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杰
摘要:隨著傳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我國的中學語文教育模式改革勢在必行。現代媒體技術在全社的普及推廣,給中學語文教育改革提供了很好的途徑。
關鍵詞:中學;語文;教育技術
隨著我國教育理念逐漸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中學教育中各個學科教育的改革之聲不絕于耳。但是,中學語文教學的任何改革都必須先充分研究中學語文教學當前存在問題,也就是中學語文教學的現狀,然后結合各個地方的實際情況,在充分聽取教學一線教師的實踐經驗的基礎上,才可能制定出具有可操作性的中學語文教學的改革目標和教學方法等,否則只能是紙上談兵。
當前,我國中學語文教學面臨的問題主要有兩項。第一,教學理念落后,教學目標單一。日程教學活動的設置均以中考為中心,使得教學的視野過于狹窄。教學的理念還停留在應試教育的理念下。應試教育的教育體制還根深蒂固的存在于中學的教學活動中。應試教育的結果導致廣大中學生的學習興趣嚴重下降,教師的課堂教學僅僅將升學率設定為最重要的目標;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喪失了應有的自主性、靈活性,從而喪失了教學的個性,最終是教師教學素質的下降。語文教學相對于其他學科的教學留給教師的自主發揮的空間是非常廣闊的,相對于其他課程的對學生積極性和興趣的調動也更加容易。但是現在的中學語文教學實踐中囿于應試教育的束縛,過于追求升學率,課堂變得乏味無趣,缺乏應有的生活氣息,當然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興趣就蕩然無存。而且,更加令人惋惜的是,中學語文教材中有很多語言優美、貼近生活,藝術性與欣賞性俱佳的學生自讀課文,但是由于不在應試教育的考核范圍之內,也就被擋在了課堂教學的和學生自學的范圍之外。第二,中學語文教學的教學手段太過陳舊,而且方法單一,無法滿足信息時代的學生要求。長期的應試教育理念,在我們的中學語文教育中形成了“教師講解——板書——學生記筆記——練習——考試”的教學模式。而在學生的學習狀況的考核方面只有考試一種形式,學生學習情況的反饋也是通過考試和面對面的提問以及紙質作業的形式完成。這些都是我們國家在經濟不發達,社會還處在紙質媒體時代的可行之舉,但是,實行到現在已經根本無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興趣,更無法保障學生的學習效果。我們的社會現在已經進入數字媒體時代,學生在校外、家庭接觸知識的途徑和工具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智能手機、智能學習機器、電子書等數字技術廣泛應用與普及已經更新了學生的知識接受途徑,令他們耳目一新。所以,如果我們的中學語文教育再停留在紙質媒體的傳統手段上,勢必會無法適應時代的需要了。所以,本文主要從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角度去探討如何優化我們的中學語文教學。
第一,現代教育媒體技術能夠極大地提高中學語文教學的課堂學習效率,增加了教學的信息空間、增強了語文教學的感染力和學生的學習興趣。傳統的教學方法主要依靠語文教材、教師的教案以及板書和語言表達,可以說原來的教學模式很難突破教材的空間范圍,也很難擺脫語文教師個人的客觀條件的限制。而且,傳統的教學方法能夠給學生提供的信息量相對比較窄。相反,現代教育技術能夠很容易的在時間上突破課堂45分鐘的限制,在空間上突破教材的限制。不僅在語文教學中極大的擴充了信息量,而且給知識以形象化的表現力,提高了課堂教學的靈活性和感染力,更容易使學生的學習和生活融為一體,增強了語文教學的生活感染力。在考核方面,不僅考核的形式更加多樣化,而且也極大的減輕了教師的工作量。
第二,中學語文教師在充分研究語文教材,對學生進行細致的學情分析的基礎上,可以運用現代教育媒體技術對相關的教學資源進行優化整理,開發利用,并根據學生實際的學習情況進行過程反饋與評價,在此過程中語文教師可以將自己的以往的教學經驗和理念充分融入進現代媒體教學過程的設計中,從而實現抽象問題的具體化,提高學生對于語文的語言感知能力的同時,極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從而提高了教學效果。在中學語文教學中正確運用現代教育媒體技術可以起到將語文教學內容圖像化、直觀化、交互式的圖文并茂的效果。各種教學內容、方法、手段、交互呈現給學生可以極大激發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加深對教學內容的理解掌握,課堂氣氛也更加的活躍,師生之間的交流不再僅僅局限于課堂提問、作業批改、練習等形式,可以即時交互式交流,從而極大改善師生關系。
當然,再好的教學手段也有其缺點。現代教育媒體技術在實踐運用中也需要教師盡量揚長避短。第一,運用現代教育媒體技術進行中學語文教學需要教師首先根據自己的實際教學思路和自己面對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開發多媒體課件,這也是因材施教的具體體現。但是,由于多媒體技術的可復制性和可重復利用性,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簡單生搬硬套別人的教學課件,也就脫離了自己的教學實際,教學效果可能會更差。
參考文獻:
[1] 李芒.現代教育技術[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
[2] 韓志堅,封昌權,徐建祥.現代教育技術教程[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0.
[3]楊再隋.《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學習與輔導[M].語文出版社,2001.
[4]王世友.信息技術背景下的中小學語文教學.課程·教材·教法,2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