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錦州市渤海大學外國語學院 孫立婷
計算機輔助初中生英語聽力學習
遼寧省錦州市渤海大學外國語學院 孫立婷
英語語言教學近幾年來快速發展,在四種基本語言技能(聽、說、讀、寫)中,聽力技能被認為是最重要的技能,在交流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隨著多媒體計算機和互聯網的發展,在過去的幾年,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采取多媒體計算機輔助語言學習(CALL)的教學手段?;贑ALL環境下的課堂聽力教學需要進一步探索。
聽力教學;CALL
英語聽力理解是外語教學中需要培養的重要語言技能之一。在教學實踐中,筆者發現,相比其他語言技能,學生的聽力理解能力仍有待提高。傳統的聽力教學形式是:由老師播放聽力磁帶,學生做相應的練習題,老師再反饋給出“正確”答案。這種課只提供給學生聽的機會但未能教會其聽力技巧。雖然學生以及英語教師都付出很多努力去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但結果卻往往令人失望。聽力理解是一個人通過感官、聽覺器官以及賦予一條信息特定意義去了解另一個人。隨著認知心理學近年來的發展,教育研究的趨勢已經從“如何教”轉移到“如何學”。西方心理學家和應用語言學家開始重視對語言學習者的個體差異的研究。在其中,有關語言學習策略(LLS)的研究已經引起了許多語言學家和外語教師的興趣。關于LLS的討論可以追溯到20世紀70年代。語言學習策略解釋了學習者如何學習第二語言(L2)、提高學習自主性等。在語言學習策略研究中,聽力理解策略(LCS)是重要組成部分。聽力策略分為元認知策略、認知策略和社會/情感策略。在過去幾年期間,CALL徹底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法。隨之,許多學者對CALL進行了大量的研究。而大部分的研究側重于閱讀和寫作有關的情感管理策略、認知管理策略以及交互式學習。自CALL模式被引進到中國后,人們開始研究它,在CALL環境下對LLS也有了一些初步研究。然而,大部分的研究都是在高校開展,對于初中生在CALL環境下的LCS研究較少。
語言學家和大學英語教師都發現,盡管學生已經通過高考,但是他們仍然很難適應大學英語學習,因為他們的聽力、口語和其他語言技能仍沒有達到要求。很明顯,由于某些原因,中小學的英語教學并沒有達到老師和學生的期望。因此,開展調查,找出存在的問題并嘗試解決這些問題是有必要的。計算機技術提高學生的英語聽力理解能力的有效性有待評估。人們廣泛關注的是如何提高學習者的聽力理解能力,以及什么是有效的閱讀策略和支持工具。本文關注的是CALL環境下的LCS使用情況。筆者試圖找出在CALL環境下提高和訓練LCS的方法,并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英語聽力理解能力。
L e v y(1997)描述計算機輔助語言學習(CALL)為計算機在語言教學和學習中的應用研究。CALL被形容為人與機器的結合,是主要基于多媒體計算機和互聯網在過去的幾年被廣泛研究的課題。CALL的發展可以分為三個階段:行為主義CALL、交際性CALL和綜合性CALL。每個階段都伴隨著一定程度的科技以及某些教育學理論的發展。行為主義CALL開始于20世紀50年代后期。在此期間,由于行為主義的發展,建構主義語言學和聽說教學法發揮了主導作用。在那段時間,計算機是作為一種工具為學習者提供學習材料。交際性CALL流行于20世紀80年代,交際教學法是這段時間的主流。這種計算機輔助教學方法被用于交際活動。綜合性CALL從90年代初流行到現在。同時,計算機技術也從巨大機器轉移到個人電腦上,再發展到網絡和多媒體計算機。如今,學習者很容易能在互聯網上訪問到大量多媒體資源。
在CALL環境中對學習者學習策略的研究最早開始于1989年。一些研究關注學習者的學習策略在CALL環境中的使用。結果表明,學習者很可能使用一些非傳統的學習策略。最常用的包括信息處理、推理和反饋策略。Hassina(2012)進行一項研究以調查使用CALL是否是一種有效的方法來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因此提高他們在聽力中的表現。收集到的數據反映出CALL課堂中的學生是積極活躍的,因為他們處在既有聽覺又有視覺的環境中。CALL被用于各種情景中去提高學習者自主性并鼓勵他們在課堂內外都積極學習英語。同樣,Chen,Zhang, Liu(2013)進行了調查,研究二語和外語學習者的聽力策略的使用和在基于網絡CALL系統下影響其策略使用的因素。結果表明,認知和元認知策略使用頻率最高。他們還透露,動機、學習焦慮與學習風格顯著影響學習者聽力策略的使用。研究者發現,在英語聽力課堂中使用CALL,課堂會變得活潑生動。不能否認的是,中學生學習需要計算機輔助。教育應該是有趣的嗎?答案是積極肯定的。聽力課可以并且應該是樂趣無窮的。如果學生在課堂上很開心,他們就會學得更多,并愿意挑戰自我。研究表明,學生認為使用視覺輔助材料的教師比那些不使用任何視覺強化的教師知識更加豐富,準備更加充分。人們認為聽力是非常復雜的,因為聽眾必須區分聲音、語法結構、語調,理解詞匯、重音等等,這對學生來說是有難度的。根據研究的結果,在CALL環境中接受聽力教學的學生聽力水平比那些接受傳統聽力教學而沒有多媒體輔助的學生更高??傊駠獯蠖鄶笛芯恳粯樱谥袊灿写罅康睦碚撗芯?,結論有教學經驗與從實證研究中得到的有效數據的支持。然而,大量的實驗只持續了短暫的時間,數據不夠科學和令人信服。更重要的是,有關多媒體對語言學習者的情感方面的影響研究較少,比如動機和興趣,而這些恰恰被認為是第二語言習得中非常重要的方面。
聽力已在許多英語語言教學中被忽略。聽力理解是一個復雜的過程。聽力理解策略必須同時使用。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能有效激發學生的興趣,激發他們聽英語的動機,因為相比于傳統英語聽力教學方法,多媒體通過將各種圖片、音樂和視頻集成到課件中,而使得內容更加生動。多媒體環境下,學生可以比以前更好地使用聽力策略。學生可以通過選擇性注意策略,相對更加容易地定位目標信息或關鍵詞,并幫助學習者減少后期的記憶障礙。此外,在多媒體環境中,學生明顯使用更多的元認知策略,尤其是推理和聯想策略。以上研究對聽力教學與學習有一定啟示。首先,即使多媒體技術在英語聽力教學中很方便有效。教師的作用不能被忽視。教師應該在學習者遇到障礙時給他們提供心理支持。此外,研究還發現,高水平的學習者可以使用不同的策略來獲得更多的語言知識。所以,有必要培養學習者的策略。策略培訓的最重要目的之一是向學生提供學習技巧,應該訓練學生使用策略的方法和時間。由于多媒體學習的重要性,建議今后其他研究更多關注研究方法設計。同時,如果想要獲得更多客觀的、科學的結論,應該研究多個其他科目,此外,現在很多的學者也在致力于設計好的教育軟件,因為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學效果。因此,筆者建議教育專家為學習者創造更好的教學材料。
Chen, L., Zhang, R., & Liu, C. 2013. Listening strategy use and in fl uential factors in web-based computer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J]. Journal of Computer Assisted Learning 30(3): 207-219.
Hassina, N. 2012. Computer-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 for Improving Students’ Listening Skill[J]. 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69: 1150-1159.
Levy, M. 1997. CALL: context and conceptualization[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