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固始縣第七小學 王 健 河南省固始縣外國語小學 高長宇
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文化意識探析
河南省固始縣第七小學 王 健 河南省固始縣外國語小學 高長宇
小學英語教學中要重視文化意識的培養。為此,本研究聯系現實生活,分析該意識淡薄及建構文化意識的途徑,探討了所開展的必要活動,彰顯文化意識的價值內涵。
小學英語;英語教學;文化意識
“目前在國內的英語教學中,更多情況下是以教師講、學生聽為主。教師側重語言知識的講解,而學生則是被動接受、重復記憶和機械操練。教師將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語言知識的講解上,包括詞匯用法、語法規則、句型結構、翻譯方法、寫作技巧等,而學生只是對語言知識的重復記憶和機械訓練。”(陳效新 段煉 2017:40)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簡單的知識堆砌容易造成所教語言的散亂,單純的文本信息只構成語言的記錄。能吸引小學生注意力的是抽象意義與現實語境的主動建構。而文化意識策略產生持續韻味是它所衍生出的精神內核、文化品質、思想底蘊。它一旦在學習者思維中實現建構,便會持久“發酵”,并經有意與無意的思想觸碰,巧妙地實現了潛移默化中習得了語言。文化意識更能固化學習者的興趣,比如人們更容易從西方文化的傳說人物中感知圣誕老人(Santa Claus),他贈送禮物,是節日的關鍵角色,讓學生感受圣誕文化。在復活節彩蛋授課中,學生經歷了一次文化之旅。復活節彩蛋象征“新生命的開始”,而中國人所熟知的“紅雞蛋”則是另一類“彩蛋”,是孩子降生的報喜標志,用于各種喜慶場合。兩種彩蛋異中有同,同中有異,從中西文化差異去領會彩蛋的意義,促進了文化意識的培養。
中西方傳統節日盡管有著顯著的民族性、地域性、延續性,但同時也產生了各自的凝聚力、影響力、創造力。這就為培養文化意識提供了生動素材和現實需求,以客觀現實生活再現文本學習的現實語境。其教學策略重在關注節日的歷史淵源、時代變遷、現實影響和價值意義,這比講解語言、闡述意義、操練表達、機械套用更具有深刻性和趣味性。另外,營造跨越時空的交際氛圍,盡力“親臨”節日的盛況,滿足表達的動態需求和運用語言的生態圖景,這個過程本身就是強烈要求學習語言要從文化意識角度進行語言感知,避免機械使用語言導致學習固化和情感僵硬,呈現“氣氛活躍”的語言操練。
信息化世界里,電子產品廣泛應用,人們對它的依賴度普度提升;信息加速傳播,生活節奏感加快;倫理空間受到擠壓,傳統秩序受到挑戰;西方文化的滲透與傳統國學的缺失交織影響學校教育;語言的交際與日常的生活受到碎片化時間的“侵擾”,都影響著小學生的核心素養的建構。
1871年,英國人類學家愛德華?泰勒在其所著的《原始文化》一書中對“文化”一詞進行了如下的表述:“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習慣等凡是作為社會的成員而獲得的一切能力、習性的復合整體,總稱為文化。”文化意識是人的主體意識的核心內容,也是人的主體性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中國傳統文化是民族文明、風俗、精神的集萃。傳統文化的復興必然離不開教育的繁榮。小學生通過中西方傳統文化的熏陶,接受文化意識的正面影響。
第一,整理英語言文化知識。借助生活點滴去創設小學生英語學習環境;廣泛搜集英文版名言名句,在日積月累中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
第二,開展雙語下的素材運用。人教版英語系列教材本身就是運用主題來展開語言素材,其語言的交際功能在選定的文化意識主題中得為凸顯。
第三,學習和借鑒主題式英語學習模式(Content-based Instruction, 簡稱CBI),即依托主題內容進行語言學習,緊扣主題設計教學內容和情景趣事,靈活地運用教材資源,利于已有知識和生成知識的銜接,拓展文化意識運用(戴慶寧 呂曄2014)。
第四,設立興趣小組,分享彼此的學習樂趣。不忽視具有相似英語學習背景的同伴對語言的傾向、認知和興趣。拆除語言樊籬,創造學習氛圍,分享學習成果。
第五,設立西方節日活動周。依據第二語言習得理論,成功的語言習得在很大程度上有賴于良好的語言學習環境(Pssoa, Hendry, et al 2007)。這樣的活動形式便于學生所學與所用緊密融合,讓文化意識得以時空延續。
英語語言學習與文化意識培養策略密不可分。語言與意識自人類語言誕生之時起,就見證了人類文明的輝煌歷程。因考試策略和機制的顯性作用,教育的功利化趨勢,弱化了文化意識的重要價值。強化“雙文化圖式”構建(許菲菲等 2016:3),英語學習不是純粹的語言符號的理解和吸納過程,而是一個英漢雙語言文化的比較與內化過程,或者說是構建學習者文化認知心理模式的過程。洞察歷史視角,文化意識最能凸顯語言所歷經的人文痕跡和群體思潮,凝聚了交際功用上的文化自信。審視現實維度,文化意識為教師所教與學生所學搭建了一個共同的情感橋梁,關注了語言的生成性價值。歷經時空檢驗,滲透在小學生的英語學習過程中的文化意識能開拓精神視野,培養跨文化意識。情系語言的終極使命,文化意識承載著民族精神與創新能力,孕育人類的理性情懷與價值信仰。
陳效新,段煉. 2017. 以內容為依托的主題式英語教學研究[J].小學英語教與學(1).
戴慶寧,呂曄. 2004. CBI教學理念及其教學模式[J]. 國外外語教學(4).
許菲菲,劉明東,唐文杰,唐新萍. 2016. 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雙文化圖式”構建[J]. 小學英語教與學(1).
Pssoa,s., Hendry, H., et al. 2007. Content-Based Instruction the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A Discourse Perspective[J].Foreign Language Annals 40(1):102-121.