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虹++朱敏
【摘要】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也逐漸地進入了一個新階段。而在高校教育方面,積極推進了合作辦學的模式,以此來擴展學生的知識以及視野,同時也把跨文化的知識以及能力融入教學中。因此,本文通過分析高校開展中外合作的辦學模式下,如何對學生進行跨文化知識與意識培養的具體途徑。
【關鍵詞】高校 中外合作辦學 學生 跨文化意識 培養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6-0180-01
高校開展教育活動中,需要與當前逐漸開放的社會結合在一起,一方面是吸收人才培養方面的知識以及模式,另一方面則能夠促進學生更好地找到切合自己發展的職業之路。因此,高校探索了一條中外合作開展辦學的道路,這可以有效地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教學資源,同時也能夠培養學生的國際視野。但在關于合作辦學中開展跨文化教育的途徑問題還需要各方積極探索,進而能夠把跨文化的知識輸送給學生。
一、教師在教育中需要轉換角色
首先,根據合作辦學相關政策要求,外籍教師在學校中所占的比例需在25%以上,這就需要對教師搭配方式進行討論,著重改變各自為政的現狀,更好地促進雙方教師在教學與教育中做好溝通和交流,從而保證教學內容、方法、測評方式以及課外拓展達成一致,同時形成規范化的標準[1];其次,在合作辦學的項目中,教師自覺轉換自身的角色,在合作辦學的模式下,教師的作用不再是單純知識的傳遞者,而是需要發揮好知識和文化引導者的作用,善于傾聽學生對教育教學所提出的意見、充分尊重學生個性和興趣、積極鼓勵學生大膽提出并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做好學生思維的啟發者。此 外,教師還需要根據教學內容而挖掘文化元素,提升學生對文化知識吸收能力;最后,在課堂活動中,教師需要營造氛圍,從道德標準、文化價值、社會習俗以及思維方式多方面的差異性入手,使得學生能夠更好地感受文化不同,并能夠理解與更好地接受西方文化;除此之外,教師采取的教學策略,應該以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為主,因此,教師在知識傳授方面需要設計好引導學生思考的問題,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生掌握知識,再者,教師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而大膽讓學生對自己所面對的問題進行分析、判斷以及解決,這能夠對學生綜合運用技能提升帶來幫助。由此可知,教師在教育教學中的作用以及角色需要做好轉變,一方面是把文化內容引入課堂中,從而能夠較好地避免課堂教學出現本土文化缺失或者重此輕彼的情況[2],另一方面教師在安排教學內容方面需要把傳授知識與文化結合在一起,使得學生在掌握文化知識基礎上,還能夠有效提升跨文化的意識以及能力。
二、改進傳統的教學模式
在合作辦學模式下,高校需要做好課程設計,這是體現出合作辦學優點以及特殊之處。因此,從實踐層面分析,課程建設需要通過雙方共同協商而審議、制定,盡可能體現出對學生的跨文化能力和意識的培養。第一,引進以及參考西方教學方面的課程設計模式,同時結合我國高校實際情況而突出合作特點與優勢,做好本土化和國際化的結合;第二,重視對學生批判性、獨立性思維的培養,使得學生可以發揮自己主體性作用,從而激發學生創新能力,促使學生可以進行自主鉆研、敢于發表獨特意見[3],同時在處理問題方面,善于歸納、分析和總結,有效地面對競爭國際化的局面;第三,教學教材選擇方面需要做好不同文化知識傳授,這在一定程度上就依賴于教材編寫工作,需要把西方文化與我國的傳統文化融合在教材中,例如語言課方面的教材,則應該從語言載體角度中增加文化知識的內容,此外,教師還需要根據教學情況而編寫學生講義。
三、做好教學評估,提升合作辦學的教學質量
教學評估在合作辦學的項目中,首先需要做好定期開展質量評估的制度建設,應該堅持公平、公正的原則,保證合作辦學項目能夠持續性的發展,從教學評估內容方面入手,對教師、學生以及教學管理這三個不同的角度而建立合理的程序,從而促進學生能夠在科學的評估中獲得全面發展的知識;其次,在教學評估中,教師需要做好學生學習能力以及綜合素質的兼顧,例如協作、溝通能力以及思辨能力等;最后,教學管理、組織環節中,必須加強評價與監督,這是保證合作辦學教學得以順利實施的條件,通過學生自評,保證學生能夠對自己有較為清晰的認識[4],而在校方評價中,則需要把評估的內容進行細化,例如從分析問題的角度觀察他們十是否具備跨文化的意識,然后再對評估的結果進行公開,保證合作辦學在教學評估中做到合理性,促進合作辦學能夠提升教學質量。
四、結語
目前,在高校所開展的合作辦學背景下,主要的目的在于培養學生具備國際視野,更好參與當前的文化與人才交流。因此,在實踐教育中,需要對文化內容 部分進行科學的處理,防止學生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出現文化沖突的情況。本文從三個方面分析了開展跨文化知識和意識的培養途徑,使得合作辦學可以為學生接受文化創造良好的條件,促進學生具備多元文化的知識,更好開闊國際視野。
參考文獻:
[1]劉揚,李曉燕,李名義等.高校中外合作辦學教學滿意度評價研究[J].復旦教育論壇,2016,14(4):43-48,61.
[2]張廣磊,羅君.高校中外合作辦學英語模塊化教學課程評價體系的構建新思路[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3,29(11):63-64.
[3]張玉文.中外合作辦學英語教學之探討[J].天津職業院校聯合學報,2013,15(5):109-112.
[4]葉一青.ESP教學范疇中的模塊教學與師資互構[J].延安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29(3):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