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朝霞+尚鵬
一、引言
信息與通信技術產業需要的不僅僅是由高校培養的高級人才,同樣需要大量不同等級的技術應用型人才作為智力基礎。但是,我國的信息與通信技術產業人才結構呈現橄欖形分布,嚴重缺乏高級管理者和基礎性技術人員,因此,需要發展大量技術過硬的普通信息與通信技術產業技術員形成合理的人才結構。但是當前的教學情況是網絡工程作為一個實踐性較強的學科,由于其特殊性,實踐教學較為困難,大部分學生未能真正接觸到系統的實踐項目。另外,由于學生平時所接觸到的網絡工程專業公司相對較少,導致學生沒有學習目標,學習興趣不高,專業基礎課修完后,很大一部分學生將自己的目標轉向軟件工程等其他學習方向,最終使得人才結構畸形。本文由此提出一些解決該問題的方法。
二、學生實訓走出實驗室
目前學生的室內實驗項目豐富,學校中已出現越來越多的各類實驗教室。比如網絡原理課程中路由的配置、交換機的配置、Internet的高級應用等。希望在校學生能夠利用專用教學設備構建網絡的實踐教學環境,開展網絡相關課程的基礎實驗、專業實訓,深化學生課堂教學的效果,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和知識運用能力,從而全面提高專業教學質量和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但是筆者通過在實驗過程中與學生的交流發現,采用以上方法完全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如即使教師課前不斷強調實驗目的,但仍有大部分學生不求甚解,僅是將實驗指導書像產品說明書一樣,從頭到尾將代碼敲一遍,完全不理解這些操作的意義。根據學生的現狀,筆者建議,應盡量減少驗證性的實驗,增加設計性的實驗,以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比如學習無線網絡課程時,最后可以增加對WLAN網絡的規劃、部署、優化等實踐內容,進行實踐操作練習,使學生擁有WLAN無線網絡工程師應具備的能力。按企業項目實際操作流程,通過劃分不同小組,分別部署實施不同區域的無線覆蓋,檢測無線傳輸的安全性、漫游性、干擾性、高效性等,更深層次地掌握無線的規劃與部署特性,以便完成安全、高效、方便、快捷的無線部署任務。項目配套了整體的教學方案,從崗位技能需求出發,重點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系統規劃能力、動手能力和競爭意識。另外,網絡工程實訓項目會涉及高空安裝、布線等工作,所以需要更加關注學生的安全問題。
三、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教師是引領者,特別是大學教師面對的是已經成年的大學生, 要教給他們的不僅是書本上的知識, 還有相關的應用方法,以便讓學生畢業后 能夠順利地與工作對接。因此,大學 教師不僅是傳統意義上的教育者,而 且是學生職業發展和個人規劃的導師。網絡工程專業是近年來各大高校普遍新開的專業,本學科出身的教師相對缺乏,更加缺少“雙師型”教師。校企合作是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途徑,通過讓教師到企業參觀學習,開展學術交流會, 同時聘請企業資深業務人員到校內培 訓等方法,可以讓教師及時接觸到許多前沿的網絡知識和技術,開闊思路,提高教師網絡理論與應用方面的教學水平。
四、結語
隨著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作為高等學校,相關實訓項目必須適應社會需要,本文針對普通本科院校網絡工程專業的現狀進行分析,并提出了相關對策。目前一些高校教研室也正在籌劃相關工作,以培養出社會所需的人才。
參考文獻:
[1]蔣吉頻,高東發,陽愛民,等.我國網絡工程專業建設的研究現狀述評[J].計算機教育,2010(12).
[2]孫 娜,苑春苗.網絡工程專業建設的探索與實踐[J].課程教育研究,2016(4).
[3]周建存,陳偉宏,吳 鳴.網絡工程專業培養目標與課程體系的研究和實踐[J].中國電力教育,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