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海峰
【摘要】初中是學生接觸物理學的初級階段,這一階段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掌握學習物理的方法,養成動手實驗能力,積極主動參與自主探究,是初中物理教學的主要目標。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突出學生能力的培養,倡導提高動手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的提高,培養學生科學素養,是當前初中物理教學在新課程背景下的重要目標。
【關鍵詞】新課程 初中 物理 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6-0084-02
物理是一門很重要的基礎性課程,初中階段正值九年義務教育的重要階段。因此,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按照新課程改革的要求,通過教學手段的創新,構建高效的初中物理教學課堂。但是,在當前的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低效甚至無效的課堂教學比比皆是。本文中,筆者根據自己的教學實踐經驗,以新課程改革為標準,闡述高效的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構建策略。
一、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綜述
2011年新課程標準將學生能力培養作為重點強調的內容,并提出了具體的要求,尤其在以實驗為基礎的物理教學方面,強化了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的培養。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通過實驗可以讓學生觀察自然界的物理變化,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初步掌握物理學的研究方法,更能夠通過簡單的實驗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同時學生的思維能力也在實驗結果的論證、分析總結的過程中得到提高。因此,新課程背景下的初中物理課堂教學要格外注重物理實驗教學,這對于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新課程背景下的物理課堂教學改變了傳統基礎課程中學生實踐過少,只能做演示實驗和驗證性實驗,沒有探究性實驗的教學模式,全新的物理教學模式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在物理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可以親自動手操作、實驗、測定、探究等行為,使學生能夠體驗樂趣,實事求是,敢于創新。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的實驗大多是小型或微型實驗,在不同的實驗中,應根據初中物理課程標準的要求,根據不同的內容選擇不同的要素,科學的物理實驗方法,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實驗中通過教師的引導,使學生通過記錄分析信息數據得出結論,有助于培養學生在實際生活以及未來工作過程中應對實際問題的思維方式,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
二、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構建高效課堂的策略
1.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主動參與能力
傳統的物理課堂教學中,由于教學資源,實驗器材等的限制,教師在物理課堂上,通常是教師在唱獨角戲。教師口若懸河,學生木呆呆地聽著,即便是實驗課,學生也只是實驗的旁觀者,盡管在許多實驗中,學生的旁觀是有必要的,也能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加深學生對物理知識的認知和理解。然而,許多物理實驗過程中學生不真正動手是永遠不能體會動手操作的樂趣和能力的提升。要提高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效果,教師就應當將物理實驗有選擇題交給學生們自己去做,這種主動參與和自主實驗,不僅有利于培養學生實踐動手能力,也有利于加深學生對實驗過程和實驗方法的了解,加深對物理知識的認知,并且能夠通過實驗提高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對物理學的科學性和知識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以此提升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此外,教師在物理課堂教學中,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一定要創造條件完成課標要求的實驗,在進行學生實驗時,應注意發揮學生的自主作用,在可能的情況下,讓學生自己選擇儀器,并讓學生自己組合實驗裝置進行實驗,對學生實驗教師應思考本課究竟要培養學生哪方面的能力,屬于所側重培養的能力要給足夠的時間,讓學生相關實踐行為得到落實。
2.用多樣化的實驗方式演示實驗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要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應當根據課堂教學內容,用多樣化的實踐方式演示實驗過程,并讓學生通過實驗觀察不同的實驗現象。例如:可以采用多媒體將不容易觀察的實驗過程展示給學生,或是利用錄像技術,將較快的實踐過程進行慢鏡頭回放,使學生能夠充分了解實驗的每一個步驟。演示實驗時,由于實驗操作者是教師,學生的主要任務是觀察和思考,因此,教師應注意引導學生觀察實驗現象,讓學生明確觀察目標,知道是在哪一個研究對象上收集信息,還要明確收集信息的內容,提示說觀察現象的基本特征。
3.創設學習情境,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學習情境的創設是教師引導學生正確思維的主要方式,學生在學習情境中,能夠充分領悟自然界的物理原理,在獲取知識的同時,掌握科學學習自然知識的方法和技能。例如:在學習《光的折射》這一課時,為了讓學生掌握光的直線傳播原理和光的反射原理,并通過實驗了解光的折射原理,筆者在實際課堂教學過程中創設了這樣的學習情境。首先,我將學生分為多組進行實驗,分別讓學生用手電筒、燒杯、水、鏡子、西瓜等驗證光的直線傳播原理的實驗、光在不同介質中傳播的折射原理實驗、光的漫反射和鏡面反射實驗,學生們利用現有的實驗器材開動腦筋,并結合實際生活經驗,很快就形成了不同的實驗方法。例如有的組別的同學在試驗光在空氣和水中的折射實驗時,不僅將吸管在裝有水的燒杯中觀察了光的折射,并量出了折射的角度。通過實驗,學生們真正體會到物理學知識的樂趣和科學的魅力,獲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應當增加實驗力度,使學生手腦并用,初步培養學生科學的研究方法。通過課程的引導和實驗,對物理知識的驗證探究,加強學生對科學知識的信任,在不斷的實踐過程中打下良好的科學研究基礎。
參考文獻:
[1]黃榮勝.新課改背景下的初中物理教學淺析[J].新課程,2012.
[2]方園瓊.新課改背景下的初中物理教學淺析[J].陜西教育,2012.
[3]凌海恩.淺析如何做好新課改背景下的初中物理教學[J].新課程,2011.
[4]陳奕.淺談新課程背景下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資源的開發與整合[J].中學物理,2012.
[5]錢海軍.談新課程背景下讓初中物理課堂充滿活力之策略[J].學園,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