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脫口秀節目己經成為廣大觀眾喜聞樂見的一種節目形式。然而,我國電視脫口秀節目在近些年走入了自己的瓶頸。主要原因有脫口秀節目的形式己經固化,對話空間相對狹窄,有些脫口秀節目單純為了幽默搞笑不顧內容的膚淺與低俗。加之現在網絡的發展,收看電視節目人越來越少,很多觀眾己經拋棄了電視遙控器,更多的時間轉向在網絡觀看視頻。電視脫口秀節目想要走出瓶頸,必須與時俱進走進網絡時代,謀求新的生存空間。
關鍵詞:自媒體;脫口秀;發展;策略
一、節目受眾策略
目前我國自媒體脫口秀節目的選題多偏于男士喜歡的題材,也正因如此此類節目的男女受眾比例也特別懸殊。這一點也引起了《曉說》節目制作團隊的注意,所以在節目錄制的過程中特邀了女性主持人的加入。女主持人的加入的確為節目增加了一抹亮麗的風景,也使節目更具親和力。節目的制作團隊利用這種方式增加女性元素,市局上市在調整整個節目的收視性別比例,希望能依次打破收視性別比例的不均衡。但這是治標不治本的行為。顯然不能達到吸引更多女性受眾的目的。根本對策還在于在選題上增添更多的女性元素,比如可以增添:美食、化妝、時尚等相關的內容,將這些元素與節目原有的知識性相結合,才可真正是男女性的收視比例相對平衡。如果節目的選題故事的選定發生了偏差,不僅使受眾的范圍受到限制也違背了節目最開始的受眾定位。互聯網信息中心發布的2012年中國網絡視頻用戶性別信息顯示,網絡視頻用戶多為知識層次較高的人群。因此,知識性自媒體脫口秀目標觀眾的性別應該趨向平衡,“窄眾”傳播是市場細分的結果,但不能一味建構男性意識,在節目的話題的選擇上注重權衡兩性意識。
二、節目品牌策略
一檔節目,要想贏得市場,必須有強烈的品牌意識。“電視媒體品牌”就是用來識別電視產品及其服務并使之與媒體競爭對手相區別的標志和符號,這是受眾對物化的電視產品,欄目的普遍認同、理性選擇和主動接受,是經過媒體市場長期歷練后的經驗積累。自媒體脫口秀節目要想保持長久的活力,就必須使自己的節目有風格有特色樹立自身的品牌,區別于其他的節目。自媒體脫口秀節目己有多年的發展歷史,是世界在變,時代在變,脫口秀節目可談論的內容和話題也是層出不窮的。同時,隨著視頻制作技術的發展,許多新的技術手段都可以利用在節目的制作和包裝上,從而增強節目的特色,吸引更多的受眾。
三、節目形式和內容策略
對于自媒體脫口秀節目的內容編排依然十分重要。它是一檔節目能夠長久發展的內在動力。其次,自媒體脫口秀節目受眾的較有針對性,往往出現了很強的地域社群,社會階層社群等特征。這就決定了脫口秀節目始終是一種小眾的傳播。通過一種病毒擴散的方式來對節目進行宣傳。《羅輯思維》《曉說》就是這種傳播方式的成功案例。因此自媒體脫口秀節目在針對受眾的傳播上也需要編排。最后,自媒體脫口秀的關鍵點在于“秀”,所謂“秀”就帶有很強的表演成分,主持人同時也是一名演員,這種表演也是吸引觀眾的重要原因之一。
脫口秀節目要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不能純娛樂化地進行惡搞戲謔,也不能以一副教育者的姿態對觀眾施教。所以文化知識融合在娛樂當中對節目進行編排。利用倒敘和插敘的方式,打破了節目老套的敘述順序,可以達到拓展信息和引起觀眾興趣的作用。通過對節目后期的制作,打破原有的時間順序加入和節目相關的情節,對主持人在節目中所提到的較為難理解的詞語,事件、任務進行歷史背景的介紹。對相關話題進行拓展,有利于信息量的增加,并且能夠幫助觀眾更好地理解節目的內容。
《曉說》在道具上沒有什么特殊的設計,只有主持人高曉松手拿的一把扇子。《羅輯思維》更是沒有什么道具。所以節目的編導贏選取一些別具一格的道具來增強節目的特色。在節目后期的包裝和宣傳上,我國目前的自媒體脫口秀節目做的也十分欠缺。一些自媒體脫口秀節目一味地學習美國脫口秀節目的國際范包裝模式。雖然展現出了脫口秀節目組更注重“視覺化”的趨勢,但一味的復制反倒使節目的內容和外在包裝風格格不入。我國的自媒體脫口秀節目的本土化氣息依然很濃,所以在節目的包裝上除了要使其契合節目內涵之外還應該符合本土受眾的接受習慣以及我國的歷史文化傳統。包裝也并不一定每一期節目都是相同的,可以根據本期的相關內容作調整。例如一期節目中談論的話題是中國傳統文化,就可以采用一個唯美中國風的片頭進行宣傳。綜上所述,我國的自媒體脫口秀節目在視覺化的包裝上還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有待挖掘。
脫口秀節目自傳到中國以來,以其節目內容豐富,氣氛輕松愉悅就受到了廣大中國觀眾的歡迎和喜愛。然而在近幾年網絡技術飛速發展的大環境下,越來越多的受眾不再喜歡收看傳統的電視節目,尤其是較為年輕的觀眾。他們更多喜歡個人喜好和時間去選擇網絡中能符合他們需求的視頻去看。
【參考文獻】
[1]郭紅慶.自媒體化網絡廣播電臺“云傳播”機制研究[D].西南大學,2014.
[2]史曉萌.微傳播環境下的脫口秀節目研究[D].鄭州大學,2014.
[3]張少惠.關于中國網絡自制脫口秀節目熱現象探究[D].山東大學,2015.
[4]楊迪.《羅輯思維》——自媒體脫口秀節目的成功嘗試[D].廣西大學,2015.
[5]趙鵬翼.傳播視域下網絡脫口秀《麻辣書生》節目形態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5.
[6]周璐.自媒體的運營策略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5.
[7]宋睿.我國網絡“脫口秀”研究[D].南昌大學,2015.
[8]王偉.自媒體時代網絡脫口秀節目探析[D].南京師范大學,2015.
[9]歐陽照,周柯岑.淺談我國單口脫口秀主持人的發展趨勢——《老梁觀世界》《曉松奇談》《羅輯思維》的比較分析[J].今傳媒,2016,(4).
[10]金建楠.自媒體時代網絡脫口秀節目的“五W”分析—以《羅輯思維》為例[J].今傳媒,2016,(7).
[11]魯沐琦.自媒體新銳“羅輯思維”探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5.
作者簡介:李子怡(1997.10.21-),女,河北石家莊,河北大學藝術學院廣播電視編導在讀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