社會問題,這便是畢業設計這門課的內容。
2.專業課程 (60個學分)
在高立德大學的本科課程中,與專業直接相關的主要有以下三個部分:專業預備課程(Pre-Major Courses)、專業和相關課程(Major and Related Courses)及專業方向選修課程(Major Concentration Elective Courses)。藝術與媒體設計專業的預備課程有2門:藝術史和藝術設計基本原理;專業和相關課程有15門,涉及的主要內容有:數字媒體(2門)、設計(3門)、繪畫(1門)、現代藝術(1門)、攝影(2門)、網頁設計(2門)、高級畫室、展覽/作品集(2門)及實習、專題研究(2門)。專業方向選修課則是從以下5組課程中任選1組:藝術史(3門)、數字媒體(3門)、平面設計(3門)、攝影(3門)、藝術工作室(8門選3門)。
3. 自選課程 (20個學分)
所謂自選課程,即學生可以從全校范圍內的課程中任意選修自己喜愛的課程,可以與所學專業有關,也可以無關,因此選擇范圍更廣。各專業可推薦相關課程,藝術與媒體設計專業推薦的課程有:溝通導論(Introduction to Communication)、公共演講(Public Presentations)、編程基礎(Programming Fundamentals)、視覺手勢交流(Visual Gestural Communication)。
二、北京聯合大學特殊教育學院本科課程體系
北京聯合大學特殊教育學院的本科課程主要由通識教育、學科大類(必修和限選)和專業(必修、限選、任選)三大類課程組成,不同專業對各類課程的要求有所不同。總體上,通識教育課程的比例達到40%~50%左右,學科大類占10%~20%不等,專業課比例約為30%~40%。
以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為例,在總計164個學分中,通識課程所占比例為39%,主要課程類別有思想政治類(14學分)、大學英語(12學分)、計算機類(7學分)、漢語(6學分)、體育(4學分)、就業(1學分)綜合類選修課(8學分)及畢業設計(12學分)。
學科大類教育課程分必修和限選兩類:必修以理論課為主(要求完成16個學分——平面構成、色彩構成、立體構成、中外設計藝術史、藝術概論及裝飾與圖案6門課),限選包括理論課(要求完成6個學分——從藝術欣賞、美學(中外美術史)、書法基礎、攝影基礎(I、II)及公共關系學中選3門課)和獨立設置的實踐課(要求完成12個學分,其中包括8個學分的分散實踐課——設計素描(I、II)、設計色彩(I、II)和4個學分的集中實踐課 —— 從速寫和寫生(環境/動物)中選2門課)。
專業教育課程分為必修、限選和任選三類:必修包括理論課(要求完成24個學分——數字媒體設計與制作(I、II、III)、文字與版式(I、II)、品牌形象策劃(I、II)和圖形 創意8門課)和集中實踐課(要求完成10個學分 —— 攝影、平面(印刷)設計和印刷制作(I、II)、網站設計與制作及藝術采風5門課),限選包括理論課(要求完成18個學分 ——從角色設計、動畫與運動規律、二維動畫設計、插圖技法、創意廣告設計、企業形象(CIS)、中國畫(I、II)和裝飾繪畫課中選6門課)和分散實踐課(要求完成4個學分,從裝飾彩繪、書法實踐和雕刻工藝(I、II)中選2門課),而任選課則要求完成8個學分(3~4門課)的理論課,可選擇的課程有:展示與陳設、色彩搭配設計、插圖設計、大眾傳播學、消費心理學、廣告學、商業攝影、時裝攝影、中國傳統建筑調研、產品包裝與陳列設計。
三、美中兩校本科課程體系的比較
1. 兩校都十分注重傳統文化、價值體系和思維方式的傳承,但側重點和方式有所不同
高立德大學本科專業統一要求完成的總計120個學分中,與傳統文化、價值體系和思維方式直接相關的通識課程比例占到了1/3;在北京聯合大學特殊教育學院,通識課程的比例更是達到40%~50%左右。
從文化傳承來看,美國高立德大學在重視多元文化教育(開設有多元文化視角比較類綜合課程)的同時,還注重對聾人文化的研究(開設了美國手語和聾人研究這門課程)。在這方面,我國聾人高等教育和普通高校的課程開設基本相同,主要通過大學英語這門課開展多元文化教育,近年新增了手語語言學,但沒有針對聾人文化開設任何課程。在價值體系的延續方面,北京聯合大學特殊教育學院主要是通過多門思想政治類課程來實現的,而美國高立德大學則主要是通過道德評價和行為類綜合課程來實施價值體系教育的。
相比之下,美國高立德大學更重視思維方式和方法的培養,為學生設計了5門相關課程:精讀與寫作、定量推理課、綜合性學習導入、不同學科的方法、一定背景下的科學和定量推理,文、理兼有,全部為綜合類課程。從特教學院本科專業的教學計劃表中可以看出,思維方式和方法的培養主要是通過學科類課程,如大學計算機基礎、多媒體技術與應用及漢語閱讀與寫作和自然科學類(如計算思維藝術)、人文與藝術類(如藝術作品欣賞)、社會科學類(如近現代科學與生活)及溝通交流類(如英語實用交流)四大類選修課程來實現的。
2. 在學科基礎和寬泛知識體系的構建上,美、中兩校差異顯著
從兩校通識課程以外的課程安排不難看出,美國高立德大學的課程設計首先突出了歷史的沿襲和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另外,高立德大學的專業課程門數和學分數都明顯少于北京聯合大學特殊教育學院,但其專業和相關課程的門數和學分數是其專業方向選修課程的3倍,體現出了核心課程或主干課程的重要性。
應該說高立德大學本科課程設計的思路是清晰的:必修課程的學習為選修課程的學習提供了“選擇”的依據——學生通過大量的必修課程獲取較為全面的專業理論知識,為在選修課程中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一個方面展開深入探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最后再通過自選課程的學習,完成對專業知識和其他相關知識的補充學習,在學生的專業發展上體現了必修主導和自主延伸的特色。
北京聯合大學特殊教育學院的專業課程設計則凸顯了我國高校課程設計中強調對學科知識體系的系統性傳授這一特點,專業課程多,涉及面廣而深,從學科大類基礎課到專業任選課,為學生的專業發展鋪平了道路,學生無疑會從這樣的課程體系中獲取更多、更細的專業知識,但從課程名稱和數量上看,很難避免重復教學和學業負擔過重等問題。
參考文獻:
[1]顧定倩.深化課程改革 提升特教質量[J].現代特殊教育,2014(2):23.
[2]楊書悅.提升校長課程領導力 推進學校可持續發展[J].現代特殊教育,2013(2):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