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笠澤實驗初級中學 戴 萍
初中英語閱讀課詞匯教學有效性的提升
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笠澤實驗初級中學 戴 萍
初中英語閱讀課詞匯教學一直是教學中的重點,同樣也是難點。閱讀課程本身難度對于學生來說就比較大,學生對于課程的興趣略顯不足,加上詞匯需要大量的記憶和理解,很容易就會磨滅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其覺得課程枯燥無味。本文通過課例研究,提出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幫助學生提升對于詞匯教學的興趣,從而提升學生詞匯掌握的有效性。
初中英語閱讀課;詞匯教學;有效性
詞匯教學是初中英語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在教學過程中,無論是從教師的角度,還是從課堂教學、學生的角度,在詞匯教學中都存在著一定的客觀的阻礙。筆者認為,首先,一些教師對于教學理念的理解有誤,他們可能還認為使用“滿堂灌”的方式是最有效的,認為其不僅節省時間,而且效果明確。于是,這些教師不愿意使用啟發和探究式的教學,堅持“自己教授—學生記筆記—認真聽講”這一模式,使得課堂的教學氛圍毫無生氣。
筆者以牛津英語 9A Unit 8 Detective stories 為例進行探究。
整節課的設計如下:
(1)課程導入——心理學問題的提出和回答:通過一系列心理測試問題,提出一系列偵探需要基本的能力,如隨機應變的能力、傾聽的能力、直覺判斷能力、推理能力,為引入閱讀課程內容——Detective stories 做好準備。
(2)設置情景——Millie wants to know how well Amy knows the case. She is playing the role of Detective Lu. Let’s help Amy answer Millie’s questions.讓學生代入到偵探的身份當中去進行思考與討論,在偵探進行工作的各個環節中進行單詞的講解。筆者采取了以下幾種方式:
① 挑選詞塊,進行拓展
例句: Last night, the body of a 22-year-old man was found in the doorway of a clothes shop in Valley Town.
指出:eight eleven eighteen eighty
② 聯系往年中考考題,進行單詞語法講解
例句:中考鏈接:Look! Can you see the man _sitting_(sit) under the tree ?
③ 通過口語練習,提高對于單詞的熟悉程度
例如:Suppose you are a reporter from WJTV.Please write a report about the case.
筆者將班級同學進行組隊,將全班分為7個小組。學生根據提示,構思一篇80詞左右的短文,可適當發揮想象并在課堂上進行敘述或者表演。小組內的學生通過本節閱讀課的內容,先確定自己的選題和內容,由教師幫助設置一定的場景。每一組的組員對于自己選取的題材和場景,都要形成有始有終的情景演示,通過一人講述或者多人配合的方式,將自己的構思在課堂上表現出來。
④ 思考與討論:
題目:If you meet a thief, what will you do?
If you fi nd some people fi ght with each other, what will you do?
If you see someone rob the bank, what will you do?
教師將班級同學進行組隊,將全班分為7個小組,每組六人進行自由組合與討論,最終共同回答問題。
在研究過程中,通過觀察,學生在學習上的效果如下:
(1)學生能夠以個人或者小組為單位,利用課堂上學習過的單詞,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
(2)在課堂教學中,大部分學生都能夠看懂并欣賞他人的表演,并且能夠利用學習到的單詞進行句子的合成。
(3)學生在自身的參與、演示以及觀看別人的演示當中,能夠學習到更多的語句與詞匯。
詞塊是閱讀的基礎。固定的詞塊搭配構成了句子和文章。記憶詞塊能夠幫助學生快速地熟悉新的閱讀材料,提升口語與寫作的能力,同時也能夠幫助學生拓展對于新學詞匯的認知,通過已經在腦海中存儲的詞匯知識對新學詞匯、搭配進行猜測。因而,在研究中,為了豐富教學內容,同時讓學生形成對于詞匯的敏感性,可將詞塊教學引入到了教學當中去。在課程開展的過程中,通過勾取詞塊、重點講解、分類聚合等方式,為學生的詞匯學習整理出一個清晰的思路出來。
在教學過程中,可由教師先劃取詞塊,進行講解,讓學生加強記憶的方式。在單詞的教授方面,可將重點放在課程內容中涉及的核心單詞、詞塊上,重點是動詞與名詞。除了將單詞的意義、拓展詞匯、固定搭配等介紹給學生之外,還可聯系相關的中考題型的內容和常用的例子進行搭配介紹,讓學生在課堂有限的時間中就能夠實現對于單詞的理解、熟悉和記憶,大大省下了回家再度復習的時間。
在教學中,為了進行生態課堂的構建,教學者可以對教學的環境和氣氛都進行精心的配置。例如:在 Detective stories 這一課的教授過程中,可以搜集關于這一題材的能夠使用的英文材料。在課堂教學開展之前,教師可以搜集一些煙斗、獵鹿帽等在西方文學作品中十分顯著的“偵探”的標志性“道具”在課堂上進行展示,并且通過展示一些相關電視劇作品的海報,營造濃郁的氛圍,學生們的學習興趣一下子就可以被提升起來。
除了在環境的構建中貼近教學內容、貼近學生心理之外,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通過課堂物理環境的營造也可以使得原先詞匯教學的刻板現狀得到改變。采取一定的互動小游戲,將學生們進行分組,共同解決教師提出的問題。教師允許學生自主進行分組,同時允許一個小組的學生圍坐在一起,頓時在教室內就形成了5~6個小區塊。學生們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討論、互相辯論,最終做出匯報。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們自身的精神就不再那么緊張,同時對于教師教授的新詞匯也不再具有那么強烈的抵觸情緒。學生為了小組的勝利、問題的解決而積極地進行學習和記憶,而且在交流的同時,學生們就能夠自如地使用剛學到的詞匯,原本緊張的教學氣氛從環境和心理上都得到了緩解。
為了提升詞匯教學的參與程度,在教學中,教師可將一定的任務融入教學過程當中。在教學活動的開展中,教師可通過提出問題并讓學生解決問題的方式進行任務的設置和分配。例如 Detective stories 這一課題,能夠使用的材料十分豐富,課題本身也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因而十分容易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特別設計了表演與討論的環節,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避免了教師一個人的“照本宣科”,使得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互動積極開展了起來。
詞匯教學貫穿于初中學生英語學習的始終,這是一個長期的、系統的過程,需要教師進行長時間的、持續的思考。在研究過程中,教師應采取多種教學方式與方法,齊頭并進地進行詞匯教學,這樣才能夠比較有效地檢驗這些教學方式所能夠獲得的效果。然而,與傳統的詞匯教學方式相比,課堂活動多樣性的方式進行教學不一定能夠產生立竿見影的效果。筆者相信,在長期的堅持之下,讓學生充分融入課堂教學中,通過任務型教學以及情景設置的方式,讓學生身臨其境,一定會看到顯著的教學實際效果。
王云峰. 2013. 初中英語閱讀課中的有效詞匯教學[J]. 基礎教育研究(23):45-47.
謝維維. 2016. 初中英語閱讀課中開展詞匯教學的探究[J]. 課程教學研究(11):68-73.
張孝意. 2017. 初中英語閱讀課中詞匯教學的實效性探究[J]. 英語教師(5):7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